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30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包括大顶板(1)和动模模芯(2),动模模芯(2)的上部设有挂布结构(3),动模模芯(2)的下部设有顶针板(4),顶针板(4)上设有顶针(5),顶针(5)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4)上,另一端顶靠在挂布结构(3)的下底面,挂布结构(3)包括设在动模模芯(2)内的挂布针(31)和弹簧(32),弹簧(32)套设在挂布针(31)的顶出端(312),大顶板(1)与顶针板(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柱(6)。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在挂布结构反复顶出动模模芯时不会由于弹簧变形而卡死,挂布针每次活动可顺利顶出。

An anti spring card hanger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ing - proof hanger mechanism, including a large roof (1) and a moving die core (2), a movable die core (2) with a hanging fabric (3), a top needle plate (4)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vable mold core (2), a top needle (5) on the top needle plate (4), and a top needle (5) on the top needle plate (4), and the other end on the hanging fabric structure (3). In the lower bottom, the hanging fabric structure (3) includes a cloth needle (31) and a spring (32) in the movable mold core (2), and the spring (32) is set at the top end (312) of the cloth needle (31), and the top plate (1) is provided with a top column (6)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needle plate (4).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spring card hanging cloth hanging mechanism, which can not die when the spring deformation is deformed when the hanging fabric structure is repeatedly top out of the mold core, and the hanging cloth needle can be successfully ejected each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挂布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制作成一定形状的产品的工艺过程,注塑成型的产品种类很多,有工艺和模具结构都稍显简单的纯塑料制品,也有工艺和模具结构较复杂的带嵌件的制品,网布是最常见的一种嵌件。特别是在汽车仪表板的气囊部位注塑成型时,在产品表面需嵌入一层网布以满足使用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网布的定位放置上料成了一大难题,目前网布上料通常采用人工上料或自动化上料两种方式,单纯的人工上料不仅生产周期缓慢,而且产品易出现网布偏斜,造成品质不良,浪费人力物力;而采用机构挂布则存在网布在模具上固定不稳或者在产品表面上产生挂布针凹痕的缺陷,因为现有技术中通过挂布针挂布的结构中,在产品网布位置进行注塑之前通常先撤去挂布针,这就会存在网布倾斜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整体产能降低,若产品网布偏斜不能被发现,将其作为合格品处理,则会存在重大的品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在挂布结构反复顶出动模模芯时不会由于弹簧偏移、变形而卡死,挂布针每次活动可顺利顶出。