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790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且在引流总管上设有气泡囊,在引流支管两端分别设有椭圆形引流盘和末端固定螺杆,末端固定螺杆延伸至鼻腔内部造孔处,且在该处的末端固定螺杆上通过扣件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套管;选取中空硅胶导管,并在硅胶导管两端刺穿作为引流总管,以引流总管两端的中心轴线固定安装引流支管;对引流支管外侧的端面均进行磨砂,并加设椭圆形引流盘和末端固定螺杆;按照形状要求对引流管加热塑形;植入方便,不需要额外的牵引装置,而且在鼻腔内无需打结等复杂处理,患者感受舒适,无副损伤,将引流管设计成为中空形,可正常引流泪液,不易感染,植入期间症状缓解明显。

Superposed cannula for dacryocystorhinostom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erimposed sleeve for a dacryocystorhinostom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a drainage tube and a drainage branch tube, and a bubble bursa on the drainage pipe. An oval drain disc and a terminal fixed screw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drainage branch pipe, and the end fixed screw extends to the inner hole of the nasal cavity. The end fixed screw is installed with a fastener on the end of the screw, and the hollow silica gel tube is selected and the drainage pipe is pierced at both ends of the silica gel conduit. The drainage branch is fixed by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two ends of the drainage pipe. The end face of the drainage branch is grind and the elliptical drainage plate and the end are added. Fixed screw; heating and shaping the drainage tube according to the shape requirement; convenient implantation, no extra traction device, no complicated treatment in the nasal cavity, the patients feel comfortable, no side injury, the drainage tube is designed into hollow shape, and the fluid can be normally led to tears, not easy to infect, and the symptoms can be relieved obviously during the im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泪囊炎好发于女性患者,它的治疗目前除眼科的传统手术外,最常用的方法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在国内已经开展近二十多年,然而对于中国女性而言,泪囊及鼻腔的体积均相对狭小,容易造成造孔处粘连狭窄甚至闭锁,导致手术失败而复发,甚至再复发。而如何避免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问题,现有的植入装置大多数是为传统眼科手术而设计的,并不适合鼻内镜下手术的使用,而为数不多的鼻内镜手术使用的装置存在植入困难,并发症多及舒适感差等问题。现有的可用于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植入装置多为泪道引流管,是通过上、下探针分别进入上、下泪小点并向下到达造孔处,再由牵引钩将两个探针头部拉入鼻腔中,并打结固定在造孔处。现有的泪道引流管植入困难,牵引器植入耗时长,在鼻腔内打结困难、费时且难以准确定位在造孔处,不利于鼻腔黏膜瓣与泪囊壁的对合,需要上、下泪小点同时植入,可能造成剪切撕裂泪小点等并发症,内眦有管道占据,异物感强舒适感差,由于是实心体,植入期间溢泪加重,易感染,而且最主要的是,现有技术方案在植入期间冲洗泪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植入方便,操作简单,患者排异作用小,舒适性更好,可以辅助冲洗,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包括引流总管和两根长短不一的引流支管,所述引流支管固定安装在引流总管两端,且在引流总管上设有气泡囊,在较长的引流支管末端设有椭圆形引流盘,且在较短的引流支管上设有末端固定螺杆,所述末端固定螺杆延伸至鼻腔内部造孔处,且在该处的末端固定螺杆上通过扣件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套管。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的连接体形状大小与泪道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引流总管位于鼻腔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呈倒圆台状,且在套管和扣件之间通过固定在套管内壁上的环形垫。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叠置套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选取中空硅胶导管,并且在硅胶导管两端的端面中心分别用针头刺穿形成连通的中空微孔作为引流总管,并且以引流总管两端的中空微孔为中心轴线固定安装引流支管;步骤200、对引流支管外侧的端面均进行磨砂,并且在其中较长的一端内部加设椭圆形引流盘,在较短的一端外侧加设末端固定螺杆;步骤300、按照形状要求将引流管在50-60℃条件下加热塑形,热塑固形后自然冷却,并进行消毒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植入方便,仅需由下泪小点植入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即可到达造孔处,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泪道探针配套使用,不需要额外的牵引装置,耗时仅数分钟,而且在鼻腔内无需打结等复杂