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国运专利>正文

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70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滑杆、连接板和橡胶板等结构,支座嵌在道路的中间线上,当车辆碰撞此装置时,滑杆和套筒向支杆移动,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内能,当第三弹簧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滑杆不再移动,此时,车辆撞击连接板,橡胶板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连接板靠近支杆转动,让第一弹簧被压缩,让车辆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第一弹簧的内能,同时,由于活塞的向下移动,让气囊充气,起到了缓冲作用,较大的吸收了车辆的动能,保护了车辆。

Road guardrail with shock absorp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ad guardrail with a damping function, including a support.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slider slots. The utility model is embedded in the middle line of the road by adding a sliding rod,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rubber plate. When the vehicle collide with the device, the sliding rod and the sleeve are directed to the branch. The moving energy of the rod is moved to the internal energy of the second spring and the third spring. When the third spring is compressed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sliding rod is no longer moving. At this time, the vehicle hits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rubber plate plays a certain buffer effect,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lose to the support, so that the first spring is compressed to let the vehicle move. It can be further converted into the internal energy of the first spr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piston moves downward, the air bag is inflated, and it plays a buffer role, which greatly absorbs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vehicle and protects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
本技术涉及道路护栏领域,具体为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
技术介绍
道路护栏是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现有技术中的道路护栏减震效果一般,不能较大的吸收车辆的动能,为此,提出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相对的侧壁分别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支杆的两侧,所述支杆的下端与支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板的下端面,所述支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条形滑槽,第二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活塞的一侧,活塞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插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套筒到达套筒的外部并且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橡胶板的一侧,橡胶板的另一侧连接有气囊,所述活塞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囊贯通连接管道的一端,管道的另一端与套筒贯通连接,所述管道与套筒的连接处位于活塞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滑杆的上端铰接。优选的,所述套筒为弧形。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转动中心与套筒的圆心重合。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关于支杆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加入滑杆、连接板和橡胶板等结构,支座嵌在道路的中间线上,当车辆碰撞此装置时,滑杆和套筒向支杆移动,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内能,当第三弹簧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滑杆不再移动,此时,车辆撞击连接板,橡胶板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连接板靠近支杆转动,让第一弹簧被压缩,让车辆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第一弹簧的内能,同时,由于活塞的向下移动,让气囊充气,起到了缓冲作用,较大的吸收了车辆的动能,保护了车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支座1、支杆2、滑杆3、连接板4、橡胶板5、气囊6、管道7、插杆8、套筒9、活塞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支板13、第三弹簧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包括支座1,支座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滑槽,第一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两个滑杆3关于支杆2对称设置,两个滑杆3相对的侧壁分别通过第三弹簧14连接在支杆2的两侧,支杆2的下端与支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板13的下端面,支板13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条形滑槽,第二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筒9,两个套筒9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2连接,套筒9的内底壁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活塞10的一侧,活塞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8的一端,插杆8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套筒9到达套筒9的外部并且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一侧,连接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橡胶板5的一侧,橡胶板5的另一侧连接有气囊6,活塞10与套筒9的内壁滑动连接,套筒9为弧形,连接板4的转动中心与套筒9的圆心重合,气囊6贯通连接管道7的一端,管道7的另一端与套筒9贯通连接,管道7与套筒9的连接处位于活塞10的下方,连接板4的下端与滑杆3的上端铰接。工作原理:支座1嵌在道路的中间线上,当车辆碰撞此装置时,滑杆3和套筒9向支杆2移动,使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第二弹簧12和第三弹簧14的内能,当第三弹簧14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滑杆3不再移动,此时,车辆撞击连接板4,橡胶板5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连接板4靠近支杆2转动,让第一弹簧11被压缩,让车辆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第一弹簧11的内能,同时,由于活塞10的向下移动,让气囊6充气,起到了缓冲作用,较大的吸收了车辆的动能,保护了车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两个所述滑杆(3)相对的侧壁分别通过第三弹簧(14)连接在支杆(2)的两侧,所述支杆(2)的下端与支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板(13)的下端面,所述支板(13)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条形滑槽,第二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2)连接,所述套筒(9)的内底壁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活塞(10)的一侧,活塞(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8)的一端,插杆(8)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套筒(9)到达套筒(9)的外部并且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一侧,连接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橡胶板(5)的一侧,橡胶板(5)的另一侧连接有气囊(6),所述活塞(10)与套筒(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囊(6)贯通连接管道(7)的一端,管道(7)的另一端与套筒(9)贯通连接,所述管道(7)与套筒(9)的连接处位于活塞(10)的下方,所述连接板(4)的下端与滑杆(3)的上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减震功能的道路护栏,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两个所述滑杆(3)相对的侧壁分别通过第三弹簧(14)连接在支杆(2)的两侧,所述支杆(2)的下端与支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板(13)的下端面,所述支板(13)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条形滑槽,第二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2)连接,所述套筒(9)的内底壁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活塞(10)的一侧,活塞(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8)的一端,插杆(8)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套筒(9)到达套筒(9)的外部并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运
申请(专利权)人:董国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