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920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枢纽器包括第一与第二承架件、第一与第二连接件、第一与第二固定件。第一承架件具有设于两端的第一与第二枢接部及设于其间的第三枢接部。第二承架件具有设于两端的第四与第五枢接部及设于其间的第六枢接部,第六与第三枢接部枢接。第一连接件具有设于两端的第七与第八枢接部,第七与第一枢接部枢接。第二连接件具有设于两端的第九与第十枢接部,第九与第四枢接部枢接。第一固定件具有第十一与第十二枢接部,分别枢接第五与第八枢接部。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十三与第十四枢接部,分别枢接第二与第十枢接部。第一、第二、第四与第五枢接部呈梯形分布。枢纽器使用承架件与连接件的简单结构来使第四与第六枢轴的双轴连动,制造与组装较简单,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枢接于电子装置两板件使两板件可相对展开与闭合的枢纽器以及此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其包括枢纽器与两板件,两板件通过枢纽器彼此枢接而可相对展开与闭合。此电子装置所使用的枢纽器通常为双轴结构,且一般会使用齿轮结构来使双轴连动,制造与组装上较为复杂,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期达到简化枢纽器结构,降低整体成本。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枢纽器包括第一承架件、第二承架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第一承架件具有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与第三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分别设于第一承架件的相对两端,第三枢接部设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第二承架件具有第四枢接部、第五枢接部与第六枢接部,第四枢接部与第五枢接部分别设于第二承架件的相对两端,第六枢接部设于第四枢接部与第五枢接部之间,第六枢接部枢接第三枢接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七枢接部与第八枢接部,第七枢接部与第八枢接部分别设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第七枢接部枢接第一枢接部。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架件,具有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与第三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承架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枢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之间;第二承架件,具有第四枢接部、第五枢接部与第六枢接部,所述第四枢接部与所述第五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承架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六枢接部设于所述第四枢接部与所述第五枢接部之间,所述第六枢接部枢接所述第三枢接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七枢接部与第八枢接部,所述第七枢接部与所述第八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七枢接部枢接所述第一枢接部;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九枢接部与第十枢接部,所述第九枢接部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架件,具有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与第三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承架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枢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之间;第二承架件,具有第四枢接部、第五枢接部与第六枢接部,所述第四枢接部与所述第五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承架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六枢接部设于所述第四枢接部与所述第五枢接部之间,所述第六枢接部枢接所述第三枢接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七枢接部与第八枢接部,所述第七枢接部与所述第八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七枢接部枢接所述第一枢接部;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九枢接部与第十枢接部,所述第九枢接部与所述第十枢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九枢接部枢接所述第四枢接部;第一固定件,具有第十一枢接部与第十二枢接部,所述第十一枢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第十一枢接部与所述第十二枢接部分别枢接所述第五枢接部与所述第八枢接部;以及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十三枢接部与第十四枢接部,所述第十三枢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所述第十三枢接部与所述第十四枢接部分别枢接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十枢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所述第四枢接部与所述第五枢接部呈梯形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明树曾亚晨庄翌呈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