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92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对聚酯预取向丝进行牵伸的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它包括车头、车尾墙板,车头、车尾墙板上分别安装有电机、罗拉轴、齿形带轮、过桥齿形带轮、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张紧轮等,所说的电机输出轴、主动轮、从动轮、齿形带轮、过桥齿形带轮之间借助于同步带传动。不易磨损,维修起来比较容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传动机构,具体说是用于对聚酯预取向丝进行牵伸的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目前,对聚酯预取向丝进行牵伸的假捻变形机大都采用齿轮箱作为龙带、罗拉的传动机构。采用齿轮箱作为传动机构,需要大量的链轮,不仅结构复杂、噪音大,而且易磨损,维修起来比较麻烦,运行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这种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噪音小、不易磨损、易维修、运行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的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包括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其结构特点是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的上部外面分别固定有底座(8)和底板(41),该底座和底板呈横向设置且与车头、车尾墙板垂直;底座(8)上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短轴,短轴上安装有从动轮(12);底板(41)上有轴承座(27),轴(42)通过该轴承座伸出底板(41)的上、下面,其上、下端分别有主动轮(26)和齿形带轮(29),其中的主动轮(26)与从动轮(12)间通过龙带(15)相连;底板(41)之下安装有电机(31),电机的输出轴上有齿形带轮(39),该齿形带轮与轴(42)下端的齿形带轮(29)间通过同步带(40)相连;车头墙板(14)的中部固定有上、下支座(5和4),上支座5的上部和下支座4的下面分别固定有上电机(6)和下电机(3),该两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20和21;上电机(6)之上有两Ⅱ罗拉轴(17),该两罗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头、车尾墙板(14和24)上,且伸出在外;其中伸出车头墙板(14)外侧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16和44);齿形带轮(44)外侧偏上方的车头墙板14上借助于短轴和轴承座设置一过桥齿形带轮(38),该过桥齿形带轮与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之间通过短轴和轴承座设置一张紧轮(19);同步带(37)绕在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齿形带轮(16)、过桥齿形带轮(38)的外侧和齿形带轮(44)、张紧轮(19)的内侧;下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下面两侧的车头、车尾墙板(14和24)之间借助于轴承座各安装一Ⅲ罗拉轴(23),该两罗拉轴伸出车头墙板(14)的一端端部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1和45),两齿形带轮(1和45)之间的车头墙板(14)上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有两个过桥齿形带轮(33和34),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与齿形带轮(45)之间有两张紧轮(2和36),该两张紧轮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在车头墙板(14)上;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齿形带轮(1)和过桥齿形带轮(34)以及一张紧轮(2)上绕有同步带(32),齿形带轮(45)、两过桥齿形带轮(34和33)以及另一张紧轮(36)上绕有步带(35);其中的过桥齿形带轮(34)为加厚形,以便于两同步带(32和35)能从其上绕过。由于本技术一改传统的链轮传动模式为带轮传动模式,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噪音,而且作为传动部件的齿形带轮和同步齿形带不易磨损,维修起来比较容易,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向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包括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车头墙板14的上部外面用撑档7固定一底座8,该底座呈横向设置且与车头墙板14垂直。底座8上安装有支承板9,支承板9的外边沿固定一角铁11。与该角铁相对的底座8外侧亦固定一角铁,该两角铁的竖直边对应地车有螺孔,螺孔内旋拧有调节螺杆10,借助于调节螺杆10可使支承板9作内、外移动。支承板9上固定一短轴,该短轴的上端借助于轴承安装一从动轮12。车尾墙板24的上部外面用紧固件固定一上底板41,该上底板呈横向设置且与车尾墙板24相垂直,其上加工一通孔,通孔处安装一轴承座27,轴42通过轴承座27安装在上底板41上,并使轴42的上、下端伸出上底板41的上、下面。轴42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轮26和齿形带轮29。上底板41之下的车尾墙板24后侧利用紧固件和撑档30固定一下底板28,电机31固定在该下底板的下面。电机31的输出轴上安装一齿形带轮39(见图3),该齿形带轮39和轴42下端头部的主动轮26处于同一平面上,二者间绕有同步带40。与主动轮26和从动轮12相应的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上开有孔,龙带15通过该孔圈绕在主动轮26和从动轮12上。为保证龙带15有一定的张紧力,在其中间安装多个张紧轮13和压紧轮25。