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纤维纺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00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纺纱的纤维原料以纱条的形式喂入并条机(2),在并条机中,它受到预牵伸和主牵伸.在牵伸时,纱条(10)凝聚到最小宽度,至少约为纺纱杯直径的1.5倍.在凝聚后的加捻之前,纱条保持上述的直径时,不再凝聚.主牵伸区前面的凝聚器(24)的宽度,至少约为纺纱杯(9)直径的1.5倍.纺纱杯中的喷射器部分(3)和加捻部分(4)以其进口的开口处,至出口开口处,具有相同的直径.成品纱线(11)象环锭纺纱线一样起绒和柔软.(*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此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条的方法。这种方法需在并条机中经过预牵伸和主牵伸,并随后在纺纱杯中纺成纱线。它也涉及到了完成这种纺纱方法的一种装置。在已知的设备中,需要纺的纱条是通过并条机把纱条牵伸到所要求的粗度,然后通过纺纱杯纺成纱线(US-PS4124972和US-PS4565063)。这种设备纺成的纱线松密度差。它不具有环锭纺纱线的拉伸强度或均匀度。因此,它仅适用于一定的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上述的方法和装置,以便于生产出与环锭纺纱线相似的,膨松柔软的纱线。为此目的,按照此专利技术,在牵伸时加工成的纱条其最小宽度至少是纺纱杯直径的1.5倍。凝聚后的纱条在加捻之前,不再凝聚而保持上述的直径。已证实,这种方法可以在随后的加捻过程中控制缠绕纱芯的表面纤维的伸展。因此,当错捻的纱芯退捻时,纱线表面的纤维只是部分地固定在纱芯中,而不是全部均等地紧绕在纱芯上。结果,就产生了与环锭纺纱线相似的起绒,膨松纱线。更可取的是,在主牵伸之前的预牵伸过程中,纱条即可被立刻凝聚成最小宽度。其最小宽度不应超过纺纱杯直径约2.5倍,以便能得以实现高速纺纱。现已证实,在纤维束纱的生产过程中,进入纺纱杯加捻的纱条的数量是关键的。为了保持所需要的比率,在进入预牵伸区前的纱条要凝聚成的宽度仅需要大于它进入主牵伸区之前被凝聚成的宽度,以作为进入纺纱杯的准备。现已断定,如果纱条在进入预牵伸区之前凝聚成的宽度约是它进入主牵伸之前宽度的1.3倍时,则特别有利。为了改进操作控制,在将纱条凝聚成所需要的最小宽度时,牵伸应小。然而,为了获得显著的总牵伸,预牵伸要分成几步。第一预牵伸要大于第二预牵伸。对于第二预牵伸来说,牵伸比在1∶1.1和1∶1.5之间,被认为是特别有利的。从离开并条机的纱条中伸展出来的纤维趋向于滞留粘附在并条机输出锡林的顶部罗拉上。通常,在锡林上通常包有橡胶。现已断定,如果离开并条机的纤维原料从它原来的输送面上转向顶部罗拉,那么,这些纤维甚至能够直接输送到纺纱杯中。按照本专利技术,前述的操作过程是利用这样一个装置完成的在其主牵伸区前,纱条凝聚的宽度至少约是纺纱杯直径的1.5倍。纺纱杯的注入部分和加捻部分以进口的开口处到出口的开口处的直径约相同。这个特点提供了一个简易的,也可生产所期望的与环锭纺纱线相似的膨松纱线装置。重要的是,在纺纱时,要使纺纱杯与并条机的输送锡林的夹持线在指定的距离。因此,纺纱杯进口的开口处被排列在并条机的一对输送锡林的夹持处。其更可取的是,这个进口处的开口位于与输送锡林相切的平面上的。为了束紧滞留粘附在橡胶包住的并条机上部输出罗拉上的纤维,纺纱杯进口的开口朝着与纤维原料输送面相关的顶部罗拉移动是有利的。现已断定,如果在纺纱杯的进口开槽口,那么,纱线的强度就能改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在内齿环中,槽口即齿距。现已断定,通过调整喷射器部分的压缩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使之适应于纺纱杯,则可以影响起绒效果。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倾斜角度可以随着主牵伸区前纱条凝聚的宽度而任意地反向选择变化。现已断定,如果把应用于喷射器部分的压力管道中的压力由纺纱的速度来控制,即速度高时压力较低。这对生产柔软起绒的纱线是有利的。现已断定,如果喷射器部分的压缩空气通道与加捻部分的压缩空气通道的距离在30至40毫米之间,则可以获得最佳纺纱效果。它也有利于选择纺纱杯,以便于当纺纱速度较低的时候,与加捻喷嘴部分的进口相比,喷射器嘴的出口部分有相应地减小。前者是受加捻部分的压缩空气通道到中间间隔的距离限制的,而后者是受喷射器部分的压缩空气通道到喷射器与加捻部分之间间隔的距离限制的。根据纺纱速度,喷射器喷嘴出口部分与加捻部分进口部分的长度比以1∶4和3∶1为宜。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特点所述,既使在纺纱杯应用低超压时,为了获得最佳效率,远离并条机的加捻装置的端面呈刃形,并且在靠近加捻装置孔的地方是垂直的。实际上具有与环锭纺纱线相似的有柔软手感和起绒外观的纱线是需要的。但是迄今为止,还不可能利用一种纺纱杯这样的纺纱设备生产出这种纱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就可以消除这种不利。因此,将有许多方法对膨松度产生影响,而不影响纱线的强度或增加它的消耗。现将详细描述关于牵伸部分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纱装置的平面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捻装置纵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不同部分视图。图4是装有一个孔眼的凝聚器的前视图。此孔位置是紧靠着主牵伸区的预牵伸区上的。图5是另一凝聚器的前视图。