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941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壳体以及烘干壳体内部的烘干传送带,烘干传送带为镂空传送带,所述烘干传送带两端分别伸出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烘干壳体内部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排风组件,所述烘干壳体内部底端从右至左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腔、吸湿腔以及升温预热腔,所述进风腔通过气流通道总管与排风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烘干壳体内部位于烘干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加热稳定腔,加热稳定腔与升温预热腔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稳定腔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烘干送风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烘干效率高,烘干处理后的粉丝色泽好,不易碎断,口感好,能够有效降低热量损失。

A fast food fan dr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st food fan dry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drying shell and a drying conveyor belt inside the drying shell. The drying conveyor belt is a hollow conveyor belt. The two ends of the drying conveyor belt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to the inlet and outlet ends of the drying shell. The inner bottom end of the drying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cavity,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cavity and the heating preheating cavity in turn. The air inlet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end of the exhaust assembly through the air passage general pipe, and the inner of the drying housing is arranged under the drying conveyor belt with a heating stable cavity, and the stable cavity and the rise are heated. The temperature preheating cavity is connected,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heating stabl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ying air supply components along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high drying efficiency, good color, unbreakable and broken fans after drying and good taste,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丝烘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粉丝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是一种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故名粉丝。往往又叫做粉条丝、冬粉(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朝鲜半岛称唐面,越南称面。最好的粉丝是以绿豆制成,也可由玉米淀粉或者地瓜淀粉制作,但品质不如绿豆粉丝,因绿豆中的直链淀粉最多,煮时不易烂,口感最为滑腻。类似细面条状,干燥后贩卖,食用前最好先泡水让它柔软,粉丝的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这也是它有“丝”之名的由来。在粉丝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为粉丝烘干,在以前粉丝烘干的传统手法是将粉丝放在阳光下直接晾干,但采用这种手法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并且工作效率底下。而现有的一种设备是将粉丝挂置于粉丝杆上,在对其挂在粉丝杆上的粉丝进行烘干处理,该种处理方式的工序多,时间长,且处理复杂,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且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还有一种输送带式粉丝烘干设备,这种设备烘干的效率较上一种好,但基本都是通过高温气体统一进行烘干,烘干处理后的粉丝色泽较差,容易碎断,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壳体以及烘干壳体内部的烘干传送带,烘干传送带为镂空传送带,所述烘干传送带两端分别伸出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烘干壳体内部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排风组件,所述烘干壳体内部底端从右至左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腔、吸湿腔以及升温预热腔,所述进风腔通过气流通道总管与排风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烘干壳体内部位于烘干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加热稳定腔,加热稳定腔与升温预热腔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稳定腔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烘干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底部与加热稳定腔的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加热稳定腔连接处设置有送风风机,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位于上层的烘干传送带下方的气流喷头,所述加热稳定腔内对应每个送风通道均设置有加热线圈组,每个送风通道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加热线圈组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对应独立设置的温度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底部开口与烘干传送带对应的排风罩以及安装在烘干壳体顶壁上的排风风机,所述排风罩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排风风机进风口端连通,排风风机的出风口端通过管道与气流通道总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温预热腔内分布设置有多个预热线圈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湿腔内沿着气流方向分布设置多个插装导轨,插装导轨上滑动插装有多个吸湿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湿组件包括盖板、盖板内壁固定的安装框架以及安装框架内设置的吸湿体,盖板外壁上固定有抽拉把手,安装框架顶壁和底壁均固定设置有与插装导轨配合的滚轮组件,所述烘干壳体对应吸湿腔开设有与盖板外形匹配的插装口,所述吸湿体包括由蓬松无纺布构成的基础层,所述基础层迎接气流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吸湿层,基础层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吸湿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吸湿层采用竹炭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吸湿层采用高吸附性树脂颗粒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对应烘干传送带设置进料输送带,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