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震动和噪音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利用橡胶材料与骨架材料(如金属、纤维、工程塑料等)复合制成的减震器,或特殊的橡胶粘弹性高阻尼材料来消除振动源的振动冲击和吸收噪音。发电机由于长期工作产生大量热量,要求发电机的减震垫用橡胶极具有高强度、高伸长率、高耐磨性、耐高温,避免发生热老化,但目前减震橡胶的性能仍不能满足发电机的需求,致使发电机减震垫的减震性能达不到预期的减震要求。因此,亟待一种新的发电机减震垫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减震橡胶的性能仍不能满足发电机的需求,致使发电机减震垫的减震性能达不到预期减震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利用该生产模具制作的发电机减震垫减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发电机的实际减震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所述发电机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垫铁片和第二减震垫铁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减震垫(1)包括第一减震垫铁片(11)和第二减震垫铁片(12),以及连接在第一减震垫铁片(11)和第二减震垫铁片(12)之间的特种胶(13),所述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模具盖板(3)、升降机构(4)和翻转机构(5);其中,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多个成型模具单元(21)、第一模具挡块(22)和第二模具挡块(23),所述多个成型模具单元(21)并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模具挡块(22)和第二模具挡块(23)之间,所述第一模具挡块(22)、第二模具挡块(23)和每个成型模具单元(21)均为条状梯形突起结构,所述每个成型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减震垫智能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减震垫(1)包括第一减震垫铁片(11)和第二减震垫铁片(12),以及连接在第一减震垫铁片(11)和第二减震垫铁片(12)之间的特种胶(13),所述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模具盖板(3)、升降机构(4)和翻转机构(5);其中,所述模具本体(2)包括多个成型模具单元(21)、第一模具挡块(22)和第二模具挡块(23),所述多个成型模具单元(21)并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模具挡块(22)和第二模具挡块(23)之间,所述第一模具挡块(22)、第二模具挡块(23)和每个成型模具单元(21)均为条状梯形突起结构,所述每个成型模具单元(21)的条状梯形突起结构(21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便于拆装的握把(212),在所述成型模具单元(2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安装第一减震垫铁片(11)的第一凹陷(213),在所述成型模具单元(21)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安装第二减震垫铁片(12)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213)和第二凹陷由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单元(21)组合构成,所述第一凹陷(213)和第二凹陷底部的部分对应模具结构被掏空使所述第一凹陷(213)和第二凹陷连通,相邻所述成型模具单元(2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凹陷(213),相邻所述成型模具单元(2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二凹陷,所述两个第一凹陷(213)和两个第二凹陷均分别对称设置于条状梯形突起结构(211)的左右两侧,且一部分凹陷位于梯形的平面上而另一部分凹陷位于梯形的斜坡上,所述成型模具单元(21)的上表面还设有入料孔(214),所述入料孔(214)位于相邻两个成型模具单元(21)的邻接处并设置于对称的两个第一凹陷(213)之间,且与左右两侧的第一凹陷(213)和第二凹陷底部掏空的对应模具结构贯通;所述模具盖板(3)具有相对配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与模具本体(2)上表面紧密配合的梯形突起结构,所述梯形突起结构的内表面上设有避让槽(31)、定位孔(32)和贯通模具盖板内外表面的注胶通孔(33),所述注胶通孔(33)与成型模具单元(21)上表面的入料孔(214)对正设置,所述避让槽(31)适于容纳固定安装于第一凹陷(213)内第一减震垫铁片(11)的突出结构,所述定位孔(32)适于对固定连接第一模具挡块(22)和第二模具挡块(23)的器件进行配合定位,所述模具盖板(3)的左右侧壁上还分别设有对模具盖板(3)进行支撑的两个支撑柱(34),在左右侧壁两个支撑柱(34)之间对应的模具盖板(3)内外表面边缘还分别设有一个U形凹陷(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凌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