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包括大顶板和动模模芯,所述大顶板位于动模模芯的正下方,所述动模模芯的上部设有挂布结构,所述动模模芯的下部可滑动的设有顶针板,所述的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上,另一端贯穿通过动模模芯顶靠在挂布结构的下底面;所述的挂布结构包括挂布针,所述的动模模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挂布针可滑动配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动模模芯上位于安装孔下方设有与安装孔同轴的弹簧孔,所述的弹簧孔内设有弹簧,所述的挂布针包括挂布端和顶出端,所述的挂布端与顶出端之间设有凸出限位部,所述挂布针的顶出端容置于弹簧孔内且穿设在弹簧中间,所述弹簧的一端顶靠在弹簧孔底部,另一端顶靠在凸出限位部的下底面上,所述的动模模芯上位于弹簧孔下方设有与弹簧孔同轴的贯通孔,所述的顶针穿过贯通孔顶靠在挂布针的下底面上;所述大顶板与顶针板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柱,开模时,当所述的大顶板朝着动模模芯方向顶出运动至预设位置后继续运动时,所述的顶柱顶靠在顶针板的下底面,用于推动顶针板带动顶针往上顶出。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挂布机构,挂布针与顶出弹簧相配合使用,但是挂布针顶出弹簧要选择弹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弹力太大模具注塑时注塑压力不能将挂布针压回,弹力太小不能将挂布针顶出。紧配零件在运动时很容易受摩擦力而卡死,且挂布针一定要顶出产品布料才有空间可以挂住,如果挂布针的顶出弹簧发生卡死,或者弹力衰减,无法将挂布针顺利顶出产品表面一定的距离,那么布料是挂不住的。所以本专利技术中又在动模模芯的下端增了一个顶针板结构,在大顶板上设置了一根顶柱,并且在顶针板上设置了顶针,顶针直接抵靠在挂布针的下底面上,当模具开模后,大顶板做顶出运动,运动到一定距离后大顶板上的顶柱顶靠着顶针板一起向上顶出,从而带动顶针向上运动,给挂布针一个向上的推力,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挂布结构的顶出弹簧卡死,所以挂布针除了有弹簧的自动弹力,还受到顶针的一个向上的机械顶出力,所以整个顶出过程更加稳定。作为改进,所述的顶针板包括小顶板和定位板,所述动模模芯的下底面设有容置腔,所述的小顶板和定位板可滑动的设在容置腔内,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T型孔,所述的顶针远离挂布结构的一端限位在T型孔内,所述的小顶板位于定位板的下方且用于将顶针顶紧限位在T型孔内。再改进,所述顶针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板,当顶针板复位时,所述的固定板用于在垂直方向上限位顶针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开口,用于供顶柱通过顶靠在顶针板上。作为改进,所述大顶板靠近动模模芯一侧表面与动模模芯四个角对应位置上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设置可以对大顶板顶出时与动模模芯底部接触时起到一个缓冲限位作用,避免两者直接接触,如果动模模芯反复与大顶板发生直接接触碰撞会发生变形,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动模模芯变形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再改进,所述的挂布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有供挂布针的挂布端伸出的通孔,当挂布针顶出至极限位置,所述挂布针的突出限位部的上表面顶靠在挡板的下表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挂布结构)图4是图2中的Y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顶针板结构)其中,1、大顶板,2、动模模芯,21、安装孔,22、弹簧孔,23、贯通孔,24、容置腔,3、挂布结构,31、挂布针,311、挂布端,312、顶出端,313、突出限位部,32、弹簧,4、顶针板,41、小顶板,42、定位板,421、T型孔,5、顶针,6、顶柱,7、挡板,71、开口,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包括大顶板1和动模模芯2,大顶板1位于动模模芯2的正下方,动模模芯2的上部设有用于挂布的挂布结构3,动模模芯2的下部可滑动的设有顶针板4,顶针板4上设有顶针5,顶针5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4上,另一端贯穿通过动模模芯2顶靠在挂布结构3的下底面;挂布结构3包括挂布针31,动模模芯2上设有安装孔21,挂布针31可滑动配装在安装孔21内,动模模芯2上位于安装孔21下方设有与安装孔21同轴的弹簧孔22,弹簧孔22内设有弹簧32,挂布针31包括挂布端311和顶出端312,挂布端311与顶出端312之间设有凸出限位部313,挂布针31的顶出端312容置于弹簧孔22内且穿设在弹簧32中间,弹簧32的一端顶靠在弹簧孔22底部,另一端顶靠在凸出限位部313的下底面上,动模模芯2上位于弹簧孔22下方设有与弹簧孔22同轴的贯通孔23,顶针5穿过贯通孔23顶靠在挂布针31的下底面上;大顶板1与顶针板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柱6,开模时,当所述的大顶板1朝着动模模芯2方向顶出运动至预设位置后继续运动时,所述的顶柱6顶靠在顶针板4的下底面,用于推动顶针板4带动顶针5往上顶出。