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25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气动卡盘电机,所述气动卡盘电机底部设置底板,所述气动卡盘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卡盘带轮,所述第一卡盘带轮上方设置第二卡盘带轮,所述尾座底部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一侧设置第二位移电机,所述第二位移电机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限位传感器、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第二位移电机一端与第二丝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提高了加工效率,能够对轴类工件外表面进行全面研磨。

An intelligent grinding device for long axis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grinding device for a long shaft workpie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 intelligent grinding device for a long shaft type workpiece, including a support frame, an pneumatic chuck motor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a bottom plate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pneumatic chuck motor, a first chuck pulley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neumatic chuck motor, and a second chuck pulley above the first chuck pulley, which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tail seat. The transmission box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second displacement motor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displacement motor. The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 sensor and the second motor, and the shaft of the second displacement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coupling is far away from the second displacement. One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higher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grind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haft typ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智能制造
,具体是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长轴类工件,如圆轴、直管等,在工业设备中应用广泛,在长轴类工件的使用中,其外表面粗糙度,尤其是外圆端部的外表面粗糙度越低,与其他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会增大,配合就越精密,疲劳强度、可靠性和抗腐蚀能力越强,进而能够提高工业设备稳定运行的时间,为工业设备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降低轴类工件外表面粗糙度一般是对其外表面进行研磨,现有的轴类工件大多采用磨床,利用砂轮磨头的方式研磨。采用砂轮磨头研磨轴类工件外表面时,磨床结构十分复杂,维修、操作均需要专业人员,不仅操作和调整更为复杂,效率低下、研磨成本高,调整不好会影响整体的研磨效果,并且对于工件卡盘内的部分研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它不仅操作简单,能够一次对长轴类工件的整体以及卡盘内的部分进行研磨,再反向研磨,全程自动研磨,消除研磨死角。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气动卡盘电机,所述气动卡盘电机底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卡盘带轮,所述第一卡盘带轮上方设置第二卡盘带轮,所述第一卡盘带轮与第二卡盘带轮之间安装传动带,所述第一卡盘带轮与第二卡盘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带传动,所述第二卡盘带轮上安装气动卡盘,所述气动卡盘与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左侧设置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位移电机,所述第一位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套设丝杠护罩,所述第一丝杠上安装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两侧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滑块相适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磨削电机,所述磨削电机靠近气动卡盘一侧设置磨削砂轮,所述气动卡盘右侧设置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中间设置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两端均设置丝杠定位轴承座,所述滑道和丝杠定位轴承座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丝杠上安装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上固定设置托板,所述托板底部固定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与第二滑块相适应,所述托板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设置固定砂轮,所述底板上设置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为两个,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之间的距离与第二丝杠相适应,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的位置与固定砂轮相适应,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远离气动卡盘一端设置尾座,所述尾座上设置工件定位座,所述气动卡盘、工件定位座和尾座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尾座底部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一侧设置第二位移电机,所述第二位移电机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限位传感器、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移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传动箱内部,所述第二位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第二位移电机一端与第二丝杠连接。所述托板上设置滑轨,所述升降装置底部设置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相适应。所述第一位移电机和第二位移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述磨削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法兰,所述磨削电机的输出轴和磨削砂轮均与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靠近第一位移电机一侧设置防护罩。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操作简单,首先对长轴类工件进行整体研磨,然后调整轴类工件的位置,将轴类工件位于启动卡盘内的部分,启动磨削电机与启动卡盘电机后,反向转动对工件外圆端部进行磨削,端部的磨削精度更高,能够达到全面磨削工件的目的,全程自动研磨,消除研磨死角,提高了工件的磨削效率。能够对工件进行自动和全面的研磨,提高了研磨效率。2、本装置通过滑槽和滑轨的相互配合,能够灵活调整固定砂轮与待磨轴类工件的位置,扩大了不同规格的轴类工件磨削的适用范围。3、伺服电机控制控制精度高,运行平稳,适用于本装置与丝杆丝母结构的配合,有效控制磨削砂轮与固定砂轮的移动。4、伸磨削电机和磨削砂轮之间通过法兰进行连接,连接牢固,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磨削砂轮,以适应轴类工件磨削端部不同长度的需求。5、防护罩对第一直线导轨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轴类工件外圆磨削的碎屑对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滑块之间滑动的干扰。6、采用气缸控制固定砂轮的升降,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传动稳定,适用于本装置。