车头墙板14的中部即底座8的下面用固定件固定有上、下支座5和4,上支座5的上面和下支座4的下面分别固定一上电机6和下电机3,上电机6和下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20和21。上电机6之上设置有两根Ⅱ罗拉轴17,该两罗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头、车尾墙板14和24上,伸出车头墙板14之外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16和44。齿形带轮44外侧偏上方的车头墙板14上借助于短轴和轴承座安装一过桥齿形带轮38。过桥齿形带轮38与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之间设置一张紧轮19,该张紧轮通过短轴和轴承座18安装在车头墙板14上。同步带37圈绕在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齿形带轮16、过桥齿形带轮38的外侧和齿形带轮44、张紧轮19的内侧。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下面两侧各设置一Ⅲ罗拉轴23,该两罗拉轴的两端借助于轴承座22安装在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上。其中,两Ⅲ罗拉轴23伸出车头墙板14的一端端部分别安装一齿形带轮1和45。齿形带轮1和齿形带轮45之间的车头墙板14上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有两个过桥齿形带轮33和34。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与齿形带轮45之间有两张紧轮2和36,该两张紧轮亦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在车头墙板14上。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齿形带轮1和过桥齿形带轮34上圈绕有同步带32,该同步带还绕过张紧轮2的内侧。而齿形带轮45、过桥齿形带轮33和张紧轮36上圈绕一同步带35,该同步带还绕过过桥齿形带轮34的一侧。其中的过桥齿形带轮34为加厚型带轮,以方便同步带32和同步带35都能从其上绕过。上电机6的输出轴端部还安装有测速盘43,以便将速度随时反馈给控制器,实现速度的匹配。权利要求1.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包括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其特征在于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的上部外面分别固定有底座(8)和底板(41),该底座和底板呈横向设置且与车头、车尾墙板垂直;底座(8)上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短轴,短轴上安装有从动轮(12);底板(41)上有轴承座(27),轴(42)通过该轴承座伸出底板(41)的上、下面,其上、下端分别有主动轮(26)和齿形带轮(29),其中的主动轮(26)与从动轮(12)间通过龙带(15)相连;底板(41)之下安装有电机(31),电机的输出轴上有齿形带轮(39),该齿形带轮与轴(42)下端的齿形带轮(29)间通过同步带(40)相连;车头墙板(14)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假捻变形机的龙带、罗拉传动机构,包括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其特征在于车头墙板(14)和车尾墙板(24)的上部外面分别固定有底座(8)和底板(41),该底座和底板呈横向设置且与车头、车尾墙板垂直;底座(8)上有与其垂直设置的短轴,短轴上安装有从动轮(12);底板(41)上有轴承座(27),轴(42)通过该轴承座伸出底板(41)的上、下面,其上、下端分别有主动轮(26)和齿形带轮(29),其中的主动轮(26)与从动轮(12)间通过龙带(15)相连;底板(41)之下安装有电机(31),电机的输出轴上有齿形带轮(39),该齿形带轮与轴(42)下端的齿形带轮(29)间通过同步带(40)相连;车头墙板(14)的中部固定有上、下支座(5和4),上支座5的上部和下支座4的下面分别固定有上电机(6)和下电机(3 ),该两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20和21;上电机(6)之上有两Ⅱ罗拉轴(17),该两罗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头、车尾墙板(14和24)上,且伸出在外;其中伸出车头墙板(14)外侧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16和44);齿形带轮(44)外侧偏上方的车头墙板14上借助于短轴和轴承座设置一过桥齿形带轮(38),该过桥齿形带轮与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之间通过短轴和轴承座设置一张紧轮(19);同步带(37)绕在上电机(6)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0)、齿形带轮(16)、过桥齿形带轮(38)的外侧和齿形带轮(44)、张紧轮(19)的内侧;下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下面两侧的车头、车尾墙板(14和24)之间借助于轴承座各安装一Ⅲ罗拉轴(23),该两罗拉轴伸出车头墙板 (14)的一端端部分别安装有齿形带轮(1和45),两齿形带轮(1和45)之间的车头墙板(14)上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有两个过桥齿形带轮(33和34),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与齿形带轮(45)之间有两张紧轮(2和36),该两张紧轮通过轴承和短轴安装在车头墙板(14)上;下电机3输出轴端部的齿形带轮21、齿形带轮(1)和过桥齿形带轮(34)以及一张紧轮(2)上绕有同步带(32),齿形带轮(45)、两过桥齿形带轮(34和33)以及另一张紧轮(36)上绕有同步带(35);其中的过桥齿形带轮(34)为加厚型,以便于两同步带(32和35)能从其上绕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坚陈大年马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