图6是贯穿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在图1中所示的并条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7是贯穿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构成的加捻装置进口开口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纤维原料以纱条形式喂入到纺成纱线的平面视图。关于图1中最初所描述的纺纱装置的主要部件是并条装置2,纺纱杯装置是9,引出装置5和络筒装置6。如图1所示,并条装置包括四对罗拉,即20和200,21和210,22和220及输出锡林23和230,罗拉22,220分别与皮制锭带221和222在主牵伸区Ⅲ的开始部分相联(也参见图6)。压缩机201,211是分置的,如果纱线在罗拉21和210之前断头,就用粗纱夹持装置202,212来止动纤维原料,它是装在预牵伸区Ⅰ和Ⅱ的罗拉20,200和21,210前面的。如图5的放大图所示,具有C型截面的压缩器安装在罗拉21,210和22,220之间的Ⅱ区域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纺纱杯9有一个喷射器部分3和一个加捻部分4。在3和4部分上分别带有纺纱孔眼33和43。这些孔眼具有相同连续的园柱形内径dI和dD。3和4部分是用已知的方法与压缩空气通道30和40分别沿切向安装的,管道沿引出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喷射部分3和加捻部分4装在有环形管道70和71的支架7上,通道70与压缩空气通道30相连,而71则与40相连。通道70和71则靠管路700和710与(未示出的)负压源相连。如图1所示,常规方式的引出装置5,包括一个主动引出罗拉50和一个具有回弹力,可止动罗拉50的压辊51。络筒装置6包括一个可以驱动络筒61的主动络筒罗拉60,它是用已知的方式安装的。为了简单,并条机省略了诸如交叉卷绕装置,用于补偿纱线张力的夹头以及碰撞式自停装置等其他常规手段。在不受干扰的纺纱中,纱条1输送给并条机2。在牵伸时,纤维条通过罗拉200和210施加压力,在罗拉20,200和21,210之间牵伸。图8即是图示法表示的过程。K20表示罗拉20和200的夹持线,K21表示罗拉21和210的夹持线,K22表示罗拉22和220的夹持线,K23表示输出锡林23和230的夹持线而K5则表示引出装置的夹持线。凝聚器201和211把纱条1凝聚成B1的宽度并使之大于宽度B2。B2是纤维原料10在紧靠主牵伸Ⅲ前的预牵伸区Ⅱ中凝聚成的宽度。宽度B1和B2是有选择的,以便于凝聚器211凝聚的纱条宽度B1仅仅是宽度B2的1.3倍。在牵伸的同时,当纤维原料10到达凝聚器24时,其宽度大于凝聚器内的宽度W。这样,原料10就试图以凝聚器24所施的压力下脱离而趋向于纱条的中间。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沿着凝聚器24的内壁,顺箭头240和241的方向移动,并且向上、向中心弯曲成折边。这样,原料10得到了两个截面厚度大于中央部分100的边缘区101和102。离开凝聚器24之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并条机中经过预牵伸和主牵伸,以及随后在纺纱杯中分离成单纤维的纱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伸时,纱条凝聚的最小宽度(B↓[2])至少大约是纺纱杯直径(D)的1.5倍。在凝聚后加捻之前还同时保持前述直径(D)的前提下,纱条不再附加凝聚。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5-11-21 P3541219.41.在并条机中经过预牵伸和主牵伸,以及随后在纺纱杯中分离成单纤维的纱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伸时,纱条凝聚的最小宽度(B2)至少大约是纺纱杯直径(D)的1·5倍。在凝聚后加捻之前还同时保持前述直径(D)的前提下,纱条不再附加凝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凝聚到最小宽度(B2),是在紧接主牵伸之前的预牵伸时进行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小宽度(B2)不大于直径(D)的2.5倍。4.根据权利要求书中1至3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其特征在于,纱条在预牵伸的凝聚宽度(B1)大于主牵伸前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牵伸前,纱条凝聚的宽度(B1)大约是主牵伸前的1.3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其特征在于,纱条受到双预牵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牵伸比第二预牵伸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预牵伸在1∶1.1和1∶1.5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1至8中一个或多个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开并条机的纱条以其前传送面偏移。10.用于纺纱条的装置包括一个带有预牵伸区和一个主牵伸区的并条机,一个安装在主牵伸区前的凝聚器,同时还包括一个安装在紧靠并条机之后的纺纱杯,以及一个喷射器部分和一个加捻部分。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尤其在用于操作时,其特征在于,主牵伸区(Ⅲ)前面的凝聚器的宽度(B2)至少约是纺纱杯直径(D)的1.5倍。纺纱杯的喷射器部分和加捻部分从进口开口处到出口开口处,具有相同的直径(D)。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阿茨特哈拉尔德多尔曼库尔特齐格勒格哈特普罗夫埃格伯斯
申请(专利权)人: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