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32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包括上衣本体,上衣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搭扣,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一个固定在上衣本体靠近右侧胸前,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另一个固定在上衣本体的右侧肩部;上衣本体还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处于同一直线;搭扣呈长条状,搭扣的一端固定在上衣本体,搭扣的另一端通过一暗扣固定在上衣本体上,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与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间距在8cm‑10cm。

A sick suit u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sease suit for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cluding a jacket body, with at least two buckles in the jacket body,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buckles is fixed in the upper garment body near the right side of the chest,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buckles is fixed on the right shoulder of the jacket body; the upper garment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Buttons and second buttons are in the same line between the buckle near the right chest, the buckle fixed on the right shoulder and the first button and the second button; the buckle is long striped, the one end of the buckle is fixed to the body of the coat, the other end of the buckle is fixed on the body by a secret button, close to the right chest and the fastener is fixed. The gap between the right shoulder and the right shoulder is 8cm 1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
本技术涉及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
技术介绍
传统的病服具有下列缺点:1、原病服为全院统一,设计单一、普通。2、原病服对于心内科CCU长期心电监护的患者,无法起到辅助固定心监导联线的作用,因而心电监护记录中,常有由于电极脱落而不能完整记录心律变化,间接导致不能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3、原病服对于年老体弱,自理能力下降的心监患者,每次活动后都要护士或家属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巡视,重新安置导线,才能从保证衣领处穿过,若不及时调整导线位置,易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压疮的形成,不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无法提高患者舒适度。4、心监导线常由于过度牵拉,折压造成损坏,科室及医院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以解决传统病服无法固定心监导联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搭扣,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靠近右侧胸前,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另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右侧肩部;所述上衣本体还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搭扣呈长条状,所述搭扣的一端固定在上衣本体,所述搭扣的另一端通过一暗扣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上,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与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间距在8cm-10cm。本技术在原病服上设置了搭扣,搭扣中间空隙处安置心监导线,并且通过暗扣可根据需要,随时自行解开或固定搭扣;心监导线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穿过,沿第一搭扣穿过至第二搭扣,通过暗扣对心监导线进行固定。患者穿新型病衣后,翻身时心监导线不宜滑落至身下,活动后不易散开至床边,有效固定心监导线位置,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不必要的反复工作,同时又能降低心监导线的损耗。进一步,所述搭扣与暗扣相连的一端呈弧形,且固定有两个金属凸起,通过金属凸起与暗扣卡接,相邻两个金属凸起的间距在0.5cm。能够用于调整搭扣固定心监导线的松紧。进一步,所述搭扣的厚度在0.3cm-0.4cm。进一步,所述搭扣的内侧贴合有海绵层。能够对心监导线起到抗压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贴有一橡胶衬里。能够防止心监导线对上衣本体的磨损。进一步,所述搭扣上开设有通孔。能够将每根心监导线插入通孔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搭扣的长度在4cm-4.5cm。进一步,所述搭扣内埋设有一塑料片。能够对搭扣起到支撑作用,不易变形。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规范心监导联线走向。2、本技术能够起到固定心电监护患者的心监导联线的作用,保证监护记录完整,增加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3、本技术可避免因患者翻身时,导联线压迫皮肤形成的皮肤压力性损伤,且新病衣不但穿着方便简单,制作成本又低,能明显提高责任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4、有效降低心电监护导联线的损坏、消耗,降低设备维修率,降低科室及医院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衣本体,2为搭扣,3为第一纽扣,4为第二纽扣,5为心监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包括上衣本体1,上衣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搭扣2,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一个固定在上衣本体靠近右侧胸前,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另一个固定在上衣本体的右侧肩部;上衣本体还设有竖直排布的第一纽扣3和第二纽扣4,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处于同一直线;搭扣呈长条状,搭扣的一端固定在上衣本体,搭扣的另一端通过一暗扣固定在上衣本体上,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与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间距在8cm-10cm。本技术在原病服上设置了搭扣,搭扣中间空隙处安置心监导线,并且通过暗扣可根据需要,随时自行解开或固定搭扣;心监导线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穿过,沿第一搭扣穿过至第二搭扣,通过暗扣对心监导线5进行固定。患者穿新型病衣后,翻身时心监导线不宜滑落至身下,活动后不易散开至床边,有效固定心监导线位置,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不必要的反复工作,同时又能降低心监导线的损耗。搭扣与暗扣相连的一端呈弧形,且固定有两个金属凸起,通过金属凸起与暗扣卡接,相邻两个金属凸起的间距在0.5cm。能够用于调整搭扣固定心监导线的松紧。搭扣的厚度在0.3cm-0.4cm。搭扣的内侧贴合有海绵层。能够对心监导线起到抗压减震的作用。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贴有一橡胶衬里。能够防止心监导线对上衣本体的磨损。搭扣上开设有通孔。能够将每根心监导线插入通孔进行固定。搭扣的长度在4cm-4.5cm。搭扣内埋设有一塑料片。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搭扣,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靠近右侧胸前,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另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右侧肩部;所述上衣本体还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搭扣呈长条状,所述搭扣的一端固定在上衣本体,所述搭扣的另一端通过一暗扣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上,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与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间距在8cm‑1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心内科的病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搭扣,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靠近右侧胸前,所述至少两个搭扣中的其中另一个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的右侧肩部;所述上衣本体还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与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之间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搭扣呈长条状,所述搭扣的一端固定在上衣本体,所述搭扣的另一端通过一暗扣固定在所述上衣本体上,靠近右侧胸前的搭扣与固定在右侧肩部的搭扣间距在8c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