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897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54
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包括:罐体,顶部设有冷凝液进口和放空口,底部设有排净口,侧壁上部设有废水溢流口、共沸剂回流口;所述共沸剂回流口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下方;共沸剂回流管,设置于罐体内,其一端连接于罐体侧壁共沸剂回流口,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于罐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聚硫单体反应器中蒸出的共沸物流入罐体内,在罐体内共沸物分层,随着共沸物不断进入,水从废水溢流口溢流出,共沸剂经共沸剂回流管从共沸剂回流口流出,回流到聚硫单体反应器循环使用,实现了共沸剂的自动回流。该过程中,罐体内上层水与下层共沸剂的分界面稳定,不会发生共沸剂进入废水系统和水回流到反应器的情况。

An automatic reflux device for azeotropic agent used for production of polysulfide monomer

An automatic reflux device for the azeotropic ag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sulfide monomers consists of a tank body with a condensate inlet and a opening at the top, a drainage opening at the bottom, a waste water overflow mouth and a azeotropic reflux mouth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ide wall; the reflux mouth of the azeotropic agent is located below the overflow outlet of the wastewater; the azeotrope reflux tube is set in the tank. One end of the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body, and the other end is bent downward to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he azeotrope evaporated in the polysulfide reactor is transported into the tank, and the azeotrope is stratified in the tank body. As the azeotrope continues to enter, the water flows from the overflow outlet of the wastewater. The azeotropic agent flows out of the azeotrope reflux tube through the azeotropic reflux tube and reflows to the polysulfide monomer reactor to circulate and use. The automatic reflux of the azeotropic agent. During the proces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tank and the lower layer of azeotropic agent is stable, and no azeotropic agent enters the waste water system and the water flows back to th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聚硫密封胶具有特别耐油、耐溶剂、耐老化的特性,并且气密性、水密性、低温屈挠性、电气绝缘性优异,聚硫密封胶的这些优异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建筑、汽车、船舶、机械、石油化工和电气仪表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聚硫密封胶通常以二氯乙基缩甲醛为单体制备,二氯乙基缩甲醛和多硫化钠水溶液缩聚制备得到高分子量多硫聚合物,再经水洗、裂解、凝聚、干燥等工序得到聚硫橡胶产品。二氯乙基缩甲醛,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218℃(101.3kPa)。工业上采用如下方法合成:在质子酸催化下,2-氯乙醇和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在共沸剂作用下脱除生成的水得到二氯乙基缩甲醛,以1,2-二氯乙烷(相对密度1.26g/cm3,水=1g/cm3)作共沸剂为例,反应式如下:2HO-CH2-CH2-Cl+CH2O→Cl-CH2-CH2-O-CH2-O-CH2-CH2-Cl+H2O共沸脱水是二氯乙基缩甲醛(聚硫单体)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共沸剂(例如1,2-二氯乙烷)和水分离装置是关键设备。目前采用的分离装置为立式分离罐,共沸物(水和共沸剂混合物)进入分离罐分层,上层为废水,下层为共沸剂,水溢流排除进入废水系统,共沸剂通过罐底口回流,用阀门调控回流量,保持上下层分界面在合适的位置,不能使水回流或共沸剂溢流进入废水系统。现有共沸物分离装置对界面位置的控制若采用人工调节阀门方式,则相当繁琐,并且容易发生人为失误。若采用界面与阀门流量连锁自动控制方式,则投资较大、且界面测定难度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该装置运转平稳、无能耗、无流量测控仪表、简便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其包括:罐体,顶部设有冷凝液进口和放空口,底部设有排净口,侧壁上部设有废水溢流口、共沸剂回流口;所述共沸剂回流口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下方;共沸剂回流管,呈L形,设置于罐体内,其一端连接于罐体侧壁上的共沸剂回流口,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于罐体底部。