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145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近红外激光增益材料领域,其中,铋钾双掺的铝酸钇晶体中同时掺入铋离子和钾离子,其中铋离子的掺入量为0.1~15at.%,钾离子的参入量为0.1~15at.%。本发明专利技术铋钾双掺晶体,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而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可以提供局部电荷的补偿作用,铋钾双掺时易变价的Bi3+将获得相对于单掺Bi3+时获得更多的电子,形成更多低价态的铋离子,同时提高铋离子的分凝系数,从而有效提高铋离子近红外发光效率。实现增强荧光输出,降低激光阈值和提高激光效率。该激光晶体在军事、医疗、科研及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ed yttrium aluminate novel near-infrared laser cryst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near-infrared laser crystal with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ed yttrium aluminat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near-infrared laser gain material, in which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ed yttrium aluminate crystals are mixed with bismuth ions and potassium ions at the same time, in which the content of bismuth ions is 0.1 ~ 15at.%, and the parameter of the potassium ion is 0.1 ~ 15at.%. . The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ed crystal, bismuth ion as the activating ion, and the potassium ion as the optimized ion, can provide the compensation function of the local charge. The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ed Bi3+ will obtain more electrons, form more low valence states of bismuth ions, and increase the segregation coefficient of bismuth ions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bismuth potassium double doping is mixed. The efficiency of bismuth ion near infrared luminescence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It can enhance the fluorescence output, reduce the laser threshold and improve the laser efficiency. The laser crystal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military,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红外激光增益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红外波段激光在光通信、超快光子学、激光雷达、遥感探测、光电对抗、医疗、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01年日本学者Fujimoto等人首次报道了铋掺杂玻璃的近红外宽带发光后,铋离子成为近红外超宽波段激光输出的有效离子之一。铋离子不仅具有近红外波段的宽带发光,还具有中红外波段的宽带发光,且半峰宽较宽,荧光寿命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铋离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玻璃光纤基质中,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而在激光晶体材料中的研究非常少,主要是因为铋离子近红外荧光发射效率低、发光弱和分凝系数低等问题。而且,铋离子不像稀土离子那样具有特征鲜明的发射光谱,其发光受多种因素,如共价键、配位环境、晶格对称性及酸碱度等影响。铋离子红外发光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其原因是铋离子的价态复杂,可为Bi0、Bi+1、Bi+2、Bi+3、Bi+4和Bi+5,且铋离子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团簇。近年来国内外对铋离子近红外宽带发光的研究表明,近红外发光中心为低价态的铋离子,如何获得低价态的铋离子,并让其稳定存在,是掺铋发光材料的研究重点。因此研究铋钾双掺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材料对近红外宽光谱激光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所述的近红外激光晶体包括晶体基质、铋离子和钾离子,所述的晶体基质为铝酸钇晶体,所述的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和所述的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同时掺入所述的铝酸钇晶体中。进一步地,所述的铋钾双掺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的分子式为Bi/K:YAlO3,简式为:Bi/K:YAP。进一步地,所述的铋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所述的钾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进一步地,所述的近红外激光晶体用于实现900nm~1700nm波段宽带全固态激光输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纯度为99.999%的Bi2O3、K2CO3、Y2O3和Al2O3作为原料,配料时[Y]和[Al]摩尔比为1:1,铋离子的掺入量为0.1~15at.%,钾离子的参入量为0.1~15at.