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5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扣结构,其是阻止穿戴用品所用的由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构成的搭扣结构的搭钩部件轻易地从垂直方向脱离圈扣部件,在例如一次性尿片等穿戴用品的由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构成的搭扣结构中,搭钩部件13由基片16以及从基片16表面垂直直立的搭钩17构成,基片16的里面有对尿片1的接合部分20与非接合部分18,该非接合部分18形成于靠近从一端部开始向另一端部与圈扣部件进行脱离的搭钩部件13的上述一端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适用于一次性尿片或尿片罩裤等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的专利技术。这种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历来是采用商品名一般称为魔带或尼龙搭扣带的、由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构成的搭扣。这种搭扣的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上下重叠时,它们各自几乎直立的搭钩与圈扣相互挂扣,形成机械的扣合。图5与6是表示这种搭钩部件13与圈扣部件14的搭钩17与圈扣25扣合状态的侧视图。在图5中,搭钩部件13沿箭头A的方向压押到圈扣部件14时扣合,按箭头B所示的垂直方向拉开时脱开。在图6中,图5所示的相互扣合的两个部件13、14被沿箭头C、D的方向拉伸,搭钩17与圈扣25处于相互扣合的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搭钩17大多被拉向圈扣25的侧方,搭钩部件13不能轻易地从圈扣部件14脱开。但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搭钩17只是压入圈扣25之间的扣合状态下,被圈扣25挂住的搭钩17的数目有限,若将搭钩部件13向圈扣部件14的上方拉开就能较为容易地脱开。关于这种搭扣结构,日本特开平4-276251号公报说明,如将其圈扣部件断续地接合于穿戴用品,在搭钩部件被拉向侧方时,多数搭钩能容易地被圈扣挂住。对于穿戴用品来说,如果一不小心有使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脱开的垂直方向的力作用于扣合的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时,有时会使搭钩部件脱开圈扣部件。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情况,希望这两个部件能实现在穿戴用品时,即使搭钩部件相对于圈扣部件垂直移动也不容易使扣合脱开,在将用品从身上脱下时,只要沿垂直方向用力拉开搭钩部件就行的扣合状态。上述的日本特开平4-276251号公报虽然说明了搭钩部件对圈扣部件水平方向移动时能使该两个部件有力地扣合的手段,但是并没有说明搭钩部件作垂直方向移动时如何能使该两个部件有力地扣合的手段。因此,本专利技术以使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中的搭钩部件沿垂直脱离圈扣部件的方向移动时也不会轻易地与圈扣部件脱开为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以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能互相扣合脱开,抓住扣合的上述搭钩部件的一端部能向其另一端部顺次拉开的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搭钩部件由基片与直立于该基片表面的许多搭钩构成,上述基片的里面具有对上述穿戴用品的接合部位与非接合部位,该非接合部位靠近上述搭钩部件的上述一端部,横贯整个与上述脱开的前进方向垂直的上述基片的幅宽,在与该非接合部位对应的表面直立着上述的搭钩。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性尿片的斜视图。图2为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为扣合的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的侧视图。图4为搭钩部件从圈扣部件脱离时的侧视图。图5为上下方向重合的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向左右方向拉伸时的侧视图。下面参照附图,以一次性尿片为穿戴用品的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以斜视图表示的一次性尿片1由透水表面层2,不透水的里面层3,以及装在该两层2、3之间的吸水芯(图中未表示出)构成,其前后长度方向由前腰围部分6,后腰围部分7,以及位于该两个腰围部分6、7之间的大腿间部分8构成。搭扣带10从后腰围部分7的左右两侧伸展出来,在前腰围部分6的里面层3的外面形成沿周边方向延伸的搭扣部分11。