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舒月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18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和冷却机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设在进气管上的离心风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内冷凝箱和外冷凝箱,所述内冷凝箱包括若干条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凹槽。其特点在于:在冷凝管的长度及外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在内壁增加凸起来增大待冷却物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接触面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An efficient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cooling device, including an air intake device and a cooling mechanism. The intake device includes an inlet pipe and a centrifugal fan on the intake pipe. The cool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densing device, the condensing device including an internal condensing box and an external condensing box, and the inner condensing box includes a number of condensing tubes. The condensing tube includes the first condensing tube and the second condensing tub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ondens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and a groove is provid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condensing pipe.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when the length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condensing tube are constant,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cooling material and the cooling medium is increa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inner wall, and the cooling effec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节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却装置用于给待冷却物通过的导管内壁光滑,导致待冷却物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小,冷却效果差,当冷却介质在冷却待冷却物时因为热传递效应导致冷却介质温度升高,没有专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装置,不利于冷却介质的循环使用,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它具有在冷凝管的长度及外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在内壁增加凸起来增大待冷却物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接触面进而提高冷却效果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和冷却机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设在进气管上的离心风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内冷凝箱和外冷凝箱,所述内冷凝箱包括若干条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内设有空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且所述第一冷凝管与进气管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冷凝管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管远离第一冷凝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冷凝管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冷凝箱位于外冷凝箱内,所述内冷凝箱还包括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为相邻冷凝管之间形成的空腔,所述内冷凝箱的下方设有进水口,所述内冷凝箱的上方设有主出水口和旁出水口,所述旁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导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外冷凝箱的下方还设有入风口,所述冷凝箱的上方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入风口处设有风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在第一冷凝管的内壁上设置凸起,在第二冷凝管的内壁上设置凹槽,这样能在冷凝管的长度及外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待冷却物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接触面进而提高冷却效果。在内冷凝箱外设有外冷凝箱进行风冷,能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不仅能更好的让冷却介质进行循环使用而且使得待冷却介质的冷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凝管的剖视图。图2是冷却机构的侧示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和冷却机构,其中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50和设在进气管50上的离心风机40;其中冷却机构包括冷凝装置,其中冷凝装置包括内冷凝箱20和外冷凝箱30,其中外冷凝箱30的下方还设有入风口,在外冷凝箱30的上方设有出风口,其中入风口处设有风机这样便于通过风机利用自然风对内冷凝箱20内的物质进行风冷却;其中内冷凝箱20位于外冷凝箱30内,其中内冷凝箱20还包括水冷机构,其中水冷机构为相邻冷凝管10之间形成的空腔,其中内冷凝箱20的下方设有进水口,其中内冷凝箱20的上方设有主出水口和旁出水口使得冷凝管10内的待冷却物可以进行水冷却,其中旁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导管相连用于冷却介质的循环利用。其中内冷凝箱20包括若干条冷凝管10,其中冷凝管10包括第一冷凝管11和第二冷凝管12,在第一冷凝管11的内壁上设有凸起111,在第二冷凝管12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21;在凸起111内设有空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这样能增大冷却介质与待冷却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其中第一冷凝管11的一端与进气管50相连,且第一冷凝管11与进气管50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板61用于防止冷却介质混入待冷却物中,其中第一密封板61上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第一冷凝管11对应设置便于待冷却物进入冷凝管10中。其中第二冷凝管12远离第一冷凝11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板62用于防止冷却介质混入待冷却物中,在第二密封板62上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二冷凝管12对应设置,使得待冷却物顺利从冷凝管10中出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和冷却机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设在进气管上的离心风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内冷凝箱和外冷凝箱,所述内冷凝箱包括若干条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和冷却机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设在进气管上的离心风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内冷凝箱和外冷凝箱,所述内冷凝箱包括若干条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包括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内设有空腔,用于容纳冷却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且所述第一冷凝管与进气管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月
申请(专利权)人:李舒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