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91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包括:底板、齿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爪机构和气缸,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设在齿杆的两端,且与底板可拆卸连接;第一齿轮设在靠近第一支撑座内侧与齿杆齿轮传动;第二齿轮靠近第二支撑座内侧设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座的外侧且与齿杆的一端连接;夹爪机构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夹爪机构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轴转动;在气缸的驱动下,齿杆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齿杆与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夹爪机构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合理,安全稳固,通用性强。

A fixture for fixing the super light steel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ture for fixing a super light steel workpie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tooth rod, a first support seat, a second support seat,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a claw mechanism and a cylinder, the first support sea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are divided at both ends of the tooth rod, and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gear is located by the side. Near the in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seat and gear drive gear; second gear is located near the inside of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meshed with the first gear;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tooth rod; the claw mechanism is fixed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claw mechanism rotates coaxially with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Under the drive of the cylinder, the tooth rod is straight and reciprocating. Through the gear transmission of the tooth rod and the first gear, the mesh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the clamping and relaxation action of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mpleted. The fix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compact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safety and firmness, and strong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设备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
技术介绍
现在建设工程中,各式各样的型材或者多种材质类的超轻钢工件需要切割成不用形状或者不同尺寸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但现阶段人们采取的方法大部分是人工按压或者半机械化式的夹具来进行工件的固定,采用人工按压时危险性太高,而半机械化式的夹具往往只能单一使用,结构不合理,使用时也不太方便,费工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合理,安全稳固,通用性强的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包括:底板、齿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爪机构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分设在所述齿杆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与所述齿杆齿轮传动;所述第二齿轮靠所述第二支撑座内侧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侧且与所述齿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转动;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所述齿杆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齿杆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所述夹爪机构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支撑座、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夹爪支撑座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齿杆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夹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夹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沿同一水平高度平行设置在所述齿杆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齿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缸和所述齿杆之间设有联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进一步包括罩板,所述罩板扣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齿杆上侧,且拆卸地与所述底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夹爪支撑座的连接位置分别设有轴承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键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键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为L型结构板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的顶部开设有V型卡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爪的V型卡槽与所述第二夹爪的V型卡槽相对设置。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气缸带动齿杆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齿杆与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和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实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相对转动,再通过夹爪机构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同轴转动,最终到达夹爪机构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实现,夹具的调节使用过程简单方便,结构紧凑合理,而且该夹具适合多种材质的工件夹持固定,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底板;2-齿杆;3-第一支撑座;4-第二支撑座;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夹爪机构;8-气缸;9-夹爪支撑座;10-第一夹爪;11-第二夹爪;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联动装置;15-罩板;16-轴承套;17-V型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100,包括:底板1、齿杆2、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夹爪机构7和气缸8,为了方便组装和更换零配件,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分设在齿杆2的两端,且与底板1拆卸地连接;第一齿轮5设在靠近第一支撑座3内侧与齿杆2齿轮传动;第二齿轮6靠进第二支撑座4内侧设置,与第一齿轮5啮合传动;气缸8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的外侧且与齿杆2的一端连接;夹爪机构7一侧与底板1固定连接,夹爪机构7与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同轴转动;在气缸8的驱动下,齿杆2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齿杆2与第一齿轮5的齿轮传动、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夹爪机构7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完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100,需要理解的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气缸8在气源的驱动下,顶杆可做伸缩活动,而齿杆2与气缸8的顶杆相连接,故齿杆2根据顶杆的伸缩可以做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其次,通过齿杆2与第一齿轮5的齿轮传动、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的啮合传动,将齿杆2的直线往复运行过程转化成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的相对转动过程,最后,通过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与夹爪机构7的同轴转动,来实现夹爪机构7的夹持和放松动作,这种设计的夹具结构合理,使用过程简单方便,且适合用于多种材质的超轻钢工件的固定,通用性强。如图2和图3所示,夹爪机构7包括夹爪支撑座9、第一夹爪10、第二夹爪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夹爪支撑座9垂直于底板1设置在齿杆2的一侧,且与底板2螺栓连接,方便装拆和更换;第一夹爪10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2上,第二夹爪11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13上,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13沿同一水平高度平行设置在齿杆2的上侧,且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的延伸方向与齿杆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需要理解的是,根据具体设计,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11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顶丝固定。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连接杆12的至少一端与夹爪支撑座9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3的至少一端与夹爪支撑9座转动连接,为了使转动连接更加灵活且延长夹爪支撑座9的使用寿命,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与夹爪支撑座9的连接位置分别设有轴承套16。如图1所示,气缸8和齿杆2之间设有联动装置14,例如通过联轴器连接将气缸8与齿杆2连接在一起,齿杆2随着气缸8的伸缩过程可以做对应的直线往复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100进一步的包括罩板15,罩板15扣在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齿杆2上侧,且可拆卸的与底板1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罩板15可以避免施工者在使用过程中碰到第一齿轮5或者第二齿轮6发生意外事故,提高了夹具100的安全性。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齿轮5与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键连接,第二齿轮6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键连接,键连接结构简单,装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齿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爪机构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分设在所述齿杆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与所述齿杆齿轮传动;所述第二齿轮靠所述第二支撑座内侧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侧且与所述齿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转动;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所述齿杆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齿杆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所述夹爪机构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齿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夹爪机构和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分设在所述齿杆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与所述齿杆齿轮传动;所述第二齿轮靠所述第二支撑座内侧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侧且与所述齿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爪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转动;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所述齿杆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齿杆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传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所述夹爪机构的夹持和放松动作的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超轻钢工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支撑座、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夹爪支撑座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齿杆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夹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夹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沿同一水平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跃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