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234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包括安装于后门处的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上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主体,所述踏板主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传送带,所述踏板主体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与车体相连接,且踏板主体的底部设置于车体后门的台阶末端,传送带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上;踏板主体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控制线路、以及位移传感器;其中,PLC控制箱通过控制线路与踏板机构连接,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踏板主体上。能够在不影响公交车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直接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实现公交车增设残疾人绿色通道的目的。

An obstacle free pedal used for a bu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bstacle free passage for a bus, which includes a pedal mechanism installed at the rear door. The peda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The pedal mechanism includes a pedal body, the ped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conveyer belt, and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body is rotatable.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body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step of the rear door of the car body. The conveyer belt is stretched out on the carriage step,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eda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 body through a pneumatic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PLC control box, a control line, and a displacement sensor; among them, the PLC control box.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is installed on the pedal body by connecting the control circuit to the pedal mechanism. It can directly install the obstacle free footboard system in the utility model without affecting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the bus, so as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adding the green passageway to the disab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公交汽车作为城市交通人员运输的重要工具而变得愈发重要。现阶段的公交车仍然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但是,在城市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尤其是乘坐轮椅的人,在想着借助城市公交可以远行的时候,由于行动不便,无法上下公交车,只能无奈的被挡在公交车外,无法正常使用公交车出行,为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的生活带来不便。由于绝大部分公交车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预留残疾人绿色通道,如果要通过换装新车来实现城市公交的残疾人通道普遍实现,就意味着要更换庞大的城市公交车辆群体,那样的成本代价将是十分昂贵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方便残疾人上下车,解决城市公交车增设残疾人绿色通道的难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包括安装于后门处的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上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主体,所述踏板主体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伸缩结构,所述踏板主体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与车体相连接,且踏板主体的底部设置于车体后门的台阶末端,连接板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上;踏板主体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控制线路、以及位移传感器;其中,PLC控制箱通过控制线路与踏板机构连接,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踏板主体上。所述踏板主体内安装有推动传送带伸缩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踏板主体内的伸缩油缸、驱动辊、复位弹簧、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从动辊、以及联动辊;所述驱动辊安装于踏板主体的顶部,驱动辊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从动辊相连接;第二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从动辊依次设置于踏板主体内,传送带依次绕过驱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从动辊以及联动辊,形成回路;伸缩油缸的端部与踏板主体固定连接,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联动辊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踏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上耳板,上耳板的一端与踏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本体油缸,本体油缸端部通过车体耳板与车体铰接,本体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下耳板与踏板主体中部铰接。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速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能够在不影响公交车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直接安装本技术中的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实现公交车增设残疾人绿色通道的目的,降低了安装以及更换车辆的费用,另外,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使用,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便利。