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81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立柱和设在两所述立柱间的多级踏棍,所述立柱为相对设置的一组角钢;所述踏棍包括固定踏棍和可拆卸连接杆;所述固定踏棍焊接在两所述角钢上;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踏棍本体,所述踏棍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方形套管内;还包括分别焊接在两所述角钢内的一直角板,两所述直角板对置设置,且各所述直角板分别与相对应的角钢围成一向上开口的方形槽,所述方形套管安装在所述方形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外杆(1),所述外杆(1)内设有中杆(2),所述中杆(2)内设有内杆(3),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该可拆卸连接杆可以进行伸缩,减小体积,利于携带,从而使得该安全爬梯可以灵活应用。

A new type of combined armpit angle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combined armpit angle template, which includes two parallel columns and a multistage stick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columns. The column is a set of relative angle steel. The stick comprises a fixed stick and a detachabl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xed tread is welded on the two angle steel. The disassembly is disassembled. The connecting rod includes the stick body. The ends of the stick body are fixed in a square sleeve, respectively, and also include a rectangular plate welded in the two angle steel respectively. The two right angle plates are arrang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nd each of the right angle plates is enclosed in a square slot which is always ope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ngle steel, and the square casing is installed in the square. The detachable connecting ro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etachable connecting rod includes an outer rod (1), the rod (1)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rod (2), and the rod (2)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rod (3), by which the detachable connecting rod can be telescopic, and the volume is reduced to be carried, so that the safe climbing ladder can be applied flexi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
技术介绍
腋角构造属于结构工程中常见的设计措施,该措施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结构体量,在满足结构受力的条件下,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转角处的腋角问题,将引发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的混凝土开裂、压溃等问题,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结构工程中所采用腋角体系虽能够解决一定的应力集中的问题,但是存在不足。公告号为CN203213278U公开了一种腋角构造,如图1所示,所述腋角构造设置在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相交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腋角构造的内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折角4。然而该腋角构造不易于拆卸,难以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连接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角度设置;两个连接件中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可拆卸连接杆;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外杆(1),所述外杆(1)内设有中杆(2),所述中杆(2)内设有内杆(3),所述外杆(1)、所述中杆(2)和所述内杆(3)上均设有若干个滑块轴承(12)和限位弹簧(11),所述内杆(3)内设有解锁顶杆(7)和解锁顶杆套(8),所述解锁顶杆套(8)套设在所述解锁顶杆(7)外,所述内杆(3)的一端设有小弹性锁紧块(10)和大弹性锁紧块(9),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内杆(3)内,其大头套设在内杆(3)的端口外,且所述解锁顶杆套(8)贯穿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管,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中杆(2)内,其大头端套设在所述中杆(2)的端口外,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一侧设有按钮座(4)和解锁按纽(5),与所述解锁按纽(5)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杆头(13);所述外杆(1)的大头端与所述中杆(2)的连接处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大头端相匹配;所述中杆(2)靠近所述杆头(13)的一端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大头端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按钮座(4)和所述解锁按纽(5)的连接处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座(4)和所述解锁按纽(5)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顶杆(7)的端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解锁按纽(5)的空腔内,所述外杆(1)的一端与所述按钮座(4)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杆头(13)与所述内杆(3)之间设有顶杆固定弹簧(14),且所述杆头(13)与所述内杆(3)通过所述顶杆固定弹簧(14)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该腋角模板由均可拆卸的连接件和连接杆组合而成,且其易于拆卸,便于重复使用;2)由于该可拆卸连接杆可以进行伸缩,减小体积,利于携带;3)该可拆卸连接杆部件少,减少成本并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中腋角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拆卸连接杆示意图。