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5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行进装置。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它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栓、履带架、装设于履带架的前端上的从动轮、装设于履带架的后端上的驱动轮、若干个装设于履带架的下端上的承重轮以及同时套接于从动轮、驱动轮和承重轮上的履带,履带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履带板组成,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前部形成有第一行进凸起,履带板的外端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行进凸起,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后部形成有第三行进凸起,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上均开设有安装孔,紧固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部,头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头部的侧壁贴合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上,螺杆部对位插接于安装孔中并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A crawler mo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nne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rawler traveling device. A crawler moving device consisting of a fastening nut, a fastening bolt, a crawler frame, a driven wheel mount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erpillar frame, a driving wheel mount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caterpillar frame, several bearing wheels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rawler frame, and a crawler mounted on a moving wheel, drive wheel and a load-bearing wheel at the same time. The front part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crawler plate is formed with a first progressive protrud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caterpillar plate is formed with second progressive protrusions. The rear end of the crawler plate is formed with third progressive protrusions.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grooves are equipped with installation holes and fastening bolts. The section of the head and the head is a regular hexagon,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head is attached to the groove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The screw part is inserted in the installation hole and is threaded with the fastening 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行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行进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隧道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我国隧道机械化施工整体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越来越突出。部分工程由于施工经费等影响,仍然采用相对原始落后的隧道施工方式。因为隧道施工与地面施工不同,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施工设备在隧道中的工作空间狭小,不易实现向正前方进行的行走,难以满足台阶法施工的需要;并且履带上的紧固螺栓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履带板进行连接,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松动时,需要及时焊接加固,增加了成本,给用户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行进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它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栓、履带架、装设于履带架的前端上的从动轮、装设于履带架的后端上的驱动轮、若干个装设于履带架的下端上的承重轮以及同时套接于从动轮、驱动轮和承重轮上的履带,所述履带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履带板组成,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前部形成有第一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后部形成有第三行进凸起,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第三行进凸起相互并行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行进凸起、第三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部,所述头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头部的侧壁贴合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上,所述螺杆部对位插接于安装孔中并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履带架的上端装设有托链板,所述托链板的截面为“几”字形,所述托链板的顶面贴合于履带的内端面。优选地,所述履带架上装设有一与履带连接的张紧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槽壁和第一凹槽的后槽壁上均形成限位凸起,所述头部的侧壁与限位凸起相抵。优选地,所述履带板上开设有清泥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支重轮将整个施工设备的载荷传递给下部履带。