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俯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图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磨削砂轮与法兰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I部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架;2、气动卡盘电机;3、底板;4、第一卡盘带轮;5、第二卡盘带轮;6、传动带;7、气动卡盘;8、第一支撑板;9、第一位移电机;10、第一丝杠;11、丝杠护罩;12、第一丝母;13、第二支撑板;14、第一滑块;15、第一直线导轨;16、磨削电机;17、磨削砂轮;18、第二直线导轨;19、第二丝杠;20、丝杠定位轴承座;21、第二丝母;22、托板(22);23、第二滑块;24、固定砂轮;25、传感器支架;26、限位传感器;27、尾座;28、工件定位座;29、传动箱;30、第二位移电机;31、联轴器;32、滑轨;33、滑动板;34、法兰;35、防护罩;36、气缸;37、轴类工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左右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对第二位移电机进行控制,属于已知控制系统程序的常规的、适应性的应用,发出信号控制执行元件,也只涉及到对参数的调整来控制执行元件,不涉及到程序的改进,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置气动卡盘电机2,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底部设置底板3,所述底板3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卡盘带轮4,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上方设置第二卡盘带轮5,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安装传动带6,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通过传动带6带传动,所述第二卡盘带轮5上安装气动卡盘7,所述气动卡盘7与支撑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7左侧设置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位移电机9,所述第一位移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0,所述第一丝杠10上套设丝杠护罩11,所述第一丝杠10上安装第一丝母12,所述第一丝母12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底部两侧设置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直线导轨15,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5与第一滑块14相适应,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设置磨削电机16,所述磨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置气动卡盘电机(2),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底部设置底板(3),所述底板(3)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卡盘带轮(4),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上方设置第二卡盘带轮(5),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安装传动带(6),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通过传动带(6)带传动,所述第二卡盘带轮(5)上安装气动卡盘(7),所述气动卡盘(7)与支撑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7)左侧设置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位移电机(9),所述第一位移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0),所述第一丝杠(10)上套设丝杠护罩(11),所述第一丝杠(10)上安装第一丝母(12),所述第一丝母(12)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底部两侧设置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直线导轨(15),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5)与第一滑块(14)相适应,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设置磨削电机(16),所述磨削电机(16)靠近气动卡盘(7)一侧设置磨削砂轮(17),所述气动卡盘(7)右侧设置第二直线导轨(18),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中间设置第二丝杠(19),所述第二丝杠(19)两端均设置丝杠定位轴承座(20),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和丝杠定位轴承座(20)均固定在底板(3)上,所述第二丝杠(19)上安装第二丝母(21),所述第二丝母(21)上固定设置托板(22),所述托板(22)底部固定设置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与第二滑块(23)相适应,所述托板(22)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设置固定砂轮(24),所述底板(3)上设置传感器支架(25),所述传感器支架(25)为两个,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25)之间的距离与第二丝杠(19)相适应,所述传感器支架(25)上设置限位传感器(26),所述限位传感器(26)的位置与固定砂轮(24)相适应,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远离气动卡盘(7)一端设置尾座(27),所述尾座(27)上设置工件定位座(28),所述气动卡盘(7)、工件定位座(28)和尾座(27)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尾座(27)底部设置传动箱(29),所述传动箱(29)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29)一侧设置第二位移电机(30),所述第二位移电机(30)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限位传感器(26)、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移电机(30)的输出轴位于传动箱(29)内部,所述第二位移电机(30)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31),所述联轴器(31)远离第二位移电机(30)一端与第二丝杠(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轴类工件智能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置气动卡盘电机(2),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底部设置底板(3),所述底板(3)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卡盘带轮(4),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上方设置第二卡盘带轮(5),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安装传动带(6),所述第一卡盘带轮(4)与第二卡盘带轮(5)之间通过传动带(6)带传动,所述第二卡盘带轮(5)上安装气动卡盘(7),所述气动卡盘(7)与支撑架(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7)左侧设置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位移电机(9),所述第一位移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0),所述第一丝杠(10)上套设丝杠护罩(11),所述第一丝杠(10)上安装第一丝母(12),所述第一丝母(12)顶部设置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底部两侧设置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第一直线导轨(15),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5)与第一滑块(14)相适应,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设置磨削电机(16),所述磨削电机(16)靠近气动卡盘(7)一侧设置磨削砂轮(17),所述气动卡盘(7)右侧设置第二直线导轨(18),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中间设置第二丝杠(19),所述第二丝杠(19)两端均设置丝杠定位轴承座(20),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和丝杠定位轴承座(20)均固定在底板(3)上,所述第二丝杠(19)上安装第二丝母(21),所述第二丝母(21)上固定设置托板(22),所述托板(22)底部固定设置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8)与第二滑块(23)相适应,所述托板(22)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