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广播终端
本技术属于无线应急广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广播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村和较偏远的乡镇,有越来越多突如其来的涉及人民大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共事故发生,因此建设农村、乡镇应急广播系统是刻不容缓的工程。由于国内部分农村、乡镇的网络建设不完善,应急广播无法依赖有线网络进行信号传输,因此采用了无线调频广播方案。该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有线广播布线困难、安装复杂、扩容性差等问题。但利用无线传输,经常出现信号失真、广播中伴有噪音的问题,无法保证广播声音的质量,使得无线广播的推广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无线应急广播存在的经常出现信号失真、广播中伴有噪音的问题,无法保证广播声音的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急广播终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电路、远程接收电路、输入音源检测电路、电源电路、线路输入选择电路、音源切换电路、监听电路、语音模块、播放电路、串口电路和外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3个集成块(IC2、IC7、IC10)、电阻、电容、晶振、双排5脚插针(P1)、5脚插针(P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电路、远程接收电路、输入音源检测电路、电源电路、线路输入选择电路、音源切换电路、监听电路、语音模块、播放电路、串口电路和外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3个集成块(IC2、IC7、IC10)、电阻、电容、晶振、双排5脚插针(P1)、5脚插针(P2)、4脚接口(J8)和双排10脚插针(P5),3.3V电源经并联在一起的31号电容、32号电容、33号电容和34号电容后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50号脚、75号脚、100号脚、28号脚、11号脚、22号脚和21号脚接3.3V电源,2号集成块(IC2)的49号脚、74号脚、99号脚、27号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广播终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电路、远程接收电路、输入音源检测电路、电源电路、线路输入选择电路、音源切换电路、监听电路、语音模块、播放电路、串口电路和外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包括3个集成块(IC2、IC7、IC10)、电阻、电容、晶振、双排5脚插针(P1)、5脚插针(P2)、4脚接口(J8)和双排10脚插针(P5),3.3V电源经并联在一起的31号电容、32号电容、33号电容和34号电容后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50号脚、75号脚、100号脚、28号脚、11号脚、22号脚和21号脚接3.3V电源,2号集成块(IC2)的49号脚、74号脚、99号脚、27号脚、10号脚、19号脚和20号脚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8号脚与1号电阻(R1)的一端、3号晶振(Y3)的一端和23号电容(C23)的一端连接,2号集成块(IC2)的9号脚与1号电阻(R1)的另一端、3号晶振(Y3)的另一端和24号电容(C24)的一端连接,23号电容(C23)的另一端和24号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12号脚接23号电阻(R23)的一端、2号晶振(Y2)的一端和18号电容(C18)的一端,2号集成块(IC2)的13号脚接23号电阻(R23)的另一端、2号晶振(Y2)的另一端和21号电容(C21)的一端,18号电容(C18)的另一端和21号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94号脚经24号电阻(R24)接地,2号集成块(IC2)的14号脚接25号电阻(R25)的一端和22号电容(C22)的一端,25还电阻(R25)的另一端接3.3V电源,22号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10号集成块(IC10)的8脚接3.3V电源,10号集成块(IC10)的7号脚经39号电阻(R39)接3.3V电源,10号集成块(IC10)的4号脚接地,10号集成块(IC10)的1号脚、2号脚、6号脚和5号脚分别与2号集成块(IC2)的29号脚、31号脚、30号脚和32号脚连接,7号集成块(IC7)1号脚、2号脚、3号脚、4号脚和7号脚接地,7号集成块(IC7)8号脚接3.3V电源,7号集成块(IC7)的5号脚和6号脚分别通过26号电阻(R26)和29号电阻(R29)与3.3V电源连接并分别与2号集成块(IC2)的97号脚和98号脚连接,5脚插针(P2)的5号脚接地、4号脚接2号集成块(IC2)的14号脚、3号脚接2号集成块(IC2)的76号脚、2号脚接2号集成块(IC2)的72号脚并经20号电阻(R20)接3.3V电源、1号脚接3.3V电源,4脚接口(J8)的1号脚接地、4号脚接3.3V电源、2号脚和3号脚分别接2号集成块(IC2)的48号脚和47号脚,双排5脚插针(P1)的10号脚接地、2号脚、4号脚、5号脚、6号脚和8号脚分别与2号集成块(IC2)的34号脚、54号脚、7号脚、64号脚和93号脚连接,双排10脚插针(P5)的1号脚和2号脚接地、4号脚和6号脚接3.3V电源,双排10脚插针(P5)的3号脚、5号脚、7~31号脚、33~35号脚、37号脚和39~40号