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9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包括集水箱,集水箱内设有集水板A,和集水板B,水位感应开关A和水位感应开关B,集水箱下壁内设有下水管B和下水管A,下水管A的底端处设有水泵A,下水管B的底端处设有水泵B,水泵B的底端处设有输水管A,集水箱的左侧外壁上设有左支撑板,左支撑板上设有集水转板A,集水箱的右侧外壁上设有右支撑板,右支撑板上设有集水转板B,集水转板A和集水转板B的顶面上均设有光伏板,集水箱的后侧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RO反渗透水净化器和储水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在短距离内可进行自由转移,同时具备收集淡水和光伏发电两种功能,且能够将雨水分类处理和输送。

Solar energy fresh water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lar water collecting car, including a water collector, a water collecting plate A, a water collecting plate B, a water level induction switch A and a water level induction switch B, a water pipe B and a lower water pipe A in the lower wall of the set water tank, a pump A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wer pipe A, a pump B 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pipe B and the B pump of the water pump. A water pipe A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end, a lef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left outer wall of the set water tank, a water collecting rotary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 righ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right outer wall of the set water tank, and a water collecting and rotat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water collector plate A and the water transfer plate B are provided with a photovoltaic board,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collecting water tank is equipped with a bearing plate, bearing a bearing plate and bearing a bearing plate. The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collecting water tank. The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set water tank, bearing the bearing plate and bearing the bearing plate. RO reverse osmosis water purifier and water storage tank are installed on the carri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transfer freely within a short distance, but also have two functions of collecting fresh wat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and can classify and transport rain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淡水收集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易,移动方便,不仅具有收集淡水和光伏发电两种功能,同时具有将雨水分类处理和输送,且具备堵塞报警功能的太阳能淡水收集车。
技术介绍
现如今在海洋中的岛屿地区,电力资源,陆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而普通的淡水收集装置大都不具备光伏发电功能,导致收集雨水所占的陆地面积无法与光伏发电所占的陆地面积共享,使岛屿的陆地面积的使用率大打折扣,普通的淡水收集装置不具备将雨水分类处理的功能,如果将所有生活用水的标准都按饮用水的标准去净化处理,净化水资源的费用将会大大提高,使淡水的使用成本大幅增长,普通的淡水收集装置大都无法进行短距离的自由转移,给淡水收集装置的布置及回收工作带来了一定不便,普通的淡水收集装置不具备折叠功能,不便于淡水收集装置的转运及储存,普通的淡水收集装置不具备堵塞报警功能,当多个淡水收集装置同时使用时,堵塞故障的排查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移动方便,不仅具有收集淡水和光伏发电两种功能,同时具有将雨水分类处理和输送,且具备堵塞报警功能的太阳能淡水收集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包括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箱的顶面设置为集水板A,集水板A的左侧壁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A,滤网A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A,集水板A的下方,且位于集水箱内设置有集水板B,集水板B的右侧壁与集水箱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B,所述的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左侧设置有下水管A,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右侧设置有下水管B,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内均设置有水过滤棉,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内侧后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B,所述的下水管A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A,下水管B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B,所述的水泵A和水泵B均设置在集水箱外,所述的水泵B的底端处设置有输水管A,所述的水泵B的右侧一旁,且位于集水箱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挂钩,集水箱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左支撑板,左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攀梯A,集水箱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右支撑板,右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攀梯B,所述的左支撑板前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警报器,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左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蓄电池,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右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左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右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运载轮A,所述的左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A,支撑壁A左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A,L形支架A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A,所述的支撑壁A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A,两个板轴A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A,所述的右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B,支撑壁B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B,L形支架B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B,所述的支撑壁B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B,两个板轴B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B,所述的集水转板A和集水转板B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光伏板,所述的集水箱的后侧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板的前端与集水箱的外侧后壁相连,所述的承载板底面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组运载轮B,所述的承载板顶面的前侧设置有RO反渗透水净化器,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与水泵A之间设置有输水管B,所述的输水管B从承载板内穿过,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的后侧,且位于承载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储水罐,储水罐与RO反渗透水净化器之间设置有输水管C,所述的储水罐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人孔,所述的储水罐后壁内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后端设置有水泵C,水泵C的后端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的集水箱的下壁呈漏斗形。所述的集水板A的底面与地面呈5度夹角。所述的集水板B的底面与地面呈5度夹角。