%,原料经研混均匀后压块烧结;S2、将烧结好的原料装入铱坩埚中,用高纯氮气或者惰性气体完全置换单晶炉内的空气,晶体炉升温至1850~2050℃,晶体提拉速度为0.5~1.5mm/h,转速为6~16r/min;S3、晶体生长结束后,在生长温度附近需要缓慢进行降温,降温梯度40~50℃/h。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过程如下:将纯度为99.99%的Bi2O3、K2CO3、Y2O3和Al2O3按照用料配比混合,然后在混料机中混合5~20个小时;在1-5Gpa的压力下将原料压成圆柱状的料饼;将料饼放入马弗炉中,5~10个小时升温至1000~1200℃,在此温度烧结20~30小时,用10~15个小时降至室温,使混料充分发生固相反应,即可得到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粉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过程如下:将上述原料放入铱金坩埚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使用YAP晶体作为籽晶;采用Czochralski提拉法沿b轴或a轴方向生长,按照引晶、缩颈、放肩、等径、收尾的程序生长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中晶体降温速度为20~30℃/h。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3过程如下:将得到晶体在空气中退火,退火温度为1100~1200℃,保温时间为10~30小时。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及制备方法。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钾离子在晶体可以提供局部电荷的补偿作用,铋钾双掺时易变价的Bi3+将获得相对于单掺Bi3+时获得更多的电子,形成更多低价态的铋离子,使其稳定存在于晶体中,同时提高铋离子的分凝系数,从而有效提高铋离子激活近红外激光晶体的激光输出效率。该晶体在通讯、医疗、科研及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可让铋离子以低价态稳定存在,并且有效提高铋离子的分凝系数。该晶体可以实现近红外的激光输出,在通讯、医疗、科研及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该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铝酸钇晶体中同时掺入铋离子和钾离子,所述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可以提供局部电荷的补偿作用,铋钾双掺时易变价的Bi3+将获得相对于单掺Bi3+时获得更多的电子,形成更多低价态的铋离子,同时提高铋离子在晶体中的分凝系数。该铋钾双掺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中铋离子和钾离子同时掺入激光晶体,分子式为Bi/K:YAlO3,简式为:Bi/K:YAP,铋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钾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该激光晶体用于实现900nm~1700nm波段宽带全固态激光输出。实施例二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纯度为99.999%的Bi2O3、K2CO3、Y2O3和Al2O3作为原料,配料时[Y]和[Al]摩尔比为1:1,铋离子的掺入量为0.1~15at.%,钾离子的参入量为0.1~15at.%,原料经研混均匀后压块烧结;将烧结好的原料装入铱坩埚中,用高纯氮气或者惰性气体完全置换单晶炉内的空气,晶体炉升温至1850~2050℃,晶体提拉速度为0.5~1.5mm/h,转速为6~16r/min;晶体生长结束后,在生长温度附近需要缓慢进行降温,降温梯度40~50℃/h。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纯度为99.99%的Bi2O3、K2CO3、Y2O3和Al2O3按照用料配比混合,然后在混料机中混合5~20个小时。在1-5Gpa的压力下将原料压成圆柱状的料饼。将料饼放入马弗炉中,5~10个小时升温至1000~1200℃,在此温度烧结20~30小时,用10~15个小时降至室温,使混料充分发生固相反应,即可得到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粉料。将上述原料放入铱金坩埚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使用YAP晶体作为籽晶。采用Czochralski提拉法沿b轴或a轴方向生长,按照引晶、缩颈、放肩、等径、收尾的程序生长铋钾双掺铝酸钇晶体;工艺参数为:拉速0.5~1.5mm/h,转速为:6~16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激光晶体包括晶体基质、铋离子和钾离子,所述的晶体基质为铝酸钇晶体,所述的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和所述的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同时掺入所述的铝酸钇晶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激光晶体包括晶体基质、铋离子和钾离子,所述的晶体基质为铝酸钇晶体,所述的铋离子作为激活离子和所述的钾离子作为优化离子同时掺入所述的铝酸钇晶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铋钾双掺铝酸钇近红外激光晶体的分子式为Bi/K:YAlO3,简式为:Bi/K:YAP。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铋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所述的钾离子的掺杂浓度范围为0.1~15a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激光晶体用于实现900nm~1700nm波段宽带全固态激光输出。5.一种铋钾双掺铝酸钇新型近红外激光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纯度为99.999%的Bi2O3、K2CO3、Y2O3和Al2O3作为原料,配料时[Y]和[Al]摩尔比为1:1,铋离子的掺入量为0.1~15at.%,钾离子的参入量为0.1~15at.%,原料经研混均匀后压块烧结;S2、将烧结好的原料装入铱坩埚中,用高纯氮气或者惰性气体完全置换单晶炉内的空气,晶体炉升温至1850~2050℃,晶体提拉速度为0.5~1.5mm/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沛雄黄杏彬尹浩朱思祁李真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