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76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包括门机上坎底板,所述门机上坎底板的顶部安装有门电机,门电机的两侧均接触有第一吸音板,两个第一吸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吸音板,第二吸音板的底部与门电机的顶部相接触,门机上坎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吸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卡柱孔,卡柱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柱,两个定位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快速的安装在门电机的外侧,从而能够吸收门电机工作时的噪音,有利于人们使用。

An elevator door machin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door machine device, including a floor board on a door machine. A door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top floor of the door machine. Both sides of the door motor are both contacted with a first sound absorption board, the top of the two first sound absorbing board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second sound absorbing board,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ound absorbing board is at the top of the motor. The top side of the top floor of the door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lot,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column, the top of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sound absorption board, and the same card column hole is opened on the inner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two positioning grooves, and there are two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posts in the cylinder hole. Each side of the two positioning posts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lot on each s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quickly install the first sound absorbing board and second sound absorbing boards on the outside of the door motor, so that the noise of the door motor can be absorbed and it is beneficial for people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门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门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机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门机装置是安装在电机轿厢中,用于控制电梯门板开启和闭合的装置,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9619U的专利文件提供了电梯门机装置,这种设计包括门机上坎底板、控制器组件和门电机,所述门机上坎底板的下部设有导轨,所述门板固定在挂板上,所述挂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为圆光轴,所述挂板的背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圆光轴的轴线方向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圆光轴上;所述滑块上沿所述圆光轴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圆光轴的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圆光轴的圆周方向上至少大于二分之一圆周的部分位于所述弧形槽中,这种设计采用圆光轴作为导轨,通过挂板上的滑块与圆光轴的滑动配合实现挂板的开启和闭合,使挂板运行时更加平稳,减少噪音,而且确保滑块不会从圆光轴上脱离,使门机装置运行更加安全。但上述这种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门电机对门板进行开合驱动时将产生较大的声音,但上述这种设计不能够吸收门电机运转发出的声音,且不便于将吸音板快速的安装在门电机上,门电机运转的声音会对乘坐电梯的人们造成影响,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梯门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门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包括门机上坎底板,所述门机上坎底板的顶部安装有门电机,所述门电机的两侧均接触有第一吸音板,两个第一吸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吸音板,所述第二吸音板的底部与门电机的顶部相接触,所述门机上坎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吸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卡柱孔,卡柱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柱,两个定位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柱与对应的卡槽相卡装,两个卡柱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同一个拉丝,所述卡柱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触发杆,触发杆与拉丝相配合,所述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触发杆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通孔一侧内壁上的齿轮,齿轮的一侧焊接有绕线轮,绕线轮的外侧绕设并固定有牵引线,牵引线远离绕线轮的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卡柱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拉伸弹簧,两个拉伸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部与对应的卡柱的顶部相焊接。优选的,两个限位杆均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优选的,两个卡柱之间设有两个转动安装在卡柱孔一侧内壁上的绕线轴,滑槽位于两个绕线轴之间,两个绕线轴均与拉丝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顶端与触发杆的底部相焊接。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侧壁上焊接有定位环,定位环位于拉环与齿轮之间,牵引线的外侧与定位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环与拉环相配合。