本技术结构简易,移动方便,不仅可在短距离内可进行自由转移,给太阳能淡水收集车的布置及回收工作带来了一定便利,本技术同时具备收集淡水和光伏发电两种功能,可有效增加岛屿陆地面积的利用率,且具有将雨水分类处理和输送,大大降低了淡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堵塞报警功能便于检修人员第一时间排查出被堵塞的太阳能淡水收集车,给太阳能淡水收集车的检查维修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简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包括集水箱1,所述的集水箱1的顶面设置为集水板A2,集水板A2的左侧壁与集水箱1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A3,滤网A3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A4,集水板A2的下方,且位于集水箱1内设置有集水板B5,集水板B5的右侧壁与集水箱1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B6,所述的集水箱1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左侧设置有下水管A8,集水箱1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右侧设置有下水管B10,所述的下水管A8和下水管B10内均设置有水过滤棉11,所述的下水管A8和下水管B10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1的内侧后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B7,所述的下水管A8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A9,下水管B10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B12,所述的水泵A9和水泵B12均设置在集水箱1外,所述的水泵B12的底端处设置有输水管A13,所述的水泵B12的右侧一旁,且位于集水箱1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挂钩14,集水箱1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左支撑板15,左支撑板15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攀梯A17,集水箱1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右支撑板16,右支撑板16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攀梯B18,所述的左支撑板15前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警报器22,所述的集水箱1的下方,且位于左支撑板15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蓄电池20,所述的集水箱1的下方,且位于右支撑板1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21,所述的左支撑板15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右支撑板16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运载轮A19,所述的左支撑板15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A23,支撑壁A23左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A24,L形支架A24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A25,所述的支撑壁A23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A26,两个板轴A26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A27,所述的右支撑板16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B29,支撑壁B29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B30,L形支架B30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B31,所述的支撑壁B29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B32,两个板轴B32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B33,所述的集水转板A27和集水转板B33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光伏板28,所述的集水箱1的后侧设置有承载板35,所述的承载板35的前端与集水箱1的外侧后壁相连,所述的承载板35底面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组运载轮B36,所述的承载板35顶面的前侧设置有RO反渗透水净化器37,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37与水泵A9之间设置有输水管B38,所述的输水管B38从承载板35内穿过,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37的后侧,且位于承载板35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架41,支架41上设置有储水罐39,储水罐39与RO反渗透水净化器37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包括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箱的顶面设置为集水板A,集水板A的左侧壁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A,滤网A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A,集水板A的下方,且位于集水箱内设置有集水板B,集水板B的右侧壁与集水箱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B,所述的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左侧设置有下水管A,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右侧设置有下水管B,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内均设置有水过滤棉,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内侧后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B,所述的下水管A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A,下水管B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B,所述的水泵A和水泵B均设置在集水箱外,所述的水泵B的底端处设置有输水管A, 所述的水泵B的右侧一旁,且位于集水箱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挂钩,集水箱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左支撑板,左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攀梯A,集水箱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右支撑板,右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攀梯B,所述的左支撑板前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警报器,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左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蓄电池,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右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左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右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运载轮A,所述的左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A,支撑壁A左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A,L形支架A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A,所述的支撑壁A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A,两个板轴A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A,所述的右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B,支撑壁B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L形支架B,L形支架B的顶端均设置有磁铁头B,所述的支撑壁B上壁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板轴B,两个板轴B上共同设置有一个集水转板B,所述的集水转板A和集水转板B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光伏板,所述的集水箱的后侧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的承载板的前端与集水箱的外侧后壁相连,所述的承载板底面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组运载轮B,所述的承载板顶面的前侧设置有RO反渗透水净化器,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与水泵A之间设置有输水管B,所述的输水管B从承载板内穿过,所述的RO反渗透水净化器的后侧,且位于承载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储水罐,储水罐与RO反渗透水净化器之间设置有输水管C,所述的储水罐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人孔,所述的储水罐后壁内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后端设置有水泵C,水泵C的后端处设置有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淡水收集车,包括集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箱的顶面设置为集水板A,集水板A的左侧壁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A,滤网A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A,集水板A的下方,且位于集水箱内设置有集水板B,集水板B的右侧壁与集水箱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滤网B,所述的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左侧设置有下水管A,集水箱下壁内的中心位置的右侧设置有下水管B,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内均设置有水过滤棉,所述的下水管A和下水管B的上方,且位于集水箱的内侧后壁上设置有水位感应开关B,所述的下水管A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A,下水管B的底端处设置有水泵B,所述的水泵A和水泵B均设置在集水箱外,所述的水泵B的底端处设置有输水管A,所述的水泵B的右侧一旁,且位于集水箱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挂钩,集水箱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左支撑板,左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攀梯A,集水箱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右支撑板,右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攀梯B,所述的左支撑板前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警报器,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左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蓄电池,所述的集水箱的下方,且位于右支撑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左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右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运载轮A,所述的左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支撑壁A,支撑壁A左侧壁的前后两侧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玖意优创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