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萍平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85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5:31
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其内搅拌单元中的分解轴驱动上盘单元、下盘单元、弹性搅拌器在搅拌单元内对被发酵物进行破坏、粉碎,钩中轴、钩球头、钩连接部的设计能实现上下运动,中弹簧组、弹性弧线的设计能实现往复运动,蒸汽引入部射入高温水蒸气,测温传感器经传热腔室对搅拌单元内的温度进行监测。本设计不仅分解速度较快,沼气产率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环保性较强,而且可控性较强,高温水蒸气的覆盖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强,能结合往复运动与上下运动,发酵效果较好。

A biomass gas generating pool

A biomass gas generating pool, the decomposition shaft in the inner mixing unit drives the upper plate unit, the lower plate unit and the elastic agitator to destroy and crush the fermented substance in the mixing unit. The design of the hook middle shaft, hook ball head and hook connection can realize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s, and the design of the medium spring group and the elastic arc can be carried out and carried out. The steam inlet part is injected into the high temperature steam,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monitors the temperature in the stirring unit through the heat transfer chamber. This design not only has faster decomposition rate, higher biogas yield, higher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strong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tronger controllability.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water vapor cover is better and the safety is stronger. It can combine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s, and the fermenta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分解设施,属于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具体适用于增快分解速度,提高沼气产率。
技术介绍
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稻壳麦壳豆壳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条件下,通过各种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的过程,此即为沼气。由于其原料大部分来之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秸秆,以及小麦、稻谷、花生、瓜子、豆类的外壳,故被视之为一种环保性很强的废物利用方式。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4001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2月15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该装置在发酵池上增加一个热焖密封仓,利用太阳能对密封舱内的秸秆加热热焖,利用长期保持的高温破坏植物秸秆的木质细胞结构,以加速秸秆的分解,发酵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发酵剂。虽然该设计能够降低发酵剂的使用,但其只依赖热焖的方式来破坏植物秸秆,而不提前对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导致分解速度很慢,生产率较低。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解速度较慢、沼气产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分解速度较快、沼气产率较高的生物质燃气发生池。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包括搅拌单元与出气池,所述搅拌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总成,搅拌单元的底部与出气池的进料口相通,出气池的出气口与沼气膜相通;所述破碎总成的中部贯穿而过有分解轴,分解轴的顶、底端分别穿经搅拌单元的顶、底壁而过,所述搅拌单元的左侧壁上开设的侧壁通道内设置有蒸汽引入部,蒸汽引入部的外端与蒸汽室相通,所述搅拌单元的顶壁、右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一个传热腔室,该传热腔室的外壁位于搅拌单元的内部,传热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与信号发射器、电源位于同一个电路回路中,信号发射器与主控室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搅拌单元的底部上近搅拌单元的右侧壁的部位设置有出料口以与出气池顶部左端设置的进料口相通,出气池顶部右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池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层;所述测温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所述金属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该进温口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通电片共构成一个进温腔,所述左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左感温片顶端、右感温片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底端、右感温片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上,通电片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信号发射器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左导电片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右导电片相连接,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相平齐设置,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正上方悬空有同一个通电片,该通电片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与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上表面存在重合之处置。所述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窄于通电片的宽度。所述左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左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右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右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蒸汽引入部的内部开设有一个中间腔与多个旁侧腔,旁侧腔环绕中间腔均匀设置,中间腔内设置有中央气柱,旁侧腔内设置有旁侧气柱,中央气柱、旁侧气柱的进气端与蒸汽室的输气端相通,蒸汽室的底部设置有进沼气管与进水管;所述蒸汽引入部的外部连接有滑动外板,所述搅拌单元的左侧壁上位于侧壁通道上、下方的部位均与滑动外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出料卡板,该出料卡板的内端与搅拌单元右侧壁内设置的出料卡台中开设的出料卡槽插入配合,出料卡板的外端下延至搅拌单元的底壁的下方;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进料卡板,该进料卡板的内端与出气池顶部内壁上设置的进料卡台中开设的进料卡槽插入配合,进料卡板的外端左延至出气池的左侧壁的外部。