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997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建筑门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设有经连接筋固定连接的上本体和下本体,上本体右侧和下本体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上本体左侧设有上定位凸起,下本体左侧设有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下本体下端部设有向右弯曲的拖尾。使用时,需要将上本体和下本体弯折后,上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之间配合对齐,对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进行安装使用,具有安装方便、保温与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Folding trailing strip for outer window transfe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doors and windows. In particular, it is a folding and trailing glue strip used for the outer open window connecting fra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tendons.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body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lowe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unit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single elemen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upper positioning protrud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upper positioning lug, and the lower end part of the l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ail which is bent to the right. When it is used,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need to be bent, the upper protruding and the positioning grooves are aligned, and the external window switch frame is installed and used with the folding and trailing glue strip,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good heat preservation and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
本技术属建筑门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
技术介绍
目前,外开门窗转接框和边框型材之间的密封保温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转接框、边框型材、胶条与型材之间存在大空腔体,腔体易形成空气对流,冷热空气交换,不能很好的密封和保温;此外,传统转接框的胶条还存在由于胶条长时间的热胀冷缩,与型材之间产生缝隙,脱离与型材的配合,产生漏水点,无法保证气密和水密性能。室内热室外冷,胶条热胀冷缩,就会脱离与型材的配合,产生漏水点,无法保证气密和水密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保温与密封效果好的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设有经连接筋固定连接的上本体和下本体,上本体右侧和下本体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上本体左侧设有上定位凸起,下本体左侧设有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下本体下端部设有向右弯曲的拖尾。本技术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为安装凸块,第二定位单元为燕尾式安装座。本技术所述上本体右侧只设有一个上定位凸起,上定位凸起呈近似锥形,方便安装,更有弹性,方便调节。本技术所述本体右侧设有不少于三个下定位凸起,下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定位凹槽,其中的一个定位凹槽与上定位凸块相配合。本技术所述上定位凸起和下定位凸起左端在同一条竖直面上,以便于制作。本技术所述下本体右侧设有不少于3个定位凹槽,其中一个定位凹槽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本技术所述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呈近圆台形,横截面稍大于上定位凸起。使用时,需要将上本体和下本体弯折后,上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之间配合对齐,对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进行安装使用,上本体下侧面、连接筋和下本体上侧面形成一个平面。折叠拖尾胶条的燕尾式安装座与与转接框的卡接槽固定配合连接,将转接框和燕尾式安装座整体向左平推,直至折叠拖尾胶条的安装凸块与边框型材的卡接槽固定配合连,此时折叠拖尾胶条的拖尾与边框型材卡接爪相配合,拖尾胶条的高度不小于边框型材悬臂高度,最好为悬臂高度的1.2倍。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安装方便、保温、密封效果好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后与型材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断面图。具体试试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胶条整体优选采用EPDM材质,其特征在于设有经连接筋1固定连接的上本体2和下本体3,由于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为一体折叠式胶条,既可以解决分体式胶条由于热胀冷缩导致的密封性差的问题,仅在上端连接,又可以方便安装使用。上本体右侧和下本体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为安装凸块7,第二定位单元为燕尾式安装座8,上本体左侧设有上定位凸起4,下本体左侧设有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5,下本体下端部设有向右弯曲的拖尾6,拖尾长度一般在20-27cm之间。本技术所述上本体右侧只设有一个上定位凸起4,上定位凸起4呈近似锥形,本体右侧设有不少于三个下定位凸起,下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定位凹槽,其中的一个定位凹槽与上定位凸块相配合,方便安装,方便对齐,如果像齿轮那样安装过于精细,上本体设有与下本体定位凹槽相对应的上定位凸起,就很容易因为凹凸过多,施工工人需要将每一对凹槽和凸起正确配合在一起,胶条本身比较软,配合不好的话就会增加安装时间,降低安装效率。上定位凸起和下定位凸起左端在同一条竖直面上,以便于制作,下本体右侧设有不少于3个定位凹槽,其中一个定位凹槽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呈近圆台形,横截面稍大于上定位凸起。使用时,需要将上本体2和下本体3弯折后,上定位凸起4和定位凹槽5之间配合对齐,对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进行安装使用,上本体下侧面、连接筋和下本体上侧面形成一个平面。折叠拖尾胶条的燕尾式安装座8与与转接框9的卡接槽10固定配合连接,将转接框和燕尾式安装座整体向左平推,直至折叠拖尾胶条的安装凸块7与边框型材11的卡接槽12固定配合连,此时折叠拖尾胶条的拖尾与边框型材卡接爪相配合,拖尾胶条的高度不小于边框型材悬臂高度,最好为悬臂高度的1.2倍。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在不影响正常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胶条(1)、转接框(2)和边框型材(3)所围城的大空腔进行了分割,整窗实现环形分割,阻止了热对流的产生,提高整窗保温性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根据门窗型材和转接框之间距离的差异进行变换,更好的实现外开窗转接框空腔细部密封,提高保温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设有经连接筋固定连接的上本体和下本体,上本体右侧和下本体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上本体左侧设有上定位凸起,下本体左侧设有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下本体下端部设有向右弯曲的拖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设有经连接筋固定连接的上本体和下本体,上本体右侧和下本体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上本体左侧设有上定位凸起,下本体左侧设有与上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下本体下端部设有向右弯曲的拖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单元为安装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单元为燕尾式安装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窗转接框用折叠拖尾胶条,其特征在于上本体右侧只设有一个上定位凸起,上定位凸起呈近似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丹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德广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