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酶拆分手性1-苯乙胺的催化精馏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550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反应分离装置和方法,具体内容为使用脂肪酶催化1‑苯乙胺动力学手性拆分的催化精馏塔及其工艺。该精馏塔包括冷凝器和再沸器,其特征在于:精馏塔反应段带有催化剂包,其内装填固载于树脂上的脂肪酶;由于脂肪酶的选择性催化作用,羧酸酯作为酰基供体与R型1‑苯乙胺反应生成R型酰胺,S型1‑苯乙胺不参与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可实现1‑苯乙胺的反应转化率达到99%以上;得到对映体过剩率ee(Enantiomeric excess)大于99%的R型酰胺产品及对映体过剩率ee大于98%的S型1‑苯乙胺产品;极大地精简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操作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酶拆分手性1-苯乙胺的催化精馏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脂肪酶为催化剂拆分手性1-苯乙胺的催化精馏工艺和装置,其特点是采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与普通精馏塔有机结合形成催化精馏耦合过程,通过动力学拆分外消旋1-苯乙胺,生产对映体过剩率ee98%以上的单一对映体手性1-苯乙胺。
技术介绍
手性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其熔点、溶解度、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等都十分类似。虽然理化性质接近,但生物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如抗原与抗体的免疫识别、酶对于底物的专一催化等)都会根据严格的手性匹配识别各分子。因此,虽然一对手性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完全相同,但由于空间构象的不同,它们会在生物体内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在具有手性结构的医药、农药、香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只有其中一种手性对映体具有反应所需的生化性质,另一种手性对映体则没有生化活性甚至存在负面作用。因此,分离并提纯单一对映体在手性化学品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外消旋体拆分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手性化合物制备方法,其原理为在手性助剂的作用下,将外消旋体拆分为两种纯对映体。脂肪酶对对映体具有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脂肪酶催化1‑苯乙胺动力学手性拆分的催化精馏塔及其工艺。催化精馏塔包括冷凝器和再沸器,其特征在于:精馏塔反应段带有催化剂包,其内装填固载于树脂上的脂肪酶;1‑苯乙胺和酰基供体经预热后分别从反应段上部和下部连续进料,其中R型1‑苯乙胺与酰基供体反应生成R型酰胺,由于脂肪酶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S型1‑苯乙胺不参与反应;塔顶采出反应产物羧酸酯;塔底采出未反应的S型1‑苯乙胺、羧酸酯以及反应产物R型酰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脂肪酶催化1-苯乙胺动力学手性拆分的催化精馏塔及其工艺。催化精馏塔包括冷凝器和再沸器,其特征在于:精馏塔反应段带有催化剂包,其内装填固载于树脂上的脂肪酶;1-苯乙胺和酰基供体经预热后分别从反应段上部和下部连续进料,其中R型1-苯乙胺与酰基供体反应生成R型酰胺,由于脂肪酶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S型1-苯乙胺不参与反应;塔顶采出反应产物羧酸酯;塔底采出未反应的S型1-苯乙胺、羧酸酯以及反应产物R型酰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1-苯乙胺催化精馏手性拆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酶是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米曲霉脂肪酶、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黑曲霉脂肪酶、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念珠菌脂肪酶、假单胞菌脂肪酶、猪胰腺脂肪酶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星王晓达王伟粲邱挺叶长燊黄智贤杨臣杨金杯陈锦溢王清莲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