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珏专利>正文

包芯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886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造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芯纱,包括中心结构、设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层及包覆于加固层外围的亲肤层;所述中心结构包括弹性芯、阻燃丝及竹炭纤维束,所述弹性芯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弹性芯的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竹炭纤维束嵌于第一凹槽内,而阻燃丝间隔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加固层包括螺旋缠绕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钢丝;所述亲肤层为包覆于加固层外围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不易过敏,除臭、防霉效果好,有利于人健康。

Core yar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eav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core yarn, including a central structure, a reinforcing layer on the periphery of a central structure, and a skin layer co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a reinforced layer. The central structure includes an elastic core, a flame retardant silk and a bamboo charcoal fiber bundle. The outer wall of the elastic core distributes the first groove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interval. And second grooves, the first grooves and second grooves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elastic core; the bamboo charcoal fiber bundle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grooves, and the flame retardant wire is embedded in the second grooves; the reinforcing layer includes a reinforced steel wire twisted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central structure; the skin layer is covered with the outer cotton of the reinforcement layer.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tructure, no allergy, good deodorization and mildew proof effect, and is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芯纱
本技术涉及织造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芯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袜品和内衣等产品为了增加弹性氨纶成分偏多,真正接触人体面基本都是氨纶。导致人体肌肤过敏,也不环保不健康。例如:袜品。袜子组织结构分里纱与外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外纱是棉,但是里纱接触人体面都是氨纶。而且还有黏胶和一些聚酯纤维等杂质。非常不环保不健康。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但是现有的包芯纱存在下述缺点:(1)不易干燥,尤其在阴天,还容易发霉,不利于人身体健康。(2)包芯纱的牢固性差,而用包芯纱编织而成的内衣袜子需要手洗,容易被刷坏。(3)棉类衣物容易起火,安全性差。(4)夏天人脚容易出汗,袜子容易发臭,引发脚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有利于人健康的包芯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芯纱,包括中心结构、设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层及包覆于加固层外围的亲肤层;所述中心结构包括弹性芯、阻燃丝及竹炭纤维束,所述弹性芯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弹性芯的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竹炭纤维束嵌于第一凹槽内,而阻燃丝间隔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加固层包括螺旋缠绕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钢丝;所述亲肤层为包覆于加固层外围棉层。本技术的弹性芯具备弹性,进而提高了本包芯纱的弹性;所述竹炭纤维束可起到消菌、防霉的作用,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所述阻燃丝可起到阻燃作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加固钢丝结构牢固,不易断裂,提高了本包芯纱结构的牢固性;所述棉层可直接接触人体,有效防止人体肌肤过敏;而且所述加固钢丝缠绕于中间结构外围,进而具备一定的伸展效果,提高包芯纱牢固性的同时,不会影响包芯纱的弹力;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用于容纳竹炭纤维束和阻燃丝,进而减小竹炭纤维束和阻燃丝的空间占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芯为氨纶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芯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壁设有凸起。该凸起可增强竹炭纤维束和阻燃丝与弹性芯表面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竹炭纤维束、阻燃丝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安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棉层包括包覆于加固层外的第一棉层和包覆于第一棉层外的第二棉层。将棉层设置为第一棉层和第二棉层,进而能提高棉层的牢固性,有效防止中心结构露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棉层和第二棉层均由棉线编织而成。结构牢固,不易散开。进一步地,所述阻燃丝和竹炭纤维束之间填充有除臭棉丝。该除臭棉丝提高了包芯纱的除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加固钢丝外壁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透气引水槽。所述透气引水槽具备提高了包芯纱的透气效果,而且能起到引水作用,加速包芯纱的干燥。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牢固,不易过敏,除臭、防霉效果好,有利于人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弹性芯、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凸起;2阻燃丝;3竹炭纤维束;4加固钢丝、41透气引水槽;5棉层、51第一棉层、52第二棉层;6除臭棉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包芯纱,包括中心结构、加固层及亲肤层。所述加固层设于中心结构外围,亲肤层包覆于加固层外围。具体的,所述中心结构包括弹性芯1、阻燃丝2及竹炭纤维束3,所述弹性芯1可采用现有的弹性材料制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氨纶芯。所述阻燃丝2采用阻燃纤维制成。所述竹炭纤维束3采用竹炭纤维制成。所述弹性芯1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沿弹性芯1的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2个,第二凹槽也为2个。而竹炭纤维束3的数量与第一凹槽11的数量相同,而阻燃丝2与第二凹槽12的数量相同。所述竹炭纤维束3嵌于第一凹槽11内,而阻燃丝2间隔嵌于第二凹槽12内。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横截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优选为半圆形。而且,为了提高阻燃丝2和竹炭纤维束3在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内安置的稳定性,于是所述弹性芯1位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内壁设有凸起。该凸起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优选为半球形。再者,所述加固层包括加固钢丝4,加固钢丝4螺旋缠绕于中心结构外围。所述亲肤层为棉层5,该棉层5包覆于加固层外围。优选地,所述棉层5包括第一棉层51和第二棉层52,第一棉层51和第二棉层52均由棉材料制成,其中第一棉层51包覆于加固层外,第二棉层52包覆于第一棉层51外。所述第一棉层51和第二棉层52可由棉线缠绕于而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棉层51和第二棉层52均由棉线编织而成。进而不易散开,牢固性也更强。为了提高包芯纱的防臭效果,于是所述阻燃丝2和竹炭纤维束3之间填充有除臭棉丝。该除臭棉丝先去棉丝浸泡于除臭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然后再浸泡于清新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制成本除臭棉丝。此外,为了提高本包芯纱的透气效果,加快本包芯纱的干燥速度,于是所述加固钢丝4外壁设有透气引水槽41,透气引水槽41沿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而且透气引水槽41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需要设置。晾晒本包芯纱时,水可沿透气引水槽41流出,加快了本包芯纱的干燥速度。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结构、设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层及包覆于加固层外围的亲肤层;所述中心结构包括弹性芯(1)、阻燃丝(2)及竹炭纤维束(3),所述弹性芯(1)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沿弹性芯(1)的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竹炭纤维束(3)嵌于第一凹槽(11)内,而阻燃丝(2)间隔嵌于第二凹槽(12)内;所述加固层包括螺旋缠绕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钢丝(4);所述亲肤层为包覆于加固层外围棉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结构、设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层及包覆于加固层外围的亲肤层;所述中心结构包括弹性芯(1)、阻燃丝(2)及竹炭纤维束(3),所述弹性芯(1)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分布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沿弹性芯(1)的长度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竹炭纤维束(3)嵌于第一凹槽(11)内,而阻燃丝(2)间隔嵌于第二凹槽(12)内;所述加固层包括螺旋缠绕于中心结构外围的加固钢丝(4);所述亲肤层为包覆于加固层外围棉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芯(1)为氨纶芯。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珏
申请(专利权)人:何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