图4为图3内杆和中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杆和外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中: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腋角;4、折角;图3-5中:1、外杆;2、中杆;3、内杆;4、按钮座;5、解锁按纽;6、弹簧;7、解锁顶杆;8、解锁顶杆套;9、大弹性锁紧块;10、小弹性锁紧块;11、限位弹簧;12、滑块轴承;13、杆头;14、顶杆固定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连接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角度设置;两个连接件中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可拆卸连接杆;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外杆1,外杆1内设有中杆2,中杆2内设有内杆3,外杆1、中杆2和内杆3上均设有若干个滑块轴承12和限位弹簧11,内杆3内设有解锁顶杆7和解锁顶杆套8,解锁顶杆套8套设在解锁顶杆7外,内杆3的一端设有小弹性锁紧块10和大弹性锁紧块9,小弹性锁紧块10的小头端卡设在内杆3内,其大头套设在内杆3的端口外,且解锁顶杆套8贯穿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管,大弹性锁紧块9的小头端卡设在中杆2内,其大头端套设在中杆2的端口外,大弹性锁紧块9的一侧设有按钮座4和解锁按纽5,与解锁按纽5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杆头13。外杆1的大头端与中杆2的连接处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大弹性锁紧块9的大头端相匹配,中杆2靠近杆头13的一端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小弹性锁紧块10的大头端相匹配,便于当可拆卸连接杆展开时,使大弹性锁紧块9卡在外杆1上的凹槽内,固定与中杆2的连接,小弹性锁紧块10卡在中杆2的凹槽内,固定与内杆3的连接。按钮座4和解锁按纽5的连接处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按钮座4和解锁按纽5固定连接,便于使解锁按纽5在常态下因弹簧6的弹性作用,不会按压到解锁顶杆7,当需要将可拆卸连接杆收回时,通过按压解锁按纽5,使解锁顶杆7受到压力,从而使可拆卸连接杆收回。解锁顶杆7的端口固定设置在解锁按纽5的空腔内,外杆1的一端与按钮座4固定连接,便于将解锁顶杆7与解锁按纽5连接起来,通过解锁按纽5作用,直接控制解锁顶杆7工作。杆头13与内杆3之间设有顶杆固定弹簧14,且杆头13与内杆3通过顶杆固定弹簧14固定连接,固定弹簧14的设置,便于固定杆头13和内杆3,使杆头13在受到甩力向外移动时,可以带动内杆3向外伸出,从而使可拆卸连接杆展开。具体的,在使用时,当杆体甩出时,由于惯性作用,杆头13带动内杆3、解锁顶杆7和中杆2在滑动轴承12的导向作用下往前滑动,当内杆3上的限位弹簧11到达中杆2内部的限位弹簧11的位置时,小弹性锁紧块10在没有压力的作用下会自然涨开,正好卡在中杆2内部和小弹性锁紧块10大头端外形相匹配的凹槽内,且解锁顶杆套8尾端大头部分刚好穿过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孔,同样的锁定方法,使得大弹性锁紧块9的大头端卡在外杆1内的凹槽内,并解锁顶杆7的尖头的一端同解锁顶杆套8一同穿过大弹性锁紧块9的内孔,然后在不按压解锁按纽5的情况下,大弹性锁紧块9和小弹性锁紧块10由于内部都贯穿有物体,因而不会因外力作用而滑出固定的凹槽,从而保证可拆卸连接杆锁紧。收杆时,按压解锁按纽5,解锁顶杆7向前移动一部分,带动解锁顶杆套8大头端滑出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孔,小弹性锁紧块10的大头端在前推力作用下,会往中间收缩,内杆部分就可以向中杆2中滑动,同理解锁顶杆7受推力会使中杆2滑出大弹性锁紧块9的大头端,使大弹性锁紧块9在推力的作用下往中间收缩,中杆2也会向外杆1中滑动,从而使可拆卸连接杆完成回收工作。再将该可拆卸连接杆与连接件连接,即可使得该可拆卸连接杆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加上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角度设置,从而形成腋角结构。该种可拆卸连接杆,通过设置大弹性锁紧块9和小弹性锁紧块10,并设置多个限位弹簧11和滑块轴承12,方便控制可拆卸连接杆的展开和收缩,且该可拆卸连接杆部件较少,在零部件加工上难度均有很大的降低,在很大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连接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角度设置;两个连接件中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可拆卸连接杆;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外杆(1),所述外杆(1)内设有中杆(2),所述中杆(2)内设有内杆(3),所述外杆(1)、所述中杆(2)和所述内杆(3)上均设有若干个滑块轴承(12)和限位弹簧(11),所述内杆(3)内设有解锁顶杆(7)和解锁顶杆套(8),所述解锁顶杆套(8)套设在所述解锁顶杆(7)外,所述内杆(3)的一端设有小弹性锁紧块(10)和大弹性锁紧块(9),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内杆(3)内,其大头套设在内杆(3)的端口外,且所述解锁顶杆套(8)贯穿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管,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中杆(2)内,其大头端套设在所述中杆(2)的端口外,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一侧设有按钮座(4)和解锁按纽(5),与所述解锁按纽(5)相对应的一侧设有杆头(13);所述外杆(1)的大头端与所述中杆(2)的连接处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大头端相匹配;所述中杆(2)靠近所述杆头(13)的一端设有一凹槽,且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大头端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腋角模板,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连接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成角度设置;两个连接件中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可拆卸连接杆;所述可拆卸连接杆包括外杆(1),所述外杆(1)内设有中杆(2),所述中杆(2)内设有内杆(3),所述外杆(1)、所述中杆(2)和所述内杆(3)上均设有若干个滑块轴承(12)和限位弹簧(11),所述内杆(3)内设有解锁顶杆(7)和解锁顶杆套(8),所述解锁顶杆套(8)套设在所述解锁顶杆(7)外,所述内杆(3)的一端设有小弹性锁紧块(10)和大弹性锁紧块(9),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内杆(3)内,其大头套设在内杆(3)的端口外,且所述解锁顶杆套(8)贯穿所述小弹性锁紧块(10)的内管,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小头端卡设在所述中杆(2)内,其大头端套设在所述中杆(2)的端口外,所述大弹性锁紧块(9)的一侧设有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真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中德路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