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09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包括外罩、电线管、导线盘、卡合圈、旋转柱、线孔、电线入口、避雷针、第一分线管、第二分线管、第三分线管、固定柱、出线孔、螺纹和卡合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线管外部套接呈伞状的外罩,能使得电塔电线在放入装置后可以完全遮住电线的接头处。通过在电线管内分别设置第一分线管、第二分线管和第三分线管,能使得电塔电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线路分别插入三个分线管,能保证电线不会相互散乱缠绕。通过在导线盘的下方设置卡合圈,而且卡合圈可以通过旋转柱进行自由旋转,能使得电塔电线在放入线孔后能通过卡合圈的旋转从而更方便的将电线卡合在一起。

A protective device used at the junction of electric wires of an electric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a wire junction of an electric tower, including a cover, a wire pipe, a wire plate, a clamping ring, a rotating column, a wire hole, a wire entrance, a lightning rod, a first splint tube, a second branch pipe, a third splice pipe, a fixed column, a thread hole, a thread pattern and a hole in the hol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an umbrella shaped outer cover is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wire tube, so that the electric wire can completely cover the joint of the wire after the device is put into the device. By setting the first branch pipe, the second branch pipe and the third branch pipe in the wire tube, the electric wire can be inserted into three separate pipe lin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use lines, which can ensure that the wire will not be entangled with each other. The clamping ring is set below the traverse plate, and the clamping ring can be freely rotated through the rotating column, which enables the electric wire of the electric tower to be more conveniently connect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clamping ring after the wire hole is put into th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属于电塔设备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电塔,呈梯形或三角形等塔状建筑物,高度通常为几十米,为钢架结构。电塔多建设在野外的发电厂、配电站附近,它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设施,能架空电线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电力铁塔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及质量检测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电力铁塔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技术水平,不断加强电力铁塔质量检测,才能够适应现代电力规范、进步的发展。现有的电塔往往会铺设非常多的电线,这些电线经常缠绕在一起,在维修检查方面非常麻烦。而且这些电线接头处都是直接裸露在外的,长时间的暴晒雨淋都会减少电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包括外罩和电线管,所述外罩顶部安装避雷针,所述电线管两端均设有电线入口,所述电线管底部设有若干个出线孔,两个所述电线入口内部均设有第一分线管,所述第一分线管一侧设有第二分线管,所述第二分线管一侧设有第三分线管,所述电线管中间贯穿固定柱,所述电线管下方通过所述固定柱套接导线盘,所述导线盘中间设有若干个呈纵向设置的线孔,所述导线盘下方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两侧设有卡合圈,所述卡合圈中间设有卡合孔,所述固定柱底部设有螺纹。优选的,为了使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外罩在电塔电线放入后可以完全遮住电线的接头处,所述外罩呈伞状结构。优选的,为了使电塔电线在放入装置后能通过所述卡合圈的旋转从而更方便的将电线卡合在一起,所述卡合圈通过所述旋转柱与所述固定柱活动连接。优选的,为了使电塔电线在穿过所述电线管后能够经所述导线盘更快速高效的将电线放入所述卡合圈内,所述导线盘位于所述外罩和所述卡合圈之间。优选的,为了使所述旋转柱能根据使用的需求更方便自由的旋转,所述旋转柱与所述螺纹大小相适配。