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代玉专利>正文

一种在土家织锦上编织文字图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9675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土家织锦上编织文字图案的方法,它是将经线按顺序每四根组成若干单元经线组,单元经线组与筘眼对应,编织时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三、第四经线交替分开并穿过底纬,然后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交替与第三或第四经形组合成经线束,按照织锦反面文字图案计算筘眼,将与编织织锦反面文字图案所需筘眼对应的经线束挑起,使色纬穿过,再将剩余的经线束挑起,使底色纬穿过,将色纬、底色纬打紧,再将底纬从经线束和剩余经线之间穿过。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本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土家织锦不能编织文字图案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家织锦编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汉语为“土花铺盖(土花被面)”,是土家姑娘坐在古朴的木制腰机上操作,以棉线为经,五彩丝线或染色棉线为纬,用挑花刀(竹、牛骨制成)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完全用手工挑花编织而成。它既是以实用为先导的生活用品,又是一种不断完善,更新发展的艺术作品,现流传下来的西兰卡普传统造型图案多达200多种,已不再局限于被面,而是广泛应用于壁挂、被面、坐垫、香袋、提袋、背包、服饰、绣花鞋之上。土家织锦因其独特的工艺、绚丽的色彩、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一。现有的土家织锦都是织传统图案,多为几何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对称纹样,图案轮廓均采用竖、横、斜三种线条组成。土家织锦的编织采用一种非常原始的腰机木架,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即纺织中的″挖梭″工艺,三层经线(将上下各半分经后,面经再分半)在锦面上是贯通而不间断的,各色纬线仅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从背面挑经夹色纬而成。织物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两种,一般平纹用于织锦的上下挡头,斜纹织中部主体图案,以斜纹组织的纹饰论图案名称。通常称平纹织为对斜,斜纹织为上下斜。由于是从线束如麻的织物反面挑经夹纬编制图案的,编织时织物的正面对着地面,织物正面的图案与编织时的背面图案刚好相反。以前土家织锦上只有抽象的对称几何图案(参见图11、图12),没有文字符号图案。这是因为编织汉字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很多字笔画复杂繁琐,而传统的编织方法是采用从织物反面挑经夹纬编制图案的,因此,用传统方法编织不出符合汉字书写习惯的字型图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的土家织锦只能编织出图案,不能编织出汉字等文字图案的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土家织锦上编织文字图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经线按顺序每四根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经线,并组成若干单元经线组,单元经线组与筘眼对应,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三、第四经线分开,形成由第一、第二经线组成的第一经线层和由第三、第四经线组成的第二经线层,顺向将底纬从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之间穿过;第二步,再将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上下交错,反向将底纬从第二经线层和第一经线层之间穿过,并将底纬打紧;第三步,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三经线或第四经线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按照织锦反面文字图案计算筘眼,将与编织织锦反面文字图案所需筘眼对应的经线束挑起,使色纬穿过,再将剩余的经线束挑起,使底色纬穿过,将色纬、底色纬打紧,顺向将底纬从经线束和剩余经线之间穿过;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重复所述第一至第三步,编织出文字图案。所述方法为对斜织字法,织出的汉字周正、效果佳、好配色。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法是在前述方法第一至第三步的基础上增加第四至第六步,其中第四步同第一步,但底纬方向相反;第五步同第二步,但底纬方向相反;第六步,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四经线或第三经线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按照织锦反面文字图案计算筘眼,从右至左将与编织织锦反面文字图案所需筘眼对应的经线束挑起,使色纬穿过,再将剩余的经线束挑起,使底色纬穿过,将色纬、底色纬打紧,反向将底纬从经线束和剩余经线之间穿过;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重复所述第一至第六步,编织出文字图案。本方法为上下斜织字法,织出的汉字细腻、密度大、可出各种艺术效果。