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及呼吸界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3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3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件及呼吸界面装置,所述密封件用于被配置在呼吸界面装置的罩体的背面边缘或靠近边缘处,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关于一竖直面对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密封件能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以使所述密封件在佩戴者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上述密封件,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并且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密封件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紧密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能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进而到达对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的目的,配置有该密封件的呼吸界面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并且佩戴舒适,不会出现由于佩戴时间长而引起的不适感。

Seal and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al and a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be configured on the back edge or near the edge of the mask body of the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The two sides of the seal are symmetrical on a vertical face, and the seal is an elastic seal, and the seal can be used when the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is worn. The wearer's face skin is touched and elastic to match the contours of the wearer's face so that the seal is sealed effectively in the wearer's nose and nose. The above seals are symmetrical structure, and when the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is worn, the seal and the wearer's face skin are tightly touched and elastic deformation, can match the contours of the wearer's face, and then reach the purpose of forming an effective seal on the nose and nose wings, and matching the breathing interface device with the seal.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 wearer is comfortable, and the uncomfortable feeling caused by the long wearing time will not occu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件及呼吸界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佩戴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件及呼吸界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呼吸界面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和应用场所也各有不同,例如,常见的医用面罩、带过滤空气功能的口罩。医用面罩被广泛使用于给病人输送氧气或麻醉气体的过程中,但现有的医用面罩普遍存在气密性不理想、长时间佩戴给佩戴者带来不适的问题。口罩对于人们预防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过滤粉尘和某些有害气体等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口罩佩戴时会形成空隙,整体的密封性较差,尤其在鼻梁和鼻翼处容易漏气,影响了口罩的防护效果,还有的口罩在塑料骨架的内侧设置内衬来消除空隙,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密封效果不佳,长期佩戴会影响舒适度。现有的呼吸界面设备普遍存在气密性和佩戴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且佩戴舒适的密封件及呼吸界面装置。一种密封件,用于被配置在呼吸界面装置的罩体的背面边缘或靠近边缘处,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关于一竖直面对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密封件能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以使所述密封件在佩戴者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接触区的凹部;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两侧延伸并在两侧分别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两侧的鼻翼接触区的凸起部;第三密封部,沿两侧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延伸,用于密封佩戴者鼻部两侧脸部的皮肤接触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厚度,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自中心向两侧的所述第二密封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密封部至所述第三密封部的末端方向逐渐变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罩体连接且中空的密封层及包裹密封在所述密封层内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为凝胶部、多孔部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层及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的正面连接于所述罩体的背面,所述第一密封层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层的背面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一密封层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填充体的密封空间,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第一密封层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层通过热压、超声波焊接或高周波焊接与所述第二密封层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的边缘形成边缘密封部以将所述填充体完全包裹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第二密封层通过粘结剂或超声波焊接连接于所述罩体的背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均为热塑性聚合物薄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薄膜为TPU薄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TPU薄膜的厚度为0.03mm~0.2mm,邵氏硬度为30HA~100HA,极限拉伸强度为6000PSI~12000PSI,极限拉伸率为300%~8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层为表层织物与TPU薄膜复合形成的复合层,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表层织物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体为凝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为硅凝胶,所述硅凝胶的锥入度为40~150,拉伸强度为0.2MPa~1MP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为聚氨酯凝胶,所述聚氨酯凝胶的锥入度为40~150,拉伸强度为0.2MPa~1MP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锥入度为40~150,拉伸强度为0.2MPa~5MP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的压缩回复率为100%,压缩回弹速率为6mm/s至40mm/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的压缩回弹速率大于20mm/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体为多孔部,所述多孔部为泡沫硅胶或聚氨酯海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体包括多孔部和凝胶部,所述凝胶部和所述多孔部在所述密封层内层叠设置且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多孔部位于靠近所述呼吸界面装置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多孔部的厚度,并且所述凝胶部的厚度与所述多孔部的厚度比为1:1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的厚度与所述多孔部的厚度比为1:3~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多孔部的厚度,并且所述凝胶部的厚度与所述多孔部的厚度比为1:1~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体包括多孔部和凝胶部,所述凝胶部和所述多孔部为分段式结构,所述凝胶部与所述多孔部沿所述密封件的长度方向分段布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多孔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及第三密封部,或者所述凝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及第二密封部,所述多孔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密封部。一种呼吸界面装置,包括上述密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为口罩、氧气面罩、麻醉面罩、正压通气呼吸面罩、自吸过滤式呼吸器、防毒面具中的任意一种。上述密封件,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并且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密封件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紧密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能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进而到达对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的目的,配置有该密封件的呼吸界面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并且佩戴舒适,不会出现由于佩戴时间长而引起的不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口罩的简易示意图;图2图1所示口罩中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口罩中密封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口罩中密封件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密封件AA方向的剖视图;图6采用双层结构的密封件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口罩佩戴时的简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2,根据一实施例提供密封件20,其用于被配置在呼吸界面装置的罩体上,呼吸界面装置可以但不仅限于是医用口鼻罩、用于过滤空气的口罩,如图2所示,密封件20设置在口罩1的罩体10背面边缘或靠近边缘处,该口罩佩戴时密封件20与佩戴者对应区域的脸部皮肤相贴触,以下以该口罩1为例来描述。口罩1的罩体10用于过滤空气,罩体10可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具有多层无纺布的罩体,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在多层无纺布的最外层连接有外罩11的罩体,或者罩体10为设有过滤层的柔性壳体。罩体10的两侧关于一竖直面(图未示)对称。密封件20设置在罩体10的背面,密封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件,用于被配置在呼吸界面装置的罩体的背面边缘或靠近边缘处,所述密封件与佩戴者鼻梁及鼻翼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关于一竖直面对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密封件能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以使所述密封件在佩戴者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接触区的凹部;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两侧延伸并在两侧分别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两侧的鼻翼接触区的凸起部;第三密封部,沿两侧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延伸,用于密封佩戴者鼻部两侧脸部的皮肤接触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件,用于被配置在呼吸界面装置的罩体的背面边缘或靠近边缘处,所述密封件与佩戴者鼻梁及鼻翼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关于一竖直面对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密封件能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匹配佩戴者脸部的轮廓,以使所述密封件在佩戴者鼻梁及鼻翼处形成有效密封;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接触区的凹部;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两侧延伸并在两侧分别形成有适于密封佩戴者鼻梁两侧的鼻翼接触区的凸起部;第三密封部,沿两侧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延伸,用于密封佩戴者鼻部两侧脸部的皮肤接触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厚度,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自中心向两侧的所述第二密封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密封部至所述第三密封部的末端方向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罩体连接且中空的密封层及包裹密封在所述密封层内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为凝胶部、多孔部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层及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的正面连接于所述罩体的背面,所述第一密封层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层的背面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第一密封层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填充体的密封空间,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第一密封层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通过热压、超声波焊接或高周波焊接与所述第二密封层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的边缘形成边缘密封部以将所述填充体完全包裹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第二密封层通过粘结剂或超声波焊接连接于所述罩体的背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均为热塑性聚合物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薄膜为TPU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薄膜的厚度为0.03mm~0.2mm,邵氏硬度为30HA~100HA,极限拉伸强度为6000PSI~12000PSI,极限拉伸率为300%~800%。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为表层织物与TPU薄膜复合形成的复合层,所述呼吸界面装置佩戴时所述表层织物与佩戴者的脸部皮肤贴触。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之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