所述出料卡台的右侧壁、进料卡台的顶壁之间夹设有一个检修仓,该检修仓的内部与出料口、进料口相通,检修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外监测口。所述沼气膜为台阶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号凹气膜、二号凸气膜、三号凸气膜、四号凸气膜、五号凸气膜与六号平气膜,所述一号凹气膜、二号凸气膜、三号凸气膜、四号凸气膜、五号凸气膜的高度依次递增,五号凸气膜的高度与六号平气膜的高度一致,且在二号凸气膜、三号凸气膜、四号凸气膜、五号凸气膜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取气阀。所述分解轴包括分解顶轴与分解底轴,分解顶轴的一端经顶部轴承与搅拌单元的顶壁相连接,分解顶轴的另一端经破碎总成后与分解底轴的一端相连接,分解底轴的另一端经底部轴承与搅拌单元的底壁相连接;所述破碎总成包括上盘单元、下盘单元与弹性搅拌器,所述分解顶轴的底端依次经上盘单元、弹性搅拌器、下盘单元后与分解底轴的顶端相连接,上盘单元、下盘单元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搅拌钩;所述弹性搅拌器包括中弹簧组与多根弹性弧线,所有的性弧线环绕中弹簧组设置,中弹簧组、弹性弧线的顶端、底端分别与上盘单元的底部、下盘单元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上盘单元、下盘单元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盘体、半球内凹槽与搅拌钩;所述盘体上沿其外侧围均匀开设有多个半球内凹槽,该半球内凹槽的凹槽腔与嵌入其内部的搅拌钩的一端上下转动配合,搅拌钩的另一端则延伸至盘体的外部。所述搅拌钩包括钩中轴、钩球头与钩连接部,所述钩球头经钩中轴与钩连接部相连接,钩球头的外壁嵌入凹槽腔内;所述钩连接部包括竖直部、上水平部与下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中部与钩中轴相连接,竖直部的顶端、底端分别与上水平部、下水平部进行对应的垂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中,搅拌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总成,破碎总成的中部贯穿而过有分解轴,搅拌单元的左侧壁上开设的侧壁通道内设置有与蒸汽室相通的蒸汽引入部,搅拌单元的出料口与出气池的进料口相通,出气池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使用时,蒸汽引入部将蒸汽室内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喷入搅拌单元内,制造温度、湿度的环境以进行发酵,同时,分解轴带动破碎总成在搅拌单元内进行各种运动以对搅拌单元内装入的被发酵物,如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秸秆,以及小麦、稻谷、花生、瓜子、豆类的外壳等进行粉碎化处理,以缩小被发酵物的体积,利于加快发酵的速度,再将粉碎后的被发酵物送入出气池中以进行发酵,从而提高沼气的产率,此外,出气池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加热底层以进一步提高沼气的产率,生成的沼气还可以提供给蒸汽室以连续生成高温水蒸气,实现自产自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环保效果。因此,本技术不仅分解速度较快,沼气产率较高,而且能源利用率较高,环保性较强。2、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中,搅拌单元的顶壁、右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一个传热腔室,该传热腔室的外壁位于搅拌单元的内部,传热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包括搅拌单元(1)与出气池(2),所述搅拌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总成(5),搅拌单元(1)的底部与出气池(2)的进料口(21)相通,出气池(2)的出气口(22)与沼气膜(3)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总成(5)的中部贯穿而过有分解轴(7),分解轴(7)的顶、底端分别穿经搅拌单元(1)的顶、底壁而过,所述搅拌单元(1)的左侧壁上开设的侧壁通道(11)内设置有蒸汽引入部(4),蒸汽引入部(4)的外端与蒸汽室(8)相通,所述搅拌单元(1)的顶壁、右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一个传热腔室(12),该传热腔室(12)的外壁位于搅拌单元(1)的内部,传热腔室(12)的内部设置有测温传感器(6),测温传感器(6)与信号发射器、电源位于同一个电路回路中,信号发射器与主控室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搅拌单元(1)的底部上近搅拌单元(1)的右侧壁的部位设置有出料口(13)以与出气池(2)顶部左端设置的进料口(21)相通,出气池(2)顶部右端设置有出气口(22),出气池(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层(23);所述测温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信号发射器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相平齐设置,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正上方悬空有同一个通电片(64),该通电片(64)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与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上表面存在重合之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包括搅拌单元(1)与出气池(2),所述搅拌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总成(5),搅拌单元(1)的底部与出气池(2)的进料口(21)相通,出气池(2)的出气口(22)与沼气膜(3)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总成(5)的中部贯穿而过有分解轴(7),分解轴(7)的顶、底端分别穿经搅拌单元(1)的顶、底壁而过,所述搅拌单元(1)的左侧壁上开设的侧壁通道(11)内设置有蒸汽引入部(4),蒸汽引入部(4)的外端与蒸汽室(8)相通,所述搅拌单元(1)的顶壁、右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有一个传热腔室(12),该传热腔室(12)的外壁位于搅拌单元(1)的内部,传热腔室(12)的内部设置有测温传感器(6),测温传感器(6)与信号发射器、电源位于同一个电路回路中,信号发射器与主控室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搅拌单元(1)的底部上近搅拌单元(1)的右侧壁的部位设置有出料口(13)以与出气池(2)顶部左端设置的进料口(21)相通,出气池(2)顶部右端设置有出气口(22),出气池(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层(23);所述测温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信号发射器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相平齐设置,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正上方悬空有同一个通电片(64),该通电片(64)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与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上表面存在重合之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窄于通电片(64)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电片(621)的下表面通过左绝缘柱(622)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所述右导电片(631)的下表面通过右绝缘柱(632)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引入部(4)的内部开设有一个中间腔(41)与多个旁侧腔(42),旁侧腔(42)环绕中间腔(41)均匀设置,中间腔(41)内设置有中央气柱(43),旁侧腔(42)内设置有旁侧气柱(44),中央气柱(43)、旁侧气柱(44)的进气端与蒸汽室(8)的输气端相通,蒸汽室(8)的底部设置有进沼气管(81)与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萍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萍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