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92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包括气体分路板、液体分路板、喷孔板,气体分路板设有上进气通孔、上进液通孔,液体分路板设有气体进孔、凹状气管道、液体进孔,喷孔板设有气液混合孔、凹状液管道、喷嘴孔,上进气通孔与上进液通孔分别装有进气管、进液管,气体分路板、液体分路板、喷孔板依次由上至下叠组合安装,使本喷头形成有流通高压气体并使高压气体对低压液体产生剪切用的导流气腔与在导流气腔的作用下低压吸入液体用的导流液腔,以达到喷射均匀,雾滴直径较小,雾化效果和弥漫效果较好,提高了喷浆效率,能有效地节省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的成本。

A plate type superimposed porous nozz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te type superimposed porous nozzle, which includes a gas split plate, a liquid distributor plate and a spray hole board. The gas splitter has an upper intake through hole and an upper intake through hole. The liquid distributor has a gas inlet, a concave gas pipe and a liquid hole, and a gas and liquid mixing hole, a concave liquid pipe and a nozzle hole. The upper intake through hole and the upper liquid pass hole are equipped with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respectively. The gas splitter plate, the liquid distributor plate and the spray hole board are arranged in order from top to bottom. The nozzle is formed to form a high-pressure gas with a high pressure gas to be cut for the low pressure liquid and a low pressure suction liqui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iversion gas chamber. In order to achieve uniform injection, smaller droplet diameter, better atomization effect and diffuse effect, the spray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waste of material can be effectively saved,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cost of processing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码印花的布料前处理上浆工艺的
,具体说是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
技术介绍
目前,喷涂机的喷头为笛状喷头,其原理是依靠增压泵增压涂体推进笛状管道经喷头喷射出去。但是,上述结构喷头的喷雾强度很大,喷出的水雾雾滴直径较大,不均匀,雾化效果和弥漫效果较差,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浆料,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喷射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喷射均匀,雾滴直径较小,雾化效果和弥漫效果较好,提高了喷浆效率,能有效地节省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加工工艺和工序要求,从而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包括气体分路板、液体分路板、喷孔板,气体分路板设有上进气通孔、上进液通孔,液体分路板设有气体进孔、凹状气管道、液体进孔,喷孔板设有气液混合孔、凹状液管道、喷嘴孔,所述上进气通孔与上进液通孔分别装有进气管、进液管,所述气体分路板、液体分路板、喷孔板依次由上至下叠组合安装,使进气管、上进气通孔、凹状气管道、气体进孔、气液混合孔、喷嘴孔依次相通并形成流通高压气体并使高压气体对低压液体产生剪切用的导流气腔,同时所述进液管、上进液通孔、液体进孔、凹状液管道、气液混合孔、喷嘴孔依次相通并形成在导流气腔的作用下低压吸入液体用的导流液腔。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气体分路板包括用于安装进气管与进液管用的气体分路上端面和含有上凹槽位的气体分路下端面,上进气通孔、上进液通孔左右贯通于气体分路板上;所述液体分路板包括液体分路上端面和液体分路下端面,凹状气管道分布于液体分路上端面,气体进孔设置于与气液混合孔对应的液体分路下端面并与凹状气管道相通,液体进孔设置于液体分路上端面的右侧并贯通于液体分路下端面;所述喷孔板包括喷发上端面和喷发下端面,气液混合孔分布于喷发上端面,喷嘴孔设置于喷发下端面并与气液混合孔相通,凹状液管道分布于喷发上端面并与气液混合孔、喷嘴孔连通;所述喷发上端面设有下凹槽位,上凹槽位与下凹槽位连接并形成嵌装液体分路板用的安装槽位。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气体分路板与液体分路板的接触处设有上气体防漏垫,上气体防漏垫设有与上进气通孔、凹状气管道相通的上连接通气孔和与上进液通孔、液体进孔相通的上连接通液孔;所述液体分路板与喷孔板的接触处设有下气体防漏垫,下气体防漏垫设有与上进气通孔、气液混合孔相通的下连接通气孔和与液体进孔、凹状液管道相通的下连接通液孔。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上连接通气孔的孔径与上进气通孔的孔径相一致,上连接通液孔的孔径与上进液通孔的孔径相一致。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液体分路上端面设有至少2个的气体进孔,所述上连接通气孔的截面与气体进孔截面总和相一致,所述液体进孔的孔径与上连接通液孔的孔径相一致。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液体分路上端面设有至少2条的凹状气管道,每条凹状气管道从上连接通气孔到气体进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下连接通气孔的孔径等于或大于气体进孔。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气液混合孔的孔径大于下连接通气孔;所述喷发上端面设有至少2条凹状液管道,每条凹状液管道从下连接通液到气液混合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气液混合孔与喷嘴孔为同心圆,且喷嘴孔的孔径大于气液混合孔的孔径。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气管、进液管分别为卡套式快速管接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气体分路板、液体分路板、喷孔板结构配合,高压气体进入导流气腔并从喷嘴孔喷射出来,由于气液混合孔比下连接通气孔、气体进孔的孔径大,从而降低了气压并形成以气液混合孔的孔径为缸体的气体活塞连续向外推出。