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异物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43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耳鼻喉科异物钳,包括把手、连接杆、微型电机、主动转轴、主动齿轮、第一限位套、第一行程开关、第二限位套、第二行程开关、齿条、从动转轴、从动齿轮、转动座、固定嘴、绝缘套、电磁铁、固定轴、夹嘴、弹簧片,该耳鼻喉科异物钳,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异物进行有效的夹持,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夹嘴与固定嘴部位的角度调节,即确保对异物进行角度控制,最终通过上述,从而使得患者体内的异物能够安全顺利的取出,极大的防止了异物尖锐端对患者产生的伤害,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Department of ENT foreign body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partment of ENT foreign body forceps, including a handle, a connecting rod, a micro motor, an active shaft, an active gear, a first limit set, a first stroke switch, a second limit set, a second stroke switch, a rack, a driven shaft, a driven gear, a rotating seat, a fixed mouth, insulating sleeve, electromagnet, and a fixed shaft. The clamp, spring piece, the Department of ENT foreign body forceps, the structure ingenious, powerful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clamp the foreign body of the patient, in addition to the need, through simple operation to realize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pinch and fixed mouth, that is, to ensure the angle control of the foreign object. Finally, through the above, the foreign body in the patient can be removed safely and smoothly, which greatly prevents the injury of the sharp end of the foreign body from the patient, and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鼻喉科异物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耳鼻喉科异物钳。
技术介绍
当前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内镜下使用食管异物钳对异物进行钳取,因安全成功率高,从而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根据上述,目前传统的食管异物钳,因普遍结构简单,为机械式结构,只具备基本对异物进行夹持的功能,当部分如枣核等异物卡住患者咽喉部位后,因传统的异物钳在夹持枣核后,无法对枣核进行角度倾斜,即在取出枣核过程中,枣核的尖锐端口会划伤患者咽喉内壁,最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以及伤害的同时,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极大的负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耳鼻喉科异物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耳鼻喉科异物钳,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异物钳,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具备角度调节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耳鼻喉科异物钳,包括把手、连接杆、微型电机、主动转轴、主动齿轮、第一限位套、第一行程开关、第二限位套、第二行程开关、齿条、从动转轴、从动齿轮、转动座、固定嘴、绝缘套、电磁铁、固定轴、夹嘴、弹簧片,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微型电机位于连接杆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机与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主动转轴位于微型电机顶部,所述的主动转轴与微型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主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主动齿轮贯穿于主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主动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位于连接杆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位于连接杆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二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齿条位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齿条分别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从动转轴贯穿连接杆内部左侧,所述的从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从动齿轮贯穿于从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从动转轴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从动齿轮与齿条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转动座贯穿于从动转轴中端,所述的转动座与从动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固定嘴位于转动座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嘴与转动座一体相连,所述的绝缘套位于固定嘴内部中端,所述的绝缘套与固定嘴胶水相连,所述的电磁铁位于绝缘套内部,所述的电磁铁与绝缘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转动座内部中端,所述的固定轴与转动座紧配相连,所述的夹嘴贯穿于固定轴,所述的夹嘴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位于固定嘴和夹嘴右侧之间,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固定嘴和夹嘴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右侧顶部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顶部还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与连接杆胶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鼻喉科异物钳,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从患者口腔深入咽喉部位,当固定嘴与夹嘴处于患者咽喉部位的异物两侧时,可打开第三开关,使电磁铁得电,即通过电磁铁得电的作用,对夹嘴产生吸力,即夹嘴以固定轴为圆心向固定嘴方向转动,此时,通过夹嘴与固定嘴相互配合的作用对异物进行夹持,接着,医护人员根据需要,按住第一开关,使微型电机驱动主动转轴带动主动齿轮同步顺时针转动,即通过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的作用,使齿条顺着第一限位套以及第二限位套作由右向左运动,即通过齿条向左运动的作用,使从动齿轮带动从动转轴联动转动座同步进行顺时针转动,即通过上述,从而实现固定嘴以及夹嘴部位角度的向后旋转调节,当固定嘴以及夹嘴角度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可松开第一开关,即使微型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最终实现了固定嘴以及夹嘴角度的固定,同理,如需要将夹嘴以及固定嘴部位向前旋转调节时,可按住第二开关,使微型电机驱动主动转