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834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和主管,注射器本体一端设有接口,主管一端设有与接口相匹配的接头,主管设有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第二支管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第三支管内旋接造影剂开关,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加压药剂接管和造影剂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

A new type of multi link three - pass composite pack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ulti - connection three - way combination package, which includes a syringe body and a head. An interface is provided at one end of the injector body. One end is equipped with a joint to match the interface. Th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nch tube, a second branch pipe and a third branch pipe, the first branch inner rotating pressure sensor swit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pipe. The third branch tube, the second branch tube and the third branch pipe are connected to the pressure sensor nozzle, the pressure agent nozzle and the contrast agent nozzle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for the medical personnel to operate, an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标准,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在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过程中,冠状动脉脉内压力的监测至关重要,术者必须根据管状动脉脉内压力图形的变化来判断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通常,医院中多使用多联三通组合包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辅助工具,通过切换流入端和流出端的连通和截断实现压力监测、传输药剂及造影剂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多联三通组合包上采用的注射器为常规注射器,其注射后容易发生药液残留现象,而且不方便单手操作,手术过程中注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和主管,所述注射器本体一端设有接口,所述主管一端设有与接口相匹配的接头,所述主管设有设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所述第二支管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所述第三支管内旋接造影剂开关,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加压药剂接管和造影剂接管。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筒体、活塞头和芯杆,所述筒体一端为锥形筒头,另一端为直筒端,所述活塞头包括锥形活塞头和环形突起,所述锥形活塞头与环形突起一体成型,所述锥形活塞头与锥形筒头相匹配,所述芯杆一端固定连接环形突起,所述芯杆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环状推柄,所述筒体的直筒端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指环套。优选的,所述指环套与环状推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环状推柄内侧固定设有医用密封橡胶垫圈。优选的,所述筒体外壁上均匀设有防滑涂点。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均与主管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采用的针筒结构设计新颖,采用锥形筒头以及与锥形筒头相匹配的锥形活塞头,注射时能够防止药液残留,同时能够加快注射效率;另外,在环套与环状推柄之间设置压缩弹簧,在注射后能够进行缓冲复位,便于进行多次注射,便于单手操作,进一步提高注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射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1和主管2,所述注射器本体1一端设有接口3,所述主管2一端设有与接口3相匹配的接头4,所述主管2设有设有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和第三支管7,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第三支管7均与主管2垂直;所述第一支管5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8,所述第二支管6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9,所述第三支管7内旋接造影剂开关10,所述第一支管5、所述第二支管6、所述第三支管7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11、加压药剂接管12和造影剂接管13。本实施例中,注射器本体1包括筒体14、活塞头15和芯杆16,所述筒体14一端为锥形筒头17,另一端为直筒端17,所述活塞头15包括锥形活塞头18和环形突起19,所述锥形活塞头18与环形突起19一体成型,所述锥形活塞头18与锥形筒头17相匹配,所述芯杆16一端固定连接环形突起19,所述芯杆16另一端连接设置在筒体14外部的环状推柄20,所述筒体14的直筒端17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指环套22;指环套22与环状推柄20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3;环状推柄20内侧固定设有医用密封橡胶垫圈24。本技术采用的注射器本体结构设计新颖,采用锥形筒头以及与锥形筒头相匹配的锥形活塞头,注射时能够防止药液残留,同时能够加快注射效率;另外设置压缩弹簧,在注射后能够进行缓冲复位,便于进行多次注射,便于单手操作,进一步提高注射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筒体14外壁上均匀设有防滑涂点25,设置的防滑涂点能够起到防滑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1)和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1)一端设有接口(3),所述主管(2)一端设有与接口(3)相匹配的接头(4),所述主管(2)设有设有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和第三支管(7),所述第一支管(5)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8),所述第二支管(6)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9),所述第三支管(7)内旋接造影剂开关(10),所述第一支管(5)、所述第二支管(6)、所述第三支管(7)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11)、加压药剂接管(12)和造影剂接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包括注射器本体(1)和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1)一端设有接口(3),所述主管(2)一端设有与接口(3)相匹配的接头(4),所述主管(2)设有设有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和第三支管(7),所述第一支管(5)内旋接压力传感器开关(8),所述第二支管(6)内旋接加压药剂开关(9),所述第三支管(7)内旋接造影剂开关(10),所述第一支管(5)、所述第二支管(6)、所述第三支管(7)分别对应连接压力传感器接管(11)、加压药剂接管(12)和造影剂接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联三通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1)包括筒体(14)、活塞头(15)和芯杆(16),所述筒体(14)一端为锥形筒头(17),另一端为直筒端(26),所述活塞头(15)包括锥形活塞头(18)和环形突起(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方山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康莱方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