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丝麻棉交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20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的经纱的原料为棉纱,而所述的纬纱的原料为绢丝和亚麻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棉纱作为经纱,将绢丝与亚麻纱作纬纱,使所得到的交织布与已有技术中的亚麻棉交织布相比具有手感柔软、弹性丰富、透气性和贴肤性理想、悬垂感好、不易起皱、光泽感强和价格低而能满足大众消费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较受消费者接受的亚麻棉交织布是由棉与亚麻交织而成的, 这种交织布的透气性好系其长处,但手感欠柔软、悬垂性差和易起皱系其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服饰观念的改变,通常希望麻类面料具有 手感柔软、布面滑爽、弹性好和外观亮丽且不起皱以及价格适宜的特点,然 而上面所讲的亚麻棉交织布显然无法满足人们这种要求,因此,有必要加以 探索。申请人进行了检索,检取的中国专利文献为CN1034821C和 CN1570141A。前者介绍的是丝麻交织绸,是由1.5—5D的桑蚕丝与650— 1700Nm的大麻纱交织成40—180g/Itf的交织物,其中桑蚕丝重量百分比为 90—10%,大麻纱的重量百分比为10—90%,该种交织绸属于高档面料范畴, 同样难以为普通消费者采用,而且用这种面料制作服饰仅能适合于内衣内裤, 如做外套或茄克衫,此面料太轻薄,因此对服饰具有挑剔性;后者推荐的是 罗布麻绢丝混纺面料,其是用重量份为20_50%的罗布麻、30—50%的天丝和 10_50%的绢丝混纺成纱所织制的面料,由于罗布麻的可纺性差即很难成纱, 因此当罗布麻含量大于天丝与绢丝两者的含量时便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纺纱, 只有将天丝与绢丝两者的含量大于罗布麻含量时才得以成为可能,然而,这 样天丝和绢丝原料用量比例较高,制作价格昂贵而令消费者怯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手感柔软、弹性好、透气性好、有悬垂感、不易起皱、外观亮丽并且具有穿用经济性而能为普通消费者接受的绢丝麻棉 交织布。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包括经纱和纬纱, 所述的经纱的原料为棉纱,而所述的讳纱的原料为绢丝和亚麻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棉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1 5狄,所述的绢丝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8 30%,所述 的亚麻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22 3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棉纱的规格为40S、 60S或80S。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绢丝与亚麻纱在纬纱组织中 呈1隔1或2隔1分布。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绢丝为选自210N/2、 170N/2、 140N/2、 120N/2或80N/2中的任意一种规格的绢丝。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亚麻纱为选自48N、 39N、 36N、 34N或28N中的任意一种规格的亚麻纱。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交织布的组织结构为平纹、 斜纹或缎纹。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所述的交织布的组织结 构为斜纹或缎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棉纱作为经纱,将绢丝与亚麻纱作纬纱,使 所得到的交织布与已有技术中的亚麻棉交织布相比具有手感柔软、弹性丰富、 透气性和贴肤性理想、悬垂感好、不易起皱、光泽感强和价格低而能满足大 众消费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用规格为40S的棉纱作经纱;用规格为80N/2的绢丝与28N的亚麻纱共 同作纬纱,绢丝与亚麻纱呈1隔1布置,即一根绢丝与一根亚麻纱彼此相间 隔,其中棉纱在交织布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2%,绢丝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 百分比为20%,亚麻纱在交织布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利用常规的即现有技 术中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经整理、浆轴、织造、煮漂、染色和后整理, 得到组织结构为斜纹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实施例2:用规格为60S的棉纱作经纱;用规格为210N/2的绢丝与36N的亚麻纱共 同作纬纱,绢丝与亚麻纱呈2隔1布置,即二根绢丝与一根亚麻纱彼此相间 隔,其中棉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为54%,绢丝在交织布中所占 的重量百分比为18.7%,亚麻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为27.3%,得 到交织布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3:将棉纱改为80S,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改为48%,将绢丝的规 格改为140N/2,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改为18.6%,将亚麻纱的规格 改为39N,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改为33.4%。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 描述。实施例4:将棉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改为46%,将绢丝的规格改用 120N/2并且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改为24%,将亚麻纱的规格改用48N 并且在交织布中所占的的重量百分比改为30%,得到的交织布的组织结构为锻 纹。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5:仅将棉纱的规格改用60S,将绢丝的规格改用170N/2的绢丝,将亚麻纱 的规格改用34N的亚麻纱。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由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具有下表所示的技术效果。<table>complex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注丄色泽是采以上不同品种的坯布,经相同条件前处理后染色,所染的 色布再对比灰色变色样卡评定《AATCC Grey Scale 。 Color Change》;2.手感 是10人组合共同评定所得结果;3.洗涤后外观评定是按《评定耐久压烫织物 经家庭洗涤后外观的方法》评定。平挺度试验AATCC124。权利要求1、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的经纱的原料为棉纱,而所述的纬纱的原料为绢丝和亚麻纱。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纱在 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41 54%,所述的绢丝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 百分比为18 30%,所述的亚麻纱在交织布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22 35%。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絹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 纱的规格为40S、 60S或80S。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绢 丝与亚麻纱在纬纱组织中呈1隔1或2隔1分布。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绢 丝为选自210N/2、 170N/2、 140N/2、 120N/2或80N/2中的任意一种规格的 绢丝。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 麻纱为选自48N、 39N、 36N、 34N或28N中的任意一种规格的亚麻纱。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 织布的组织结构为平纹、斜纹或缎纹。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 交织布的组织结构为斜纹或缎纹。全文摘要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属于纺织品
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的经纱的原料为棉纱,而所述的纬纱的原料为绢丝和亚麻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棉纱作为经纱,将绢丝与亚麻纱作纬纱,使所得到的交织布与已有技术中的亚麻棉交织布相比具有手感柔软、弹性丰富、透气性和贴肤性理想、悬垂感好、不易起皱、光泽感强和价格低而能满足大众消费要求。文档编号D03D15/00GK101343806SQ20081012467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周慧明, 徐慧岚, 曹咏梅, 曹宇红, 曹建军, 温丽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绢丝麻棉交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的经纱的原料为棉纱,而所述的纬纱的原料为绢丝和亚麻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岚曹宇红曹咏梅温丽英周慧明曹建军谢永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泛佳亚麻纺织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