本方法与前述方法不同之处是,每一个编织程序由六个步骤组成,在每一个编织程序的第三步和第六步中,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交替与第三经线或第四经线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而前述方法中,每一个编织程序由三个步骤组成,在每一个编织程序的第三步中,第一、第二经线固定与第三经线或第四经线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本专利技术方法又称为通经断纬方法,即纺织中的″挖梭″工艺,其特点将各单元经线组的四线分成两层后,再将其中一层经线交错再分半,使各色纬线于织锦反面文字图案需要处与经线交织,反面文字图案可通过计算筘眼进行安排,如同电子显示屏利用发光点阵显示文字一样,色纬按照反面文字图案对应的筘眼排布就可显示文字图案。由于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水平翻转180°而构成,所以称之为“水平镜像法”。织锦编织好后在正面显示的就是正常的文字图案。编织操作须从右至左,才能正确地织出文字图案,这是土家织锦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决定的。由于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传统土家织锦编织时的构图问题,一举突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土家织锦不能编织文字图案,特别是汉字的难题。使土家织锦可以将更复杂的表现形式作为织锦图案。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土家族可以依据传承下来的抽象形式升华成更生动,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构图,通过图案画面体现出民间艺术特有的审美意蕴。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至图6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编织的织锦结构示意图。图8是文字图案。图9是图8所示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的反面文字图案。图10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编织的土家织锦汉字图案。图11、图12是传统方法编织的土家织锦图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对斜织字法第一步,见图1,将经线按顺序每四根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经线1、2、3、4,并组成若干单元经线组,单元经线组与筘眼对应,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1、2与第三、第四经线3、4分开,形成由第一、第二经线1、2组成的第一经线层和由第三、第四经线3、4组成的第二经线层,顺向将底纬5从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之间穿过;第二步,见图2,再将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上下交错,反向将底纬从第二经线层和第一经线层之间穿过,并将底纬打紧;第三步,见图3,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1、2与第三经线3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按照织锦反面文字图案计算筘眼,将与编织织锦反面文字图案所需筘眼对应的经线束挑起,使色纬6穿过,再将剩余的经线束挑起,使底色纬7穿过,将色纬6、底色纬7打紧,顺向将底纬5从经线束和剩除经线之间穿过;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参见图8和图9。重复所述第一至第三步,编织出文字图案。实施例2 上下斜织字法第一至第三步同实施例1;第四步同实施例1中的第一步,但底纬方向相反,参见图4;第五步同实施例1中的第二步,但底纬方向相反,参见图5;第六步,见图6,除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1、2与第四经线4组合成用于挑花的经线束与第三步不同,及反向将底纬5从经线束和剩余经线3之间穿过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中的第三步,图中色纬6和底色纬7的设置有变化;重复所述第一至第六步,编织出文字图案。用本实施例方法编织的织锦结构见图7,经线以每四根经线1、2、3、4组成若干个单元经线组a、b……n,每一个编织程序包括六根底纬5和两次设置的色纬6、底色纬7,文字图案由色纬6构成。本专利技术方法,可用传统的腰机木架进行编织操作。编织汉字的关键是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水平翻转180°而构成。例如,编织一行汉字,将整行汉字的镜像水平翻转180°后,使本行汉字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土家织锦上编织文字图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经线按顺序每四根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经线,并组成若干单元经线组,单元经线组与筘眼对应,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三、第四经线分开,形成由第一、第二经线组成的第一经线层和由第三、第四经线组成的第二经线层,顺向将底纬从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之间穿过;第二步,再将第一经线层和第二经线层上下交错,反向将底纬从第二经线层和第一经线层之间穿过,并将底纬打紧;第三步,将各单元经线组中的第一、第二经线与第三经线或第四经线组合成与挑花筘眼相对应的经线束,按照织锦反面文字图案计算筘眼,将与编织织锦反面文字图案所需筘眼对应的经线束挑起,使色纬穿过,再将剩余的经线束挑起,使底色纬穿过,将色纬、底色纬打紧,顺向将底纬从经线束和剩余经线之间穿过;反复所述第一至第三步,但底纬方向相反,编织出文字图案;其特征是,在第三步中所述织锦反面文字图案为织锦正面文字图案的整体镜像经水平翻转180°后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代玉
申请(专利权)人:刘代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