进料缓冲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壳体的出口端对应烘干传送带设置出料输送带,烘干壳体的出口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出料缓冲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烘干传送带运送放置有粉丝团的镂空烘干盒体,烘干效率高;加热稳定腔内对应每个送风通道均设置有加热线圈组,每个送风通道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加热线圈组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对应独立设置的温度控制器连接,每组烘干送风组件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线圈组与温度控制器构成独立的温度调节系统,可以沿着运送方向,将各个送风通道内的温度阀值由低温向高温逐渐升高设置,使得粉丝团烘干成型的过程稳定,烘干处理后的粉丝色泽好,不易碎断,口感好;通过排风组件、进风腔、吸湿腔、升温预热腔、加热稳定腔以及烘干送风组件的配合,使得热气流能够循环使用,有效降低热量损失;吸湿腔内滑动插装有吸湿组件,更换方便,不影响正常的烘干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中吸湿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中吸湿组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中吸湿组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中吸湿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输送带,2-烘干壳体,21-进料缓冲通道,22-出料缓冲通道,23-烘干传送带,3-出料输送带,4-排风罩,41-排风风机,42-气流通道总管,5-加热稳定腔,51-加热线圈组,52-送风风机,53-温度传感器,54-送风通道,55-气流喷头,6-进风腔,7-吸湿腔,71-插装导轨,72-吸湿组件,721-盖板,722-抽拉把手,723-滚轮组件,724-安装框架,725-第一吸湿层,726-基础层,727-第二吸湿层,8-升温预热腔,81-预热线圈组件,10-镂空烘干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壳体2以及烘干壳体2内部的烘干传送带23,烘干传送带23为镂空传送带,所述烘干传送带23两端分别伸出烘干壳体2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烘干壳体2内部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排风组件,所述烘干壳体2内部底端从右至左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腔6、吸湿腔7以及升温预热腔8,所述进风腔6通过气流通道总管42与排风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烘干壳体2内部位于烘干传送带23下方设置有加热稳定腔5,加热稳定腔5与升温预热腔8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稳定腔5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烘干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底部与加热稳定腔5的送风通道54,所述送风通道54与加热稳定腔5连接处设置有送风风机52,送风通道54的出风口设置有位于上层的烘干传送带23下方的气流喷头55,所述加热稳定腔5内对应每个送风通道54均设置有加热线圈组51,每个送风通道54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每个加热线圈组51和温度传感器53均与对应独立设置的温度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底部开口与烘干传送带23对应的排风罩4以及安装在烘干壳体2顶壁上的排风风机41,所述排风罩4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排风风机41进风口端连通,排风风机41的出风口端通过管道与气流通道总管42连通。所述升温预热腔8内分布设置有多个预热线圈组件81;所述吸湿腔7内沿着气流方向分布设置多个插装导轨71,插装导轨71上滑动插装有多个吸湿组件72。所述吸湿组件72包括盖板721、盖板721内壁固定的安装框架724以及安装框架724内设置的吸湿体,盖板721外壁上固定有抽拉把手722,安装框架724顶壁和底壁均固定设置有与插装导轨71配合的滚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壳体以及烘干壳体内部的烘干传送带,烘干传送带为镂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传送带两端分别伸出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烘干壳体内部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排风组件,所述烘干壳体内部底端从右至左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腔、吸湿腔以及升温预热腔,所述进风腔通过气流通道总管与排风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烘干壳体内部位于烘干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加热稳定腔,加热稳定腔与升温预热腔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稳定腔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烘干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底部与加热稳定腔的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加热稳定腔连接处设置有送风风机,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位于上层的烘干传送带下方的气流喷头,所述加热稳定腔内对应每个送风通道均设置有加热线圈组,每个送风通道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加热线圈组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对应独立设置的温度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壳体以及烘干壳体内部的烘干传送带,烘干传送带为镂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传送带两端分别伸出烘干壳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烘干壳体内部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排风组件,所述烘干壳体内部底端从右至左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腔、吸湿腔以及升温预热腔,所述进风腔通过气流通道总管与排风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烘干壳体内部位于烘干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加热稳定腔,加热稳定腔与升温预热腔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稳定腔顶壁沿着传送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烘干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底部与加热稳定腔的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加热稳定腔连接处设置有送风风机,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位于上层的烘干传送带下方的气流喷头,所述加热稳定腔内对应每个送风通道均设置有加热线圈组,每个送风通道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每个加热线圈组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对应独立设置的温度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底部开口与烘干传送带对应的排风罩以及安装在烘干壳体顶壁上的排风风机,所述排风罩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排风风机进风口端连通,排风风机的出风口端通过管道与气流通道总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速食粉丝烘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兄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