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系统及翻罐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145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罐机构,包括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输入传送带与输出传送带之间设有翻罐组件,翻罐组件包括转动盘和于转动盘周向阵列且沿转动盘径向设置的连杆,连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爪,输入传送带朝翻罐组件的倾斜设置,输出传送带的传输平面与输入传送带的传输平面平行设置,当卡爪上抓取到输入传送带上底面倒置的罐体时,卡爪在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卡爪转动至输出传送带时卡爪失去对罐体的抓力。

A filling system and a pot turn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urnover mechanism, including an input conveyor belt and an output conveyor belt. The input conveyer belt and the output conveyor have a tank assembly between the output conveyer belt. The flip tank assembly includes a rotating disk and a connecting rod arranged along the rotating disk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disk,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disk and connects with the claw and input transmission. With the tilting of the DPRK module, the transmission plane of the output conveyor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transmission plane of the input conveyer belt. When the tank is caught on the tank of the input conveyer, the claw rotates 180 degrees under the gravity of the tank, and the claw loses its grip on the tank when the claw turns to the output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装系统及翻罐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料灌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系统及翻罐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调和油进行灌装及包装时,需要经过配料、搅拌、灌装、压盖、清洗罐体表面和包装的这些步骤。在灌装的过程是将罐体开口朝上放置在传送带上,使灌装机的出油口依次对传动带上的罐体进行罐料。然而在将罐体放置在传送带上的过程是一个人工放置的过程,因为罐体直接放置在传送带上会有倒置的情况发生,而倒置的罐体将使调和油从罐体底部溢出,使传动带被油料污染。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因此需要人工将罐体正置放在传送带上。但是上述人工的放置罐体的方式,将消耗部分人力,是对人力的一种浪费,并且机械的使工人重复一个动作,容易使工人产生身体疲劳和心理的烦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翻罐机构,具有将倒置的罐体翻转至正置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一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翻罐机构,包括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所述输入传送带与输出传送带之间设有翻罐组件,所述翻罐组件包括转动盘和于所述转动盘周向阵列且沿所述转动盘径向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爪,所述输入传送带朝所述翻罐组件的倾斜设置,所述输出传送带的传输平面与所述输入传送带的传输平面平行设置,当所述卡爪上抓取到输入传送带上底面倒置的罐体时,所述卡爪在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所述卡爪转动至输出传送带时所述卡爪失去对罐体的抓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在转动的同时,卡爪抓取输入传送带上的罐体,若抓取的罐体呈倒置状态时,由于输入传送带呈倾斜的状态,因此倒置的罐体同样具有一定的斜度,转动连接在连杆上的卡爪在倒置的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从而使罐体正置,当卡爪转动至输出传送带上时,卡爪失去对罐体的抓力,若此时卡爪上有罐体,罐体将落至输出传送带上。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连杆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轴向限位于所述转动槽内并于所述转动槽内周向转动,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一端设有由两个对称斜面形成的凸块,所述转动槽的底面沿转动槽的轴向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转动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爪转动时,凹槽在凸块斜面的导向下向压缩弹簧的方向移动,当凸块旋转180°后,凸块重新与凹槽配合,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凹槽与凸块抵紧。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呈劣弧形且与所述输入传送带的输送平面平行,所述凸块两个斜面相交的边与所述输入传送带的输送平面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爪呈列弧形使卡爪更容易抓取罐体。凸块两个斜面相交的边与所述输入传送带的输送平面平行,使罐体对斜面的力矩较大,凸块受到罐体趋势其转动力后更加容易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包括转动环和设于转动环内呈圆弧形具有缺口的导电件,所述缺口朝向输出传送带设置,所述缺口上设有绝缘件,所述转动环与所述连杆连接并于所述导电件外转动,所述卡爪呈中空设置,所述卡爪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和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卡爪和所述连杆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爪在连杆的带动下绕转动环的圆心转动时,电磁铁的导线在导电件上滑动,导线与导电件接触时,导电件可使导线得电,铁芯产生磁力,吸附罐体。当导线滑动至绝缘件上时,导线失电,铁芯不具备磁力,从而不再吸附罐体。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上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的一端设有导电的滑块,所述导线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通过滑块在导电件上滑动,由于导线与滑块转动连接,因此当卡爪带动导线转动时,导线不会发生扭曲。