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94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21:20
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交‑直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将从交‑直供电电路上的取得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备用电源电路的通断;所述交‑直供电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器、第二整流器和超级电容;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另一端的第一副边绕组经第二整流器后构成稳定的输出电源,第二副边绕组经第一整流器后,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不仅能够保障电力通信系统在切换供电电源时的稳定性,还能便于设备的移动,使用灵活,适用于为任何电力通信系统中使用。

A portable automatic switching AC / DC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A portable automatic switching AC and DC dual purpose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including a housing, an alternating direct power supply circuit, a standby power circuit, a detection circuit and a control circuit,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AC power end, and the detection circuit will be from the electrical signal obtained on a direct power supply circuit. It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ntrol circuit to control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circuit, which includes the isolation transformer, the first rectifier, the second rectifier and the supercapacitor; the one end of the isolation transform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 power supply, and the first side winding of the other end forms a stable output power after the second rectifier. The second side wind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other end is grounded after the first rectifi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rectifi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stability. It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equipment, and is flexible in use, and is suitable for any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电源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通信电源系统发生故障,会使供电质量大幅下降或供电中断,导致通信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引发电力系统一系列故障。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是负48伏直流电源,通常采用通信电源和一体化电源系统两种方式供电,当通信电源故障或需要进行改造或维修时,若是单套通信电源配置,此时若采取措施不当,直流电源系统上承载的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SDH、PCM、调度交换、行政交换等设备)等负荷会因为失电而中断,给电网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重大影响。另外,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因固定通信电源体积庞大、质量重,不适合移动使用,无法快速灵活地为故障系统提供电源,延误事故处理,无法保障迅速恢复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为通信电源系统提供稳定的电能,还能在交流电压不稳定时不间断的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本技术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交-直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将从交-直供电电路上的取得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备用电源电路的通断;所述交-直供电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器和第二整流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原边与交流电源连接,第一副边绕组与第二整流器构成直流输出电源,第二副边绕组经第一整流器后输出直流电压供控制电路使用。上述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非门芯片、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两端;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串接在第二整流器的两端;所述与非门芯片的1A端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串接点连接,1B端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串接点连接,1Y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串接在1B端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1B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上述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和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与非门芯片的1Y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后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设有两组转换控制触点,分别为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和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所述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的e端连接在输出电源的正极端,f端连接在输出电源的V+端,g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的a端连接在输出电源的负极端,c端连接在输出电源的V-端,b端与防反充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的e、f端为常闭端,f、g端为常开端;所述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的a、c端为常闭端,c、b端为常开端。上述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增设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并联在直流输出的V+端和V-端。上述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所述备用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和防反充二极管;所述蓄电池与防反充二极管串接后,两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上述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一端设有拉杆,另一端均布四个滑轮,所述滑轮为万向轮。本技术通过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交流、直流供电电源的自动切换。本技术中的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交流电源的供电状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交流供电和备用电源之间的切换。本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因供电不稳、停电或维修等因素造成的电力通信系统中断或无法正常工作的弊病。本技术在电路中还设有超级电容,利用超级电容的大容量储电特性,使控制电路在切换供电电源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短暂断电的情况,有效地保障了电力通信系统的用电稳定性,实现了不间断切换电源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便于移动,使用灵活,一个拉杆箱大小的装置即能满足任何通信系统的应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壳体、1-2.拉杆、1-3.滑轮、T.隔离变压器、Z1、第一整流器、Z2.第二整流器、R1~R5.第一电阻~第五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防反充二极管、U.与非门芯片、J.继电器、Q.三极管、J-1.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J-2.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C.超级电容、P1.第一副边绕组、P2.第二副边绕组、E.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交-直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将从交-直供电电路上的取得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备用电源电路的通断;所述交-直供电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T、第一整流器Z1和第二整流器Z2;所述隔离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的第一副边绕组P1经第二整流器Z2后构成稳定的输出电源,第二副边绕组P2经第一整流器后,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输出电源端的正极端接地。另外,在第二整流器Z2的输出端还增设有超级电容C,这样能够利用超级电容C自身的特性,对电能进行一定的储存,使控制电路在切换供电电源的过程中,为电力通信系统提供电能保障。本技术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非门芯片U、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接在所述第二副边绕组P2的两端;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接在第二整流器Z2的两端;所述与非门芯片U的1A端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串接点连接,1B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串接点连接,1Y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串接在1B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与1B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另外,本技术中所述的备用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E和防反充二极管D2;所述蓄电池E与防反充二极管D2串接后,两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备用电源电路用于在交流电不稳定、维护或停电时使用,以防止电力通信系统停止正常工作。所述蓄电池E的电压为48V。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J和三极管Q;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与与非门芯片U的1Y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J后与第一整流器Z1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设有两个转换控制触点,分别为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J-1和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J-2;所述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J-1的e、f端串接在所述输出电源的正极端,g端与蓄电池E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J-2的a、c端串联在所述输出电源的负极端,b端与防反充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另外,所述继电器第一组转换触点J-1的e、f端为常闭端,f、g端为常开端;所述继电器第二组转换触点J-2的a、c端为常闭端,c、b端为常开端。为了增强本技术的活动灵活性,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1的截面为矩形结构,其一端设有拉杆1-2,另一端均布有四个滑轮1-3。所述滑轮1-2为万向轮,用于带动可以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交‑直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将从交‑直供电电路上的取得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备用电源电路的通断;所述交‑直供电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T)、第一整流器(Z1)和第二整流器(Z2);所述隔离变压器(T)的原边与交流电源连接,第一副边绕组(P1)与第二整流器(Z2)构成直流输出电源,第二副边绕组(P2)经第一整流器(Z1)后输出直流电压供控制电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交-直供电电路、备用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交-直供电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将从交-直供电电路上的取得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备用电源电路的通断;所述交-直供电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T)、第一整流器(Z1)和第二整流器(Z2);所述隔离变压器(T)的原边与交流电源连接,第一副边绕组(P1)与第二整流器(Z2)构成直流输出电源,第二副边绕组(P2)经第一整流器(Z1)后输出直流电压供控制电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非门芯片(U)、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接在所述第二副边绕组(P2)的两端;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接在第二整流器(Z2)的两端;所述与非门芯片(U)的1A端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串接点连接,1B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串接点连接,1Y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串接在1B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与1B端连接,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自动投切交直流两用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汪文晋马乐程效伟刘超孙向聚刘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