进一步地,本技术采用传送带模式电力驱动,方便快捷,技术先进,节省电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传送带下放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传送带伸出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传送带模式控制流程图,其中(a)为下放踏板机构控制流程图,(b)为收起踏板机构控制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的初始状态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踏板机构下放图;图7是本技术的传送带伸出图。图中,1—车体,2—后门,3—前门,4—驾驶台,5—踏板机构,6—控制线路,7—车厢台阶,8—PLC控制箱,9—传送带,10—踏板主体,11—伸缩油缸,12—本体油缸,13—上耳板,14—下耳板,15—车体耳板,16—位移传感器,17—位移传感器,18—调节耳板,19—驱动辊,20—复位弹簧,21—第一从动辊,22—第二从动辊,23—第三从动辊,24—第四从动辊,25—连接杆,26—联动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包括安装于后门2处的踏板机构5,所述踏板机构5上连接有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踏板主体10,所述踏板主体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传送带9,所述踏板主体10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13与车体1相连接,且踏板主体10的底部设置于车体1后门2的台阶末端,传送带9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7上;踏板主体10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8、控制线路6、以及位移传感器16;其中,PLC控制箱8通过控制线路6与踏板机构5连接,位移传感器16安装在踏板主体10上,可以检测踏板位移是否到位;所述车体1底部安装有速度传感器17,用来检测车辆速度;所述PLC控制箱8安装在驾驶台4,司机可对踏板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如图2、3所示,所述踏板主体10内安装有推动传送带9伸缩的推动机构。具体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踏板主体10内的伸缩油缸11、驱动辊19、复位弹簧20、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以及联动辊26;所述驱动辊19安装于踏板主体10的顶部,驱动辊19通过复位弹簧20与第一从动辊21相连接;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依次设置于踏板主体10内,传送带依次绕过驱动辊19、第二从动辊22、第一从动辊21、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以及联动辊26,形成回路;伸缩油缸11的端部与踏板主体10固定连接,伸缩油缸11的活塞杆与联动辊26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1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25与踏板主体10固定连接。当传送带26未伸出时,所述的第一从动辊21在复位弹簧20的收缩拉力作用下,将传送带收紧;当传送带9伸出时,伸缩油缸11的作用力克服复位弹簧20的收缩拉力,第一从动辊21位置移动,让出传送带9的伸缩长度。本技术中,所述的踏板主体10的末端均为倾斜结构,使当踏板主体10于地面接触时更加平稳,无缝隙。如图4(a)、(b)所述的一种无障碍行人踏板系统的控制方法为:1)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踏板机构5处于收起状态,紧贴车门;2)当车辆靠站载人时:启动PLC控制箱8,在速度传感器17检测到车辆停止后,如图6所示,控制本体油缸12动作,带动踏板机构5翻转,最终踏板机构5紧贴地面,完成下放;3)当位移传感器16检测到踏板机构5下放完毕后,打开公交车前门3、后门2;4)如图7所示,PLC控制箱8在检测公交车后门2打开后,控制伸缩油缸11伸出,带动传送带26从踏板本体10中平稳伸出,压在车厢台阶7上,形成车厢地板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坡道,即无障碍行人通道;5)传送带26伸缩到位后,驱动辊19带动传送带26工作,即可实现行人的自动上行只车体;6)当车辆载人完毕,车辆准备离开时,伸缩油缸11缩回,将踏板机构5的传送带26缩回到踏板本体9中;7)关闭公交车前门3、后门2;8)控制本体油缸12伸出,带动踏板机构5收起到初始状态;9)车辆启动离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无损加装。踏板系统可在不影响公交车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加装到现在的公交车上;2)节省费用。无需更换车辆,即可实现公交车增设残疾人绿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后门(2)处的踏板机构(5),所述踏板机构(5)上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踏板主体(10),所述踏板主体(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传送带(9),所述踏板主体(10)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13)与车体(1)相连接,且踏板主体(10)的底部设置于车体(1)后门(2)的台阶末端,传送带(9)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7)上;踏板主体(10)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8)、控制线路(6)、以及位移传感器(16);其中,PLC控制箱(8)通过控制线路(6)与踏板机构(5)连接,位移传感器(16)安装在踏板主体(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后门(2)处的踏板机构(5),所述踏板机构(5)上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踏板主体(10),所述踏板主体(10)内设置有可伸缩的传送带(9),所述踏板主体(10)的底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件(13)与车体(1)相连接,且踏板主体(10)的底部设置于车体(1)后门(2)的台阶末端,传送带(9)伸出后搭设于车厢台阶(7)上;踏板主体(10)的中部通过气压装置与车体(1)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箱(8)、控制线路(6)、以及位移传感器(16);其中,PLC控制箱(8)通过控制线路(6)与踏板机构(5)连接,位移传感器(16)安装在踏板主体(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所述踏板主体(10)内安装有推动传送带(9)伸缩的推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公交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踏板主体(10)内的伸缩油缸(11)、驱动辊(19)、复位弹簧(20)、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以及联动辊(26);所述驱动辊(19)安装于踏板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亮李飞舟李亮刘明君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