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动环内壁之间连接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可使滑块在导电件上滑动时始终抵触导电件,避免滑块与导电件接触不良。进一步的,所述输入传送带上沿其传送方向等间隔设有限位罐体底部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在限位件上可保持相等的距离在出入传送带上传送。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圆环形的凸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将罐体底部限位于其中。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轴心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侧壁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入传送带的主动辊轴向连接有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上同轴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输出传送带的主动辊轴向连接有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上同轴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翻罐组件、输入传送带和输出传送带同步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翻罐机构,具有将倒置的罐体翻转至正置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二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灌装系统,包括依次按照顺序设置的储油罐、搅拌罐、灌装机、压盖机、清洗机和包装机,所述翻罐机构设于所述灌装机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动盘在转动的同时,卡爪抓取输入传送带上的罐体,若抓取的罐体呈倒置状态时,由于输入传送带呈倾斜的状态,因此倒置的罐体同样具有一定的斜度,转动连接在连杆上的卡爪在倒置的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从而使罐体正置,当卡爪转动至输出传送带上时,卡爪失去对罐体的抓力,若此时卡爪上有罐体,罐体将落至输出传送带上,从而实现罐体的翻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翻罐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翻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杆与卡爪配合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与翻罐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灌装系统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1、输入传送带;11、限位件;2、输出传送带;3、翻罐组件;31、转动盘;311、转动环;312、导电件;313、绝缘件;32、连杆;33、卡爪;34、转动轴;341、凸块;35、转动槽;351、第一弹簧;352、凹槽;36、电磁铁;361、铁芯;362、导线;37、滑块;38、第二弹簧;4、驱动机构;41、转轴;42、电机;43、第一锥齿轮;44、第一主动轴;45、第二锥齿轮;46、第二主动轴;47、第三锥齿轮;5、储油罐;6、搅拌罐;7、灌装机;8、压盖机;9、清洗机;10、包装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翻罐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传送带1和输出传送带2,输入传送带1与输出传送带2之间设有翻罐组件3。如图2所示,翻罐组件3包括转动盘31和于转动盘31周向阵列且沿转动盘31径向设置的连杆32,连杆32远离转动盘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爪33,输入传送带1朝翻罐组件3的倾斜设置,输出传送带2的传输平面与输入传送带1的传输平面平行设置,当卡爪33上抓取到输入传送带1上底面倒置的罐体时,由于倾斜的输入传送带1使倒置的罐体倾斜,因此卡爪33在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卡爪33转动至输出传送带2时卡爪33失去对罐体的抓力。结合图2和图4,卡爪33上设有转动轴34,连杆32上设有与转动轴34配合的转动槽35,转动轴34轴向限位于转动槽35内并于转动槽35内周向转动,转动轴34位于转动槽35内的一端设有由两个对称斜面形成的凸块341,转动槽35的底面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传送带(1)和输出传送带(2),所述输入传送带(1)与输出传送带(2)之间设有翻罐组件(3),所述翻罐组件(3)包括转动盘(31)和于所述转动盘(31)周向阵列且沿所述转动盘(31)径向设置的连杆(32),所述连杆(32)远离转动盘(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爪(33),所述输入传送带(1)朝所述翻罐组件(3)的倾斜设置,所述输出传送带(2)的传输平面与所述输入传送带(1)的传输平面平行设置,当所述卡爪(33)上抓取到输入传送带(1)上底面倒置的罐体时,所述卡爪(33)在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所述卡爪(33)转动至输出传送带(2)时所述卡爪(33)失去对罐体的抓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传送带(1)和输出传送带(2),所述输入传送带(1)与输出传送带(2)之间设有翻罐组件(3),所述翻罐组件(3)包括转动盘(31)和于所述转动盘(31)周向阵列且沿所述转动盘(31)径向设置的连杆(32),所述连杆(32)远离转动盘(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爪(33),所述输入传送带(1)朝所述翻罐组件(3)的倾斜设置,所述输出传送带(2)的传输平面与所述输入传送带(1)的传输平面平行设置,当所述卡爪(33)上抓取到输入传送带(1)上底面倒置的罐体时,所述卡爪(33)在罐体的重力作用下旋转180°,所述卡爪(33)转动至输出传送带(2)时所述卡爪(33)失去对罐体的抓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3)上设有转动轴(34),所述连杆(32)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34)配合的转动槽(35),所述转动轴(34)轴向限位于所述转动槽(35)内并于所述转动槽(35)内周向转动,所述转动轴(34)位于所述转动槽(35)内的一端设有由两个对称斜面形成的凸块(341),所述转动槽(35)的底面沿转动槽(35)的轴向设有第一弹簧(351),所述第一弹簧(351)远离转动槽(3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块(341)配合的凹槽(3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3)呈劣弧形且与所述输入传送带(1)的输送平面平行,所述凸块(341)两个斜面相交的边与所述输入传送带(1)的输送平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1)包括转动环(311)和设于转动环(311)内呈圆弧形具有缺口的导电件(312),所述缺口朝向输出传送带(2)设置,所述缺口上设有绝缘件(313),所述转动环(311)与所述连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彦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润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