进一步,所述罐体侧壁上部、下部分别开设上液位计口、下液位计口,所述上液位计口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下方;所述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还包括一液位计,设置于罐体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液位计口、所述下液位计口连接。所述液位计为玻璃管液位计或磁翻板液位计。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三个支脚。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聚硫单体反应器中蒸出的水和共沸剂组成的共沸物经冷凝器冷凝,由冷凝液进口流入罐体内,在罐体内共沸物分层,上层为水和下层为共沸剂。随着共沸物冷凝液不断进入,水将从废水溢流口溢流出,进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共沸剂经共沸剂回流管从共沸剂回流口流出,回流到聚硫单体反应器循环使用。该过程中,由于共沸物中共沸剂密度大于水,且共沸剂与水二者不互溶,当共沸物进入罐体内,则共沸物自动分层,水浮于上层,共沸剂沉于下层,由于水从废水溢流口溢流出、共沸剂从共沸剂回流口流出即二者出口高度固定,且二者密度差固定。根据液体压力计算的物理学原理,可计算出二者分界面的高度位置为一定值。设分界面的高度为h2(分界面位置到罐体底部的距离)、所述共沸剂回流口的高度为h1(共沸剂回流口位置到罐体底部的距离)、废水溢流口的高度为h3(废水溢流口位置到罐体底部的距离),根据液体压力计算的物理学原理,h1、h2、h3存在如下关系:ρ共×h1=ρ共×h2+ρ水×(h3-h2),式中ρ共为共沸剂密度,ρ水为水密度。所以,分界面的高度h2=(ρ共×h1-ρ水×h3)/(ρ共-ρ水),当共沸剂回流口高度h1、废水溢流口高度h3固定,则分界面的高度h2是固定的即罐体内上层水与下层共沸剂的分界面稳定,分界面位置可从设置在罐体外的玻璃管液位计或磁翻板液位计观察到。因此,本技术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的罐体内上层水与下层共沸剂的分界面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不会发生共沸剂进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水回流到聚硫单体反应器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实现了聚硫单体生产中共沸脱水过程产生的共沸剂的自动回流,且该装置运转平稳、无能耗、无液位及流量测控仪表、简便可靠。本技术所提供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可采用不锈钢、搪瓷、钢衬聚四氟乙烯等耐腐蚀材质制作,并根据需要调整罐体尺寸,满足不同生产能力装置的需要,可应用于所有需要共沸剂脱水的化工单元操作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其包括:罐体1,顶部设有冷凝液进口11和放空口12,底部设有排净口13,侧壁上部设有废水溢流口14、共沸剂回流口15;所述共沸剂回流口15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14下方;共沸剂回流管2,呈L形,设置于罐体1内,其一端连接于罐体1侧壁共沸剂回流口15,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于罐体1底部。进一步,所述罐体1侧壁上部、下部分别开设上液位计口16、下液位计口17,所述上液位计口16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14下方;所述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还包括一液位计3,设置于罐体1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液位计口16、所述下液位计口17连接。所述液位计3为玻璃管液位计或磁翻板液位计。进一步,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三个支脚4。本实施例中,聚硫单体反应器中使用的共沸剂为1,2-二氯乙烷,密度ρ共=1.26g/cm3,设计罐体1直径为800mm,直筒长度1100mm,共沸剂回流管2与罐体1平行的部分长度H为800mm,延伸于罐体1的底部。共沸剂回流口15高度h1=975mm、废水溢流口14高度h3=1125mm,所述共沸剂回流口15位置位于废水溢流口14下方150mm处。本实施例中,分界面高度h2=(ρ共×h1-ρ水×h3)/(ρ共-ρ水)=398mm在使用时,将聚硫单体反应器中蒸出的水和共沸剂组成的共沸物经冷凝器冷凝,由冷凝液进口11流入罐体1内,在罐体1内共沸物分层,上层为废水和下层为共沸剂。随着共沸物冷凝液不断进入,水将从废水溢流口14溢流出,进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共沸剂经共沸剂回流管2从共沸剂回流口15流出,回流到聚硫单体反应器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装置内水和共沸剂分界面将稳定在废水溢流口14以下约727mm位置,分界面位置可由罐体1外装的玻璃管液位计或磁翻板液位计(浮子密度约1.15)观察到,不会发生共沸剂进入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水回流到聚硫单体反应器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其包括:罐体,顶部设有冷凝液进口和放空口,底部设有排净口,侧壁上部设有废水溢流口、共沸剂回流口;所述共沸剂回流口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下方;共沸剂回流管,呈L形,设置于罐体内,其一端连接于罐体侧壁上的共沸剂回流口,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于罐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其包括:罐体,顶部设有冷凝液进口和放空口,底部设有排净口,侧壁上部设有废水溢流口、共沸剂回流口;所述共沸剂回流口位于所述废水溢流口下方;共沸剂回流管,呈L形,设置于罐体内,其一端连接于罐体侧壁上的共沸剂回流口,另一端弯折向下延伸于罐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硫单体生产的共沸剂自动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壁上部、下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成王绍民王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