优选的,所述触发杆靠近通孔的一侧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滑槽、触发杆、通孔、齿轮、绕线轮、牵引线、拉环、拉伸弹簧、限位杆、限位槽、绕线轴、定位环和支撑弹簧相配合,拉动拉环时,拉环能够通过牵引线带动绕线轮进行转动,绕线轮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能够通过齿条带动触发杆向上进行移动,使得触发杆的顶部与拉丝相接触;(2)、通过门机上坎底板、门电机、第一吸音板、第二吸音板、定位槽、定位柱、卡柱孔、卡柱和卡槽相配合,触发杆能够带动拉丝向上进行移动,拉丝带动两个卡柱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卡柱通过限位杆对拉伸弹簧进行拉动,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直至两个卡柱均移动至卡柱孔内,此时将两个第一吸音板分别安装在门电机的两侧,向下按动第一吸音板,使得限位柱滑入对应的限位槽内,松开拉环,拉伸弹簧的弹力对限位杆进行拉动,使得卡柱卡入对应的卡槽内,对第一吸音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快速的安装在门电机的外侧,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能够吸收门电机运转时的噪音,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快速的安装在门电机的外侧,从而能够吸收门电机工作时的噪音,有利于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门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门机装置的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机上坎底板、2门电机、3第一吸音板、4第二吸音板、5定位槽、6定位柱、7卡柱孔、8卡柱、9卡槽、10滑槽、11触发杆、12通孔、13齿轮、14绕线轮、15牵引线、16拉环、17拉伸弹簧、18限位杆、19限位槽、20绕线轴、21定位环、22拉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包括门机上坎底板1,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门电机2,门电机2的两侧均接触有第一吸音板3,两个第一吸音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吸音板4,第二吸音板4的底部与门电机2的顶部相接触,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定位槽5内设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吸音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槽5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卡柱孔7,卡柱孔7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柱8,两个定位柱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柱8与对应的卡槽9相卡装,两个卡柱8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同一个拉丝22,卡柱孔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安装有触发杆11,触发杆11与拉丝22相配合,滑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2,触发杆11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通孔12一侧内壁上的齿轮13,齿轮13的一侧焊接有绕线轮14,绕线轮14的外侧绕设并固定有牵引线15,牵引线15远离绕线轮14的一端连接有拉环16,卡柱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槽19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拉伸弹簧17,两个拉伸弹簧1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的底部与对应的卡柱8的顶部相焊接,通过滑槽10、触发杆11、通孔12、齿轮13、绕线轮14、牵引线15、拉环16、拉伸弹簧17、限位杆18、限位槽19、绕线轴20、定位环21和支撑弹簧相配合,拉动拉环16时,拉环16能够通过牵引线15带动绕线轮14进行转动,绕线轮14带动齿轮13进行转动,齿轮13能够通过齿条带动触发杆11向上进行移动,使得触发杆11的顶部与拉丝22相接触;通过门机上坎底板1、门电机2、第一吸音板3、第二吸音板4、定位槽5、定位柱6、卡柱孔7、卡柱8和卡槽9相配合,触发杆11能够带动拉丝22向上进行移动,拉丝22带动两个卡柱8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卡柱8通过限位杆18对拉伸弹簧17进行拉动,拉伸弹簧17处于拉伸状态,直至两个卡柱8均移动至卡柱孔7内,此时将两个第一吸音板3分别安装在门电机2的两侧,向下按动第一吸音板3,使得限位柱6滑入对应的限位槽5内,松开拉环16,拉伸弹簧17的弹力对限位杆18进行拉动,使得卡柱8卡入对应的卡槽9内,对第一吸音板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一吸音板3和第二吸音板4快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包括门机上坎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门电机(2),所述门电机(2)的两侧均接触有第一吸音板(3),两个第一吸音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吸音板(4),所述第二吸音板(4)的底部与门电机(2)的顶部相接触,所述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定位槽(5)内设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吸音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槽(5)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卡柱孔(7),卡柱孔(7)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柱(8),两个定位柱(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柱(8)与对应的卡槽(9)相卡装,两个卡柱(8)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同一个拉丝(22),所述卡柱孔(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安装有触发杆(11),触发杆(11)与拉丝(22)相配合,所述滑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2),触发杆(11)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通孔(12)一侧内壁上的齿轮(13),齿轮(13)的一侧焊接有绕线轮(14),绕线轮(14)的外侧绕设并固定有牵引线(15),牵引线(15)远离绕线轮(14)的一端连接有拉环(16),所述卡柱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槽(19)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拉伸弹簧(17),两个拉伸弹簧(1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的底部与对应的卡柱(8)的顶部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机装置,包括门机上坎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门电机(2),所述门电机(2)的两侧均接触有第一吸音板(3),两个第一吸音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吸音板(4),所述第二吸音板(4)的底部与门电机(2)的顶部相接触,所述门机上坎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定位槽(5)内设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吸音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槽(5)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卡柱孔(7),卡柱孔(7)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柱(8),两个定位柱(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柱(8)与对应的卡槽(9)相卡装,两个卡柱(8)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同一个拉丝(22),所述卡柱孔(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安装有触发杆(11),触发杆(11)与拉丝(22)相配合,所述滑槽(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2),触发杆(11)的一侧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通孔(12)一侧内壁上的齿轮(13),齿轮(13)的一侧焊接有绕线轮(14),绕线轮(14)的外侧绕设并固定有牵引线(15),牵引线(15)远离绕线轮(14)的一端连接有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祁丰钣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