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其过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48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组件,其布置在吸尘器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其为圆筒状,该过滤网罩的侧壁上排布有多个通孔,过滤网罩纵向设置;旋风锥,其为倒锥状,该旋风锥同轴设置在过滤网罩内,该旋风锥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导风口,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排尘口;导风板,其为漏斗型,该导风板同轴设置在旋风锥的上端,该导风板的管状部开口向下延伸至旋风锥内;过滤层,其设置在导风板的上端;以及导尘管,其为喇叭状,该导尘管同轴设置在过滤网罩的下端,该导尘管的广口端朝上与过滤网罩的下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吸尘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采用同轴设置,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Vacuum cleaner and its filter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lter assembly arranged in a vacuum cleaner,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screen, a cylinder, a plurality of hole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lter net, a filter screen set longitudinally, a whirlwind cone which is an inverted cone, and the whirlwind cone is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filter net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cyclone cone.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a dust outlet is provided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air guide plate is a funnel type, and the air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in a coaxial lin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yclone cone, and the pipe shaped part of the air guide plate extends down to the cyclone cone, and the filter layer is s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air guide plate, and the dust tube is a trumpet like guide. The dust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lter screen coaxial, and the wide mouth end of the dust dr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filter net cover upwards.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vacuum cleaner. The filter component of the invention is coaxial, and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small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及其过滤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及其过滤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现有的吸尘器的过滤组件通常具有多级过滤功能,因此设置了多种过滤元件,如过滤网、旋风分离器、HEPA过滤件等等,这导致其结构较为分散,占用较大空间。对于手持吸尘器来说,体积小巧、方便握持一直是其优势所在。因此,亟需一种既能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又结构紧凑的过滤组件,从而保持或加强手持吸尘器体积小巧的优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及其过滤组件,从而克服现有吸尘器结构分散,体积较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其布置在吸尘器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其为圆筒状,该过滤网罩的侧壁上排布有多个通孔,过滤网罩纵向设置;旋风锥,其为倒锥状,该旋风锥同轴设置在过滤网罩内,该旋风锥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导风口,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排尘口;导风板,其为漏斗型,该导风板同轴设置在旋风锥的上端,该导风板的管状部开口向下延伸至旋风锥内;过滤层,其设置在导风板的上端;以及导尘管,其为喇叭状,该导尘管同轴设置在过滤网罩的下端,该导尘管的广口端朝上与过滤网罩的下端相连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包括:下圆型框,其与过滤网罩同轴设置,该下圆型框与导尘管的广口端相连接;上圆型框,其与下圆型框同轴设置,该上圆型框与导风板的上端相连接,该上圆型框的外直径大于下圆型框的外直径;以及多个立柱,其从上圆型框竖直延伸到下圆型框,沿圆周分布,多个立柱围绕在旋风锥外,过滤网罩包裹在多个立柱外侧。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旋风锥的外侧壁下部与下圆型框密封连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圆型框向内延伸形成托板,该托板的形状与导风板的锥状部的形状相匹配,该托板中心设有圆孔,导风板的管状部穿过圆孔。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旋风锥的排尘口延伸至导尘管的广口端内。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尘管内同轴设有导尘锥,该导尘锥的顶点朝上设置。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提手,该提手设置在导风板的上端。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尘管的外侧套设有挡尘管,该挡尘管为喇叭状,该挡尘管的大小与导尘管的大小相匹配。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尘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尘翼。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尘翼沿挡尘管的径向向外延伸。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尘翼为上宽下窄的形状。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尘翼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挡尘管的广口端向下延伸有环状围挡。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层为过滤棉、过滤网和/或HEPA过滤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的集尘杯为圆筒状杯体,吸尘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同轴设置在吸尘器的集尘杯内。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侧壁上部设有进风口。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尘管的窄口端与集尘杯的底面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尘管与集尘杯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底部设有密封槽,该密封槽的形状与导尘管的窄口端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集尘杯的底部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的形状与导尘管的窄口端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部为相互交叉的两个半圆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过滤组件的各个部件的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较小,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2.通过设置挡尘结构,防止集尘杯中已经分离出的灰尘颗粒螺旋向上传导进行二次过滤,减小过滤组件的过滤压力,提高过滤效率。3.通过过滤组件与集尘杯的连接设置,形成二次集尘腔,方便灰尘颗粒的分级收集,改善过滤效果。4.通过过滤组件的可拆卸设计,方便更换或清理。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内部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内部分解示意图。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示意图,其中吸尘器的下部部分为剖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下部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6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和进风管的立体示意图。图6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及相关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下部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7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7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连接支架与导尘管的分解装配示意图。图7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连接支架与导风板、过滤层的分解装配示意图。图7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挡尘管的立体示意图。图7f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杯的立体示意图,其示出了集尘杯的内部结构。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8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及电机罩的分解示意图。图8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支架及电机罩的装配示意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立体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仰视示意图。图9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剖视示意图。图9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分解示意图。图9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罩的内壳的立体示意图。图1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俯视示意图。图10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0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俯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图1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分解示意图。图11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罩的立体示意图。图11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1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下部部分,100-进风管,100a-过渡壳,101-导风管,101a-盖板,101b-密封圈,101c-装饰板,11-集尘杯,111-进风口,112-凸筋,113-导向部,114-第一装配槽,115-第二装配槽,116-收缩段,12-过滤网罩,13-旋风锥,14-过滤层,15-导风板,16-导尘管,161-导尘锥,17-连接支架,171-上圆型框,172-下圆型框,173-立柱,18-挡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组件,其布置在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其为圆筒状,该过滤网罩的侧壁上排布有多个通孔,所述过滤网罩纵向设置;旋风锥,其为倒锥状,该旋风锥同轴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罩内,该旋风锥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导风口,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排尘口;导风板,其为漏斗型,该导风板同轴设置在所述旋风锥的上端,该导风板的管状部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旋风锥内;过滤层,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的上端;以及导尘管,其为喇叭状,该导尘管同轴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该导尘管的广口端朝上与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组件,其布置在吸尘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其为圆筒状,该过滤网罩的侧壁上排布有多个通孔,所述过滤网罩纵向设置;旋风锥,其为倒锥状,该旋风锥同轴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罩内,该旋风锥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导风口,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排尘口;导风板,其为漏斗型,该导风板同轴设置在所述旋风锥的上端,该导风板的管状部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旋风锥内;过滤层,其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的上端;以及导尘管,其为喇叭状,该导尘管同轴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该导尘管的广口端朝上与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包括:下圆型框,其与所述过滤网罩同轴设置,该下圆型框与所述导尘管的广口端相连接;上圆型框,其与所述下圆型框同轴设置,该上圆型框与所述导风板的上端相连接,该上圆型框的外直径大于所述下圆型框的外直径;以及多个立柱,其从所述上圆型框竖直延伸到所述下圆型框,沿圆周分布,所述多个立柱围绕在所述旋风锥外,所述过滤网罩包裹在所述多个立柱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的外侧壁下部与所述下圆型框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型框向内延伸形成托板,该托板的形状与所述导风板的锥状部的形状相匹配,该托板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导风板的管状部穿过所述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的排尘口延伸至所述导尘管的广口端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管内同轴设有导尘锥,该导尘锥的顶点朝上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