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在将电塔电线井然有序的分开穿过所述线孔后能够全部放入所述卡合孔内,所述卡合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线孔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线管外部套接呈伞状的外罩,能使得电塔电线在放入装置后可以完全遮住电线的接头处。通过在电线管内分别设置第一分线管、第二分线管和第三分线管,而且在电线管的下方设置导线盘和线孔,能使得电塔电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线路分别插入三个分线管,穿过分线管后可以再通过导线盘中间安装的线孔进一步的进行分线以及能保证电线不会相互散乱缠绕。通过在导线盘的下方设置卡合圈,而且卡合圈可以通过旋转柱进行自由旋转,能使得电塔电线在放入线孔后能通过卡合圈的旋转从而更方便的将电线卡合在一起。装置具有保护效果好,安装更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线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线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罩,2、电线管,3、导线盘,4、卡合圈,5、旋转柱,6、线孔,7、电线入口,8、避雷针,9、第一分线管,10、第二分线管,11、第三分线管,12、固定柱,13、出线孔,14、螺纹,15、卡合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包括外罩1和电线管2,外罩1顶部安装避雷针8,电线管2两端均设有电线入口7,电线管2底部设有若干个出线孔13,两个电线入口7内部均设有第一分线管9,第一分线管9一侧设有第二分线管10,第二分线管10一侧设有第三分线管11,电线管2中间贯穿固定柱12,电线管2下方通过固定柱12套接导线盘3,导线盘3中间设有若干个呈纵向设置的线孔6,导线盘3下方设有旋转柱5,旋转柱5两侧设有卡合圈4,卡合圈4中间设有卡合孔15,固定柱12底部设有螺纹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罩1呈伞状结构,装置能够通过外罩1在电塔电线放入后可以完全遮住电线的接头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合圈4通过旋转柱5与固定柱12活动连接,电塔电线在放入装置后能通过卡合圈4的旋转从而更方便的将电线卡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线盘3位于外罩1和卡合圈4之间,电塔电线在穿过电线管2后能够经导线盘3更快速高效的将电线放入卡合圈4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旋转柱5与螺纹14大小相适配,旋转柱5能根据使用的需求更方便自由的旋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合孔15的直径大于线孔6的直径,装置在将电塔电线井然有序的分开穿过线孔6后能够全部放入卡合孔15内。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电线管2外部套接呈伞状的外罩1,将电塔电线通过电线管2的电线入口7放入电线管2后,外罩1能完全遮住电线的接头处,起到保护的作用。在电线管2内分别设置第一分线管9、第二分线管10和第三分线管11,而且在电线管2的下方设置导线盘3和线孔6,电塔电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线路分别插入三个分线管,穿过分线管后电线再穿过导线盘3的线孔6,导线盘3可以将电线进一步的进行分线以及能保证电线不会相互散乱缠绕。在导线盘3的下方设置卡合圈4,而且卡合圈4通过旋转柱5与固定柱12活动连接,电塔电线从线孔6穿过后全部插入卡合孔15,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再通过卡合圈4将电线卡合在一起,电塔电线可以井然有序的铺设在装置内,在检查维修时也能更加方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包括外罩(1)和电线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顶部安装避雷针(8),所述电线管(2)两端均设有电线入口(7),所述电线管(2)底部设有若干个出线孔(13),两个所述电线入口(7)内部均设有第一分线管(9),所述第一分线管(9)一侧设有第二分线管(10),所述第二分线管(10)一侧设有第三分线管(11),所述电线管(2)中间贯穿固定柱(12),所述电线管(2)下方通过所述固定柱(12)套接导线盘(3),所述导线盘(3)中间设有若干个呈纵向设置的线孔(6),所述导线盘(3)下方设有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两侧设有卡合圈(4),所述卡合圈(4)中间设有卡合孔(15),所述固定柱(12)底部设有螺纹(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塔电线接头处的保护装置,包括外罩(1)和电线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顶部安装避雷针(8),所述电线管(2)两端均设有电线入口(7),所述电线管(2)底部设有若干个出线孔(13),两个所述电线入口(7)内部均设有第一分线管(9),所述第一分线管(9)一侧设有第二分线管(10),所述第二分线管(10)一侧设有第三分线管(11),所述电线管(2)中间贯穿固定柱(12),所述电线管(2)下方通过所述固定柱(12)套接导线盘(3),所述导线盘(3)中间设有若干个呈纵向设置的线孔(6),所述导线盘(3)下方设有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两侧设有卡合圈(4),所述卡合圈(4)中间设有卡合孔(15),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辉王泽乾赵艳坤刘露顾军萍李浩闪李林孙亮吴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行唐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