脚分别与2号集成块(IC2)的96号脚、76号脚、77号脚、61号脚、95号脚、60号脚、33号脚、59号脚、18号脚、39号脚、17号脚、40号脚、16号脚、41号脚、15号脚、42号脚、35号脚、43号脚、36号脚、44号脚、37号脚、45号脚、89号脚、46号脚、90号脚、58号脚、4号脚、23号脚、57号脚、63号脚、38号脚、5号脚和62号脚连接,双排10脚插针(P5)的32号脚接5VOUT电源、双排10脚插针(P5)的36号脚接2号集成电路块(U2)的20号脚、双排10脚插针(P5)的38号脚接2号集成电路块(U2)的19号脚;所述远程接收电路包括电容、电阻、电感、晶振、5脚接口(J4)和3个集成块(IC8、IC9、IC13),3.3V电源分别通过并联的8号电容(C8)、9号电容(C9)和并联的36号电容(C36)、37号电容(C37),9号集成块的1号脚接3.3V电源、4号脚接地、2号脚接3号电阻(R3)的一端、4号晶振(Y4)的一端和41号电容(C41)的一端、3号脚接3号电阻(R3)的另一端、4号晶振(Y4)的另一端、38号电容(C38)的一端、7号电容(C7)的一端和42号电容(C42)的一端、7号脚分别与2号集成块(IC2)的87~85号脚连接,5脚接口(J4)的2~5号脚接地、1号脚接5号电感(L5)的一端和1号电感(L1)的一端,8号集成块(IC8)的1号脚接3.3V电源、4号脚接地、8号脚接地、7号脚接38号电容(C38)的另一端、6号脚经33号电阻(R33)接3.3V电源并与2号集成块(IC2)的81号脚连接、9号脚经34号电阻(R34)接3.3V并与电源2号集成块(IC2)的82号脚连接、10号脚经32号电阻(R32)接3.3V电源并与2号集成块(IC2)的84号脚连接、3号脚经39号电容(C39)和54号电阻(R54)后接14集成块(IC14)的8号脚、2号脚经40号电容(C40)和55号电阻(R55)后接14集成块(IC14)的13号脚、5号脚经35号电容(C35)接5号电感(L5)的另一端,13号集成块(IC13)的1号脚接3.3V电源、4号脚和8号脚接地、5号脚经6号电容(C6)接1号电感(L1)的另一端、7号脚接7号电容(C7)的另一端、6号脚通过38号电阻(R38)接3.3V电源并与2号集成块(IC2)的51号脚连接、9号脚通过42号电阻(R42)接3.3V电源并与2号集成块(IC2)的52号脚连接、10号脚通过43号电阻(R43)接3.3V电源并与2号集成块(IC2)的54号脚连接;所述音源检测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电阻、三极管(Q2)、电容和二极管,1号集成电路(U1)的14脚接5VOUT电源、7脚接地,1号集成电路(U1)的1脚接10号电阻(R10)的一端、8号电阻(R8)的一端和4号电容(C4)的一端,10号电阻(R10)的另一端经5号电容(C5)和9号电阻(R9)后接14号集成块(IC14)的10号脚、15号脚,76号电阻(R76)的一端,1号集成电路(U1)的2号脚接11号电容(C11)的一端、8号电阻(R8)的另一端和4号电容(C4)的另一端,11号电容(C11)的另一端接5号二极管(D5)的正极和6号二极管(D6)的负极,1号集成电路(U1)的3脚接5号二极管(D5)的负极、13号电容(C13)的一端和11号电阻(R11)的一端,6号二极管(D6)的正极、13号电容(C13)的另一端和11号电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1号集成电路(U1)的4脚接2号集成块(IC2)的91号脚,1号集成电路(U1)的5脚与44号电容(C44)的一端、37号电阻(R37)的一端和14号电容(R14)的一端连接,1号集成电路(U1)的6脚与37号电阻(R37)的另一端、14号电容(C14)的另一端和46号电容(C46)的一端连接,44号电容(C44)的另一端与2号三极管(Q2)的C极、48号电容(C48)的一端、88号电阻(R88)的一端和12号电阻(R12)的一端连接,12号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OUT电源,2号三极管(Q2)的B极接48号电容(C48)的另一端、88号电阻(R88)的另一端和50号电容(C50)的一端,2号三极管(Q2)的E极接地,50号电容(C50)的另一端接89号电阻(R89)的一端和91号电阻(R91)的一端,89号电阻(R89)的另一端接3号集成块(IC3)的9脚和17号电容(C17)的一端,91号电阻(R91)的另一端接3号集成块(IC3)的14号脚和19号电容(C19)的一端,46号电容(C46)的另一端接7号二极管(D7)的正极和8号二极管(D8)的负极,7号二极管(D7)的负极接49号电容(C49)的一端、90号电阻(R90)的一端和1号集成电路(U1)的9脚,8号二极管(D8)的正极、49号电容(C49)的另一端和90号电阻(R90)的另一端接地,1号集成电路(U1)的8号脚接2号集成块(IC2)的92号脚;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口(J1、J2)、桥式整流二极管(D1、D3)、电阻、电容、有极性电容、电感线圈(H1、H2)、稳压二极管(D2、D4)、瞬态稳压二极管(TVS1)、发光二极管(LED7)和集成块(IC1、IC4、IC5),2号接口(J2)的1号脚接1号桥式整流二极管(D1)的1脚、2号脚接1号桥式整流二极管(D1)的3号脚,1号桥式整流二极管(D1)的2号脚接12V输出电源、28号电容(C28)的一端、105号有极性电容(C105)的正极、27号有极性电容(C27)的正极和4号集成块(IC4)的1号脚,4号集成块(IC4)的4号脚接27号电阻(R27)的一端及28号电阻(R28)的一端,4号集成块(IC4)的2号脚接1号电感线圈(H1)的一端及2号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28号电阻(R28)的另一端接1号电感线圈(H1)的另一端、5VOUT输出电源、28号有极性电容(28)的正极和5号集成块(IC5)的3号脚,5号集成块(IC5)的2号脚接25号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蓝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