处理,仅需套入套管插入扣件即可,符合鼻内镜术者操作习惯,基于上述,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仅于下泪小点处动态固定,内眦处无异物,患者感受舒适,无副损伤,将引流管设计成为中空形,可正常引流泪液,不易感染,植入期间症状缓解明显,而且在冲洗泪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气泡囊辅助进行冲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1-引流总管;2-引流支管;3-气泡囊;4-椭圆形引流盘;5-末端固定螺杆;6-扣件;7-套管;8-环形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包括引流总管1和两根长短不一的引流支管2,由于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均为中空形,可正常引流泪液,不易感染,植入期间症状缓解明显,所述引流支管2固定安装在引流总管1两端,且在引流总管1上设有气泡囊3,在冲洗泪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气泡囊3辅助进行冲洗,其冲洗的原理与输液时排除气泡的原理相同,在较长的引流支管2末端设有椭圆形引流盘4,且在较短的引流支管2上设有末端固定螺杆5,所述末端固定螺杆5延伸至鼻腔内部造孔处,且在该处的末端固定螺杆5上通过扣件6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套管7。植入方便,仅需由下泪小点植入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即可到达造孔处,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泪道探针配套使用,不需要额外的牵引装置,耗时仅数分钟,便于临床医师操作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进一步地,通过套管7和扣件6的连接方式,可以避免在鼻腔内打结的复杂处理,只需通过套入套管5即可复合鼻内镜术者的操作习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的连接体形状大小与泪道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引流总管1位于鼻腔内侧,所述套管7呈倒圆台状,且在套管7和扣件6之间通过固定在套管7内壁上的环形垫8。上述的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仅限于下泪小点处的动态固定,而且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形成的总体结构符合人体泪道解剖生理结构,内眦处无异物,患者感受舒适、无副损伤。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叠置套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选取中空硅胶导管,并且在硅胶导管两端的端面中心分别用针头刺穿形成连通的中空微孔作为引流总管,并且以引流总管两端的中空微孔为中心轴线固定安装引流支管;步骤200、对引流支管外侧的端面均进行磨砂,并且在其中较长的一端内部加设椭圆形引流盘,在较短的一端外侧加设末端固定螺杆;步骤300、按照形状要求将引流管在50-60℃条件下加热塑形,热塑固形后自然冷却,并进行消毒备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且使用方法,其具体如下所示:首先,打开下泪小点,通过泪道探针植入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并使得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到达造孔处;其次,调整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的位置,使得椭圆形引流盘贴合泪囊内壁;最后,在使得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到达鼻腔造孔处后套入套管,并将套管通过扣件固定。综上,本专利技术基于无害固定的设计理念,并且通过在泪囊鼻腔造孔处耦合的套管设计,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植入稳定舒适,塑形效果满意的优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植入方便,仅需由下泪小点植入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即可到达造孔处,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泪道探针配套使用,不需要额外的牵引装置,耗时仅数分钟,而且在鼻腔内无需打结等复杂处理,仅需套入套管插入扣件即可,符合鼻内镜术者操作习惯,基于上述,引流总管和引流支管仅于下泪小点处动态固定,内眦处无异物,患者感受舒适,无副损伤,将引流管设计成为中空形,可正常引流泪液,不易感染,植入期间症状缓解明显,而且在冲洗泪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气泡囊辅助进行冲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总管(1)和两根长短不一的引流支管(2),所述引流支管(2)固定安装在引流总管(1)两端,且在引流总管(1)上设有气泡囊(3),在较长的引流支管(2)末端设有椭圆形引流盘(4),且在较短的引流支管(2)上设有末端固定螺杆(5),所述末端固定螺杆(5)延伸至鼻腔内部造孔处,且在该处的末端固定螺杆(5)上通过扣件(6)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套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总管(1)和两根长短不一的引流支管(2),所述引流支管(2)固定安装在引流总管(1)两端,且在引流总管(1)上设有气泡囊(3),在较长的引流支管(2)末端设有椭圆形引流盘(4),且在较短的引流支管(2)上设有末端固定螺杆(5),所述末端固定螺杆(5)延伸至鼻腔内部造孔处,且在该处的末端固定螺杆(5)上通过扣件(6)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套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叠置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总管(1)和引流支管(2)的连接体形状大小与泪道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引流总管(1)位于鼻腔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钟玲刘果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