这样,在气活塞作用下,凹状液管道产生了负压,以使进液管、导流液腔吸入低压液体。此时,流通于气体进孔、下连接通气孔的高压气体对凹状液管道的低压液体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将低压水流撕裂成细小水雾喷出,使得本喷头弥漫效果良好,雾滴之间小,雾化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附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包括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气体分路板1设有上进气通孔11、上进液通孔12,液体分路板2设有气体进孔21、凹状气管道22、液体进孔23,喷孔板3设有气液混合孔31、凹状液管道32、喷嘴孔33。所述上进气通孔11与上进液通孔12分别装有进气管6、进液管7,所述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依次由上至下叠组合安装,使进气管6、上进气通孔11、凹状气管道22、气体进孔21、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流通高压气体并使高压气体对低压液体产生剪切用的导流气腔。同时,所述进液管7、上进液通孔12、液体进孔23、凹状液管道32、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在导流气腔的作用下低压吸入液体用的导流液腔。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气体分路板1包括用于安装进气管6与进液管7用的气体分路上端面a1和含有上凹槽位13的气体分路下端面b1,上进气通孔11、上进液通孔12左右贯通于气体分路板1上。所述液体分路板2包括液体分路上端面a2和液体分路下端面b2。凹状气管道22分布于液体分路上端面a2,气体进孔21设置于与气液混合孔31对应的液体分路下端面b2并与凹状气管道22相通,液体进孔23设置于液体分路上端面a2的右侧并贯通于液体分路下端面b2。所述喷孔板3包括喷发上端面a3和喷发下端面b3,气液混合孔31分布于喷发上端面a3。喷嘴孔33设置于喷发下端面b3并与气液混合孔31相通,凹状液管道32分布于喷发上端面a3并与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连通。所述喷发上端面a3设有下凹槽位34,上凹槽位13与下凹槽位34连接并形成嵌装液体分路板2用的安装槽位。而且,所述气体分路板1与液体分路板2的接触处设有上气体防漏垫4,所述液体分路板2与喷孔板3的接触处设有下气体防漏垫5。所述上气体防漏垫4设有与上进气通孔11、凹状气管道22相通的上连接通气孔41和与上进液通孔12、液体进孔23相通的上连接通液孔42。所述下气体防漏垫5设有与上进气通孔11、气液混合孔31相通的下连接通气孔51和与液体进孔23、凹状液管道32相通的下连接通液孔52。即,所述气体分路板1、上气体防漏垫4、液体分路板2、下气体防漏垫5、喷孔板3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组合安装,以使气体分路下端面b1与上气体防漏垫4的上端面a4接触,上气体防漏垫4的下端面b4与液体分路上端面a2接触,液体分路下端面b2和下气体防漏垫5的上端面a5接触,下气体防漏垫5的下端面b5与喷发上端面a3接触。避免气体与液体泄漏,保证导流气腔流径的气压与导流液腔流径的液压,确保浆液的喷射效果。并且,各部件均为平板加工,加工工序为一次成型,结构简单。由于所述进气管6、进液管7分别为卡套式快速管接头。方便安装,使用简单,加强连接稳固性。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上连接通气孔41的孔径与上进气通孔11的孔径相一致,上连接通液孔42的孔径与上进液通孔12的孔径相一致。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液体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特征在于: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包括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气体分路板(1)设有上进气通孔(11)、上进液通孔(12),液体分路板(2)设有气体进孔(21)、凹状气管道(22)、液体进孔(23),喷孔板(3)设有气液混合孔(31)、凹状液管道(32)、喷嘴孔(33),所述上进气通孔(11)与上进液通孔(12)分别装有进气管(6)、进液管(7),所述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依次由上至下叠组合安装,使进气管(6)、上进气通孔(11)、凹状气管道(22)、气体进孔(21)、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流通高压气体并使高压气体对低压液体产生剪切用的导流气腔,同时所述进液管(7)、上进液通孔(12)、液体进孔(23)、凹状液管道(32)、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在导流气腔的作用下低压吸入液体用的导流液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特征在于: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包括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气体分路板(1)设有上进气通孔(11)、上进液通孔(12),液体分路板(2)设有气体进孔(21)、凹状气管道(22)、液体进孔(23),喷孔板(3)设有气液混合孔(31)、凹状液管道(32)、喷嘴孔(33),所述上进气通孔(11)与上进液通孔(12)分别装有进气管(6)、进液管(7),所述气体分路板(1)、液体分路板(2)、喷孔板(3)依次由上至下叠组合安装,使进气管(6)、上进气通孔(11)、凹状气管道(22)、气体进孔(21)、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流通高压气体并使高压气体对低压液体产生剪切用的导流气腔,同时所述进液管(7)、上进液通孔(12)、液体进孔(23)、凹状液管道(32)、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依次相通并形成在导流气腔的作用下低压吸入液体用的导流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状叠加式多孔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路板(1)包括用于安装进气管(6)与进液管(7)用的气体分路上端面(a1)和含有上凹槽位(13)的气体分路下端面(b1),上进气通孔(11)、上进液通孔(12)左右贯通于气体分路板(1)上;所述液体分路板(2)包括液体分路上端面(a2)和液体分路下端面(b2),凹状气管道(22)分布于液体分路上端面(a2),气体进孔(21)设置于与气液混合孔(31)对应的液体分路下端面(b2)并与凹状气管道(22)相通,液体进孔(23)设置于液体分路上端面(a2)的右侧并贯通于液体分路下端面(b2);所述喷孔板(3)包括喷发上端面(a3)和喷发下端面(b3),气液混合孔(31)分布于喷发上端面(a3),喷嘴孔(33)设置于喷发下端面(b3)并与气液混合孔(31)相通,凹状液管道(32)分布于喷发上端面(a3)并与气液混合孔(31)、喷嘴孔(33)连通;所述喷发上端面(a3)设有下凹槽位(34),上凹槽位(13)与下凹槽位(34)连接并形成嵌装液体分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