本专利技术中的动模模芯2的下部可滑动的设有顶针板4,具体是指,顶针板4包括小顶板41和定位板42,下动模模芯2的下底面设有容置腔24,小顶板41和定位板42可滑动的设在容置腔24内,并且定位板42上设有T型孔421,与此相适应的,顶针5远离挂布结构3的一端也设成T型结构,具体的是在顶针5的下端设置一个直径大于顶针5直径的圆环,所以顶针5的下端通过圆环限位配合在T型孔421内,此结构安装时,需要将顶针5从下往上方向穿过T型孔,通过顶针5上设置的T型结构限位在T型孔中,小顶板41位于定位板42的下方且用于将顶针5顶紧限位在T型孔421内,防止顶针发生窜动。本实施例中,在顶针板4的下方还设有固定板7,当顶针板4复位时,固定板7用于在垂直方向上限位顶针板4,并且在固定板7上设有开口71,当大顶板1顶出运动时,大顶板1上的顶柱6通过此开口直接顶靠在顶针板4下底面上。为了防止大顶板1顶出作用时,避免直接与动模模芯接触,所以在大顶板1靠近动模模芯2一侧表面与动模模芯2四个角对应位置上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包括大顶板(1)和动模模芯(2),所述大顶板(1)位于动模模芯(2)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模芯(2)的上部设有挂布结构(3),所述动模模芯(2)的下部可滑动的设有顶针板(4),所述的顶针板(4)上设有顶针(5),所述顶针(5)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4)上,另一端贯穿通过动模模芯(2)顶靠在挂布结构(3)的下底面;所述的挂布结构(3)包括挂布针(31),所述的动模模芯(2)上设有安装孔(21),所述的挂布针(31)可滑动配装在安装孔(21)内,所述动模模芯(2)上位于安装孔(21)下方设有与安装孔(21)同轴的弹簧孔(22),所述的弹簧孔(22)内设有弹簧(32),所述的挂布针(31)包括挂布端(311)和顶出端(312),所述的挂布端(311)与顶出端(312)之间设有凸出限位部(313),所述挂布针(31)的顶出端(312)容置于弹簧孔(22)内且穿设在弹簧(32)中间,所述弹簧(32)的一端顶靠在弹簧孔(22)底部,另一端顶靠在凸出限位部(313)的下底面上,所述的动模模芯(2)上位于弹簧孔(22)下方设有与弹簧孔(22)同轴的贯通孔(23),所述的顶针(5)穿过贯通孔(23)顶靠在挂布针(31)的下底面上;所述大顶板(1)与顶针板(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柱(6),开模时,当所述的大顶板(1)朝着动模模芯(2)方向顶出运动至预设位置后继续运动时,所述的顶柱(6)顶靠在顶针板(4)的下底面,用于推动顶针板(4)带动顶针(5)往上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弹簧卡死的挂布机构,包括大顶板(1)和动模模芯(2),所述大顶板(1)位于动模模芯(2)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模芯(2)的上部设有挂布结构(3),所述动模模芯(2)的下部可滑动的设有顶针板(4),所述的顶针板(4)上设有顶针(5),所述顶针(5)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4)上,另一端贯穿通过动模模芯(2)顶靠在挂布结构(3)的下底面;所述的挂布结构(3)包括挂布针(31),所述的动模模芯(2)上设有安装孔(21),所述的挂布针(31)可滑动配装在安装孔(21)内,所述动模模芯(2)上位于安装孔(21)下方设有与安装孔(21)同轴的弹簧孔(22),所述的弹簧孔(22)内设有弹簧(32),所述的挂布针(31)包括挂布端(311)和顶出端(312),所述的挂布端(311)与顶出端(312)之间设有凸出限位部(313),所述挂布针(31)的顶出端(312)容置于弹簧孔(22)内且穿设在弹簧(32)中间,所述弹簧(32)的一端顶靠在弹簧孔(22)底部,另一端顶靠在凸出限位部(313)的下底面上,所述的动模模芯(2)上位于弹簧孔(22)下方设有与弹簧孔(22)同轴的贯通孔(23),所述的顶针(5)穿过贯通孔(23)顶靠在挂布针(31)的下底面上;所述大顶板(1)与顶针板(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柱(6),开模时,当所述的大顶板(1)朝着动模模芯(2)方向顶出运动至预设位置后继续运动时,所述的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鸿波王高奎黄胜东王林明胡愉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