轴带动主动齿轮同步逆时针转动,即通过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使齿条顺着第一限位套以及第二限位套作由左向右运动,即通过齿条向右运动的作用,使从动齿轮带动从动转轴联动转动座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即通过上述,从而实现固定嘴以及夹嘴部位角度的向前旋转调节,当固定嘴以及夹嘴角度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可松开第二开关,即使微型电机停止工作并自锁,最终实现了固定嘴以及夹嘴角度的固定,最终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操作,从而实现夹嘴与固定嘴部位前后角度的调节,此外在齿条运动过程中,若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即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在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下,使微型电机停止工作,同理,当齿条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即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在第二行程开关触发的作用下,使微型电机停止工作,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实现对齿条移动的限位,即确保夹嘴与固定嘴部位旋转的最大角度得到有效的控制,该耳鼻喉科异物钳,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异物进行有效的夹持,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夹嘴与固定嘴部位的角度调节,即确保对异物进行角度控制,最终通过上述,从而使得患者体内的异物能够安全顺利的取出,极大的防止了异物尖锐端对患者产生的伤害,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夹嘴材质具备磁性,能够被电磁铁吸附,绝缘套是为了对电磁铁进行隔绝,防止电流传递到外界,保护罩是为了对齿条进行遮挡保护,弹簧片是为了实现夹嘴的复位,蓄电池是为了微型电机、电磁铁、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进行能量供应,因蓄电池与微型电机、电磁铁、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附图说明图1是耳鼻喉科异物钳的主视图;图2是耳鼻喉科异物钳的俯视图;图3是保护罩打开状态图;图4是转动座部位剖视放大图;图5是从动齿轮部位剖视放大图;图6是主动齿轮部位剖视放大图。把手1、连接杆2、微型电机3、主动转轴4、主动齿轮5、第一限位套6、第一行程开关7、第二限位套8、第二行程开关9、齿条10、从动转轴11、从动齿轮12、转动座13、固定嘴14、绝缘套15、电磁铁16、固定轴17、夹嘴18、弹簧片19、蓄电池101、第一开关102、第二开关103、第三开关104、保护罩2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耳鼻喉科异物钳,包括把手1、连接杆2、微型电机3、主动转轴4、主动齿轮5、第一限位套6、第一行程开关7、第二限位套8、第二行程开关9、齿条10、从动转轴11、从动齿轮12、转动座13、固定嘴14、绝缘套15、电磁铁16、固定轴17、夹嘴18、弹簧片19,所述的连接杆2位于把手1左侧,所述的连接杆2与把手1一体相连,所述的微型电机3位于连接杆2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机3与连接杆2螺纹相连,所述的主动转轴4位于微型电机3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鼻喉科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连接杆、微型电机、主动转轴、主动齿轮、第一限位套、第一行程开关、第二限位套、第二行程开关、齿条、从动转轴、从动齿轮、转动座、固定嘴、绝缘套、电磁铁、固定轴、夹嘴、弹簧片,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微型电机位于连接杆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机与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主动转轴位于微型电机顶部,所述的主动转轴与微型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主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主动齿轮贯穿于主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主动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位于连接杆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位于连接杆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二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齿条位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齿条分别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从动转轴贯穿连接杆内部左侧,所述的从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从动齿轮贯穿于从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从动转轴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从动齿轮与齿条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转动座贯穿于从动转轴中端,所述的转动座与从动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固定嘴位于转动座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嘴与转动座一体相连,所述的绝缘套位于固定嘴内部中端,所述的绝缘套与固定嘴胶水相连,所述的电磁铁位于绝缘套内部,所述的电磁铁与绝缘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轴贯穿转动座内部中端,所述的固定轴与转动座紧配相连,所述的夹嘴贯穿于固定轴,所述的夹嘴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位于固定嘴和夹嘴右侧之间,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固定嘴和夹嘴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耳鼻喉科异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连接杆、微型电机、主动转轴、主动齿轮、第一限位套、第一行程开关、第二限位套、第二行程开关、齿条、从动转轴、从动齿轮、转动座、固定嘴、绝缘套、电磁铁、固定轴、夹嘴、弹簧片,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把手一体相连,所述的微型电机位于连接杆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机与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主动转轴位于微型电机顶部,所述的主动转轴与微型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主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主动齿轮贯穿于主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主动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位于连接杆右侧顶部,所述的第一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第一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位于连接杆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二限位套螺纹相连,所述的齿条位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内部,所述的齿条分别与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滑动相连,且所述的齿条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从动转轴贯穿连接杆内部左侧,所述的从动转轴与连接杆转动相连,所述的从动齿轮贯穿于从动转轴上端,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锋张少强邵渊张鹏飞闫金凤冯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