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正津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467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该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活塞,所述内管的内腔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所述内管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内管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受力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活塞配合设置的下活塞。该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通过受力装置的改良,以及内管、顶杆、上活塞、内杆和限位杆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加强了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避免了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缓冲装置损坏。

A buffer device for smart ho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device for smart hom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mart home.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with an inner tube through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bottom end of the top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pisto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inn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orce devic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ner tube is fixed. Both sides are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haft to connect a finite position bar. The limit bar is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inner tube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o connect with a force device. The top of the inner rod is fixed to a lower piston fitted with the upper piston. The cushioning device used in the smart hom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rce devi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ner tube, the top rod, the upper piston, the inner rod and the limit lever, strengthens the buffer effect of the buffer device, and avoids the damage of the buffer device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智能家居的使用中,为了保证智能家居的使用寿命,往往在易损坏的部位安装缓冲装置,以达到对智能家居保护的效果。传统的缓冲装置,缓冲效果不佳,容易出现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缓冲装置损坏,缩短了智能家居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解决了容易出现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缓冲装置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活塞,所述内管的内腔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所述内管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内管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受力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活塞配合设置的下活塞,所述受力装置的底部通过限位弹簧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装置包括受力外壳,所述受力外壳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均套设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两端均贯穿受力外壳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限位杆通过转轴与受力块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受力杆之间套设有受力弹簧。优选的,所述内杆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轮,且活动轮与内管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内管的表面且位于外壳的内腔套设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受力外壳上开设有可供受力杆移动的受力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通过受力装置的改良,以及内管、顶杆、上活塞、内杆和限位杆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加强了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避免了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缓冲装置损坏,延长了智能家居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受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内管;3、顶杆;4、上活塞;5、内杆;6、受力装置;61、受力外壳;62、受力弹簧;63、受力块;64、受力槽;65、导向杆;66、受力杆;7、限位杆;8、下活塞;9、限位弹簧;10、活动轮;11、限位环;1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内管2,内管2的表面且位于外壳1的内腔套设有限位环11,且限位环11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12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内管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顶杆3,顶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活塞4,内管2的内腔设置有内杆5,内杆5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轮10,且活动轮10与内管2的内壁接触,内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6,内管2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限位杆7远离内管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受力装置6活动连接,内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活塞4配合设置的下活塞8,受力装置6的底部通过限位弹簧9与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受力装置6包括受力外壳61,受力外壳61上开设有可供受力杆66移动的受力槽64,受力外壳6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向杆65,导向杆65的两侧均套设有受力杆66,受力杆66的两端均贯穿受力外壳6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受力块63,限位杆7通过转轴与受力块63活动连接,导向杆65的表面且位于两个受力杆66之间套设有受力弹簧62。综上所述,该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通过受力装置6的改良,以及内管2、顶杆3、上活塞4、内杆5和限位杆7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加强了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避免了由于受力过大而导致的缓冲装置损坏,延长了智能家居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工作时,在内管2、上活塞4和下活塞8的作用下,使得上活塞4和下活塞8之间存在气压,以此进行第一缓冲操作,若压力达到危险值时,限位杆7推动受力块63,使得两个受力块63之间的距离减少,从而使得内杆5相对于外壳1向下移动,以此避免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内管2炸裂,当压力结束时,在限位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内杆5恢复至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内管(2),所述内管(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顶杆(3),所述顶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活塞(4),所述内管(2)的内腔设置有内杆(5),所述内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6),所述内管(2)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远离内管(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受力装置(6)活动连接,所述内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活塞(4)配合设置的下活塞(8),所述受力装置(6)的底部通过限位弹簧(9)与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装置(6)包括受力外壳(61),所述受力外壳(6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向杆(65),所述导向杆(65)的两侧均套设有受力杆(66),所述受力杆(66)的两端均贯穿受力外壳(6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受力块(63),所述限位杆(7)通过转轴与受力块(63)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65)的表面且位于两个受力杆(66)之间套设有受力弹簧(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缓冲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内管(2),所述内管(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顶杆(3),所述顶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活塞(4),所述内管(2)的内腔设置有内杆(5),所述内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受力装置(6),所述内管(2)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远离内管(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受力装置(6)活动连接,所述内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活塞(4)配合设置的下活塞(8),所述受力装置(6)的底部通过限位弹簧(9)与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装置(6)包括受力外壳(61),所述受力外壳(6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向杆(65),所述导向杆(65)的两侧均套设有受力杆(6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津
申请(专利权)人:林正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