搭扣带10由带12以及与带12的里面接合的搭钩部件13构成,搭扣部分11由圈扣部件14与里面层3接合形成。该搭钩部件13与圈扣部件14系商品名为魔带或尼龙搭扣的搭钩与圈扣,将搭钩部件13与圈扣部件14相对压押便可使其可脱开地相互扣搭,便可穿戴上尿片1。在脱下穿戴着的尿片1时,只要抓住带12的下述外端部12B,从该外端部12B向另一端的内端部12A将搭钩部件13与圈扣部件14顺次拉开即可。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方向的部分断裂斜视图。搭扣带10的带12的内端部12A用热融性粘结剂15牢固地贴在里面层3的外面,带12的外端部12B为拉开搭扣带10时使用的抓住部分。在内端部12A与外端部12B之间,与带12的里面接合的搭钩部件13由基片16以及从基片16表面垂直直立的搭钩17构成,基片16除了长度为W、横贯整个基片16幅宽的外端部分18(同时参照附图1)外,其余部分20用热融性粘结剂21牢固地贴在带12上。外端部分18为与带12的非接合部分。搭钩17沿基片16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按2-20个/5mm,最好是5-15个/5mm的比例排列,在外端部18的幅宽方向的列为2-20。在该尿片1的侧缘部,表面层、里面层2、3用热融性粘结剂22接合。图3是在一次性尿片1的搭钩部件13与圈扣部件14从垂直方向压押接合时的、与图5同样的侧视图。垂直方向直立的许多搭钩17被直接压入大致为垂直方向直立的许多圈扣25,所以确实被圈扣25挂住的搭钩17的数目不多。图4是图3的搭扣带10对圈扣部件14作垂直向上的移动时的模式图。搭扣带10的带12向上方移动时,在搭钩部件13中与带12的接合部分20,因搭钩17也垂直移动,所以能比较容易地与圈扣25脱开。另一方面,在搭钩部分13的外端部分18(非接合部分)搭钩17倾斜容易从侧方向挂住圈扣25,阻止了搭钩部分13从圈扣部件14脱开。因为在基片16与外端部分18对应的表面的搭钩17的列数可以选择2-20列,所以又不至于给要将搭扣带10从搭扣部分11拉开造成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穿戴用品,除了举例用的一次性尿片外,还包括尿片罩裤、卫生巾、包带、以及一般服装。适用于这些穿戴用品的搭钩部件的基片16最好是用格利法软硬度为0.1g·cm以下的基片。搭钩部件13除了用带12装在穿戴用品上之外,也可以直接装在该用品的所需部位。在将包括搭钩部件13、圈扣部件14的尿片1的构成部件接合时,除了具有所需柔软性的热融性粘结剂外,也可以采用用于热融性材料的融接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搭扣结构,由于在脱离圈扣部件的搭钩部件的前端部形成了与接合该部件的对象的非接合部,该前端部的搭钩列数为2-20,所以该搭钩部件即便对与其扣合的圈扣部件作垂直方向离开的移动,也不会轻易地从该圈扣部件脱开。权利要求1.一种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能互相扣合脱开,抓住扣合的上述搭钩部件的一端部能向其另一端部顺次拉开的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搭钩部件由基片与直立于该基片表面的许多搭钩构成,上述基片的里面具有对上述穿戴用品的接合部位与非接合部位,该非接合部位靠近上述搭钩部件的上述一端部,横贯整个与上述脱开的前进方向垂直的上述基片的幅宽,在与该非接合部位对应的表面直立着上述的搭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搭钩在与上述基片的非接合部位对应的表面的宽度方向成列配设,该列数为2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基片的格利法的软硬度为0.1g·c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结构,其特征是上述穿戴用品为一次性尿片或尿片罩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扣结构,其是阻止穿戴用品所用的由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构成的搭扣结构的搭钩部件轻易地从垂直方向脱离圈扣部件,在例如一次性尿片等穿戴用品的由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构成的搭扣结构中,搭钩部件13由基片16以及从基片16表面垂直直立的搭钩17构成,基片16的里面有对尿片1的接合部分20与非接合部分18,该非接合部分18形成于靠近从一端部开始向另一端部与圈扣部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搭钩部件与圈扣部件能互相扣合脱开,抓住扣合的上述搭钩部件的一端部能向其另一端部顺次拉开的穿戴用品的搭扣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搭钩部件由基片与直立于该基片表面的许多搭钩构成,上述基片的里面具有对上述穿戴用品的接合部位与非接合部位,该非接合部位靠近上述搭钩部件的上述一端部,横贯整个与上述脱开的前进方向垂直的上述基片的幅宽,在与该非接合部位对应的表面直立着上述的搭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美智代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