当驱动轮运转时,带动与驱动轮相啮合的履带转动,因下部履带与地面摩擦力大于驱动轮、从动轮和支重轮的滚动阻力,使得履带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而驱动轮、从动轮和支重轮沿着履带相对地面移动,整个履带行走机构向正前方行驶,利于进行台阶法施工。其中,驱动轮与履带相啮合,采用轮毂驱动履带使履带行走机构正常运转;支重轮主要用来支撑机体重量,在履带的内端面上滚动,可用来固定履带防止其发生侧向滑脱;从动轮结构与驱动轮相似,但轮缘表面无齿,不与履带齿合,起到导向作用;履带是履带板通过首尾相连而成的封闭履带环,用来支撑机体的载荷和重量,通过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来反作用其他机构使履带运行。本实施例中,头部采用正六边形,当然也可采用矩形等多边形;通过紧固螺母即可将紧固螺栓固定在履带板上,由于头部与第二行进凸起的侧壁相卡合,紧固螺栓无法发生转动,因此无需焊接,即可保证紧固螺栓的稳固性;旋转紧固螺母即可打开紧固螺栓,十分方便进行后期的检修维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托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履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履带板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履带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它包括紧固螺母1、紧固螺栓2、履带架3、装设于履带架3的前端上的从动轮4、装设于履带架3的后端上的驱动轮5、若干个装设于履带架3的下端上的承重轮6以及同时套接于从动轮4、驱动轮5和承重轮6上的履带7,履带7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履带板71组成,履带板71的外端面的前部形成有第一行进凸起72,履带板71的外端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行进凸起73,履带板71的外端面的后部形成有第三行进凸起74,第一行进凸起72、第二行进凸起73和第三行进凸起74相互并行均匀分布,第一行进凸起72、第二行进凸起73和履带板71构成第一凹槽75,第二行进凸起73、第三行进凸起74和履带板71构成第二凹槽76,第一凹槽75和第二凹槽76的槽底上均开设有安装孔77,紧固螺栓2包括头部21和螺杆部22,头部2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头部21的侧壁贴合于第一凹槽75和第二凹槽76的槽壁上,螺杆部22对位插接于安装孔77中并与紧固螺母1螺纹连接。通过支重轮将整个施工设备的载荷传递给下部履带7。当驱动轮5运转时,带动与驱动轮5相啮合的履带7转动,第一行进凸起72、第二行进凸起73和第三行进凸起74啮合于地面,因下部履带7与地面摩擦力大于驱动轮5、从动轮4和支重轮的滚动阻力,使得履带7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而驱动轮5、从动轮4和支重轮沿着履带7相对地面移动,整个履带行进装置向正前方行驶,利于进行台阶法施工。其中,驱动轮5与履带7相啮合,采用轮毂驱动履带7使履带行进装置正常运转;支重轮主要用来支撑机体重量,在履带7的内端面上滚动,可用来固定履带7防止其发生侧向滑脱;从动轮4结构与驱动轮5相似,但轮缘表面无齿,不与履带7啮合,起到导向作用;履带7是履带板71通过首尾相连而成的封闭履带环,用来支撑机体的载荷和重量,通过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来反作用其他机构使履带7运行。本实施例中,头部21采用正六边形,当然也可采用矩形等多边形;具体的,头部21的轴心处与第二行进凸起的侧壁的距离介于头部21的轴心处到头部21角部的距离和头部21的轴心处到头部21的侧壁面的垂直距离之间;通过紧固螺母1即可将紧固螺栓2固定在履带板71上,由于头部21与第二行进凸起73的侧壁相卡合,紧固螺栓2无法发生转动,因此无需焊接,即可保证紧固螺栓2的稳固性;旋转紧固螺母1即可打开紧固螺栓2,十分方便进行后期的检修维护。为了优化履带行进装置的结构,履带架3的上端装设有托链板8,托链板8的截面为“几”字形,托链板8的顶面贴合于履带7的内端面。托链板8支撑起上部履带7,使得履带7的结构更为紧凑。履带行进装置经过运行和使用后,因履带7和地面磨损会造成履带板71之间节距变大,从而使整个履带7松弛变形,加快履带7的磨损程度,甚至会导致履带7脱轨掉链,进而影响行走性能。履带架3上装设有一与履带7连接的张紧机构(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张紧装置安装于从动轮4处,每条履带7需设置张紧机构使履带7保持适当的张紧度,有效避免了履带7松驰脱轨。为了使头部21与第二行进凸起73的接触更为充分,第二凹槽76的前槽壁和第一凹槽75的后槽壁上均形成限位凸起77,头部21的侧壁与限位凸起77相抵。为了方便清理履带7上的淤泥等杂物,所述履带板71上开设有清泥孔78。当卷绕履带7时,借助清泥孔78和驱动轮5的轮齿可以自动清除粘附在轨链节上的游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栓、履带架、装设于履带架的前端上的从动轮、装设于履带架的后端上的驱动轮、若干个装设于履带架的下端上的承重轮以及同时套接于从动轮、驱动轮和承重轮上的履带,所述履带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履带板组成,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前部形成有第一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后部形成有第三行进凸起,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第三行进凸起相互并行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行进凸起、第三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杆部,所述头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头部的侧壁贴合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上,所述螺杆部对位插接于安装孔中并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行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栓、履带架、装设于履带架的前端上的从动轮、装设于履带架的后端上的驱动轮、若干个装设于履带架的下端上的承重轮以及同时套接于从动轮、驱动轮和承重轮上的履带,所述履带由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履带板组成,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前部形成有第一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行进凸起,所述履带板的外端面的后部形成有第三行进凸起,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第三行进凸起相互并行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行进凸起、第二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行进凸起、第三行进凸起和履带板构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彭慈德舒婷程马遥魏陆顺邱立冬胡逸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