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精梳机中的棉网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997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棉网导向板(9),其中紧邻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9.1)相对于分离罗拉对(3,4)的输出方向(F)是向上倾斜的。在这一段(9.1)的上方设有一大致平行的偏转板(10),用来偏转棉网(V)。棉网导向板(9)和偏转板(10)是导电的,并同精梳机的机架(7)在电气上相连接。分离罗拉(3,4)的钳口间隙至棉网(V)同段(9.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非常短,因而由于棉网的刚性不致产生棉网(V)的皱疵。棉网(V)上的静电荷通过它同棉网导向板(9)和偏转板(10)的接触而被转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梳机中设置在一对分离罗拉与一对输出罗拉之间的一种棉网引导装置,它具有一棉网导向板用以支承来自一对分离罗拉并通向一对输出罗拉的棉网。目前现有的常用精梳机一般含有安装在机架内的两对分离罗拉,它们在精梳机运行时作间歇步伐式的向前转和向后转的运动。分离罗拉把不断送来的经过梳理的棉丛形成精梳棉网,并把它输送到一棉网导向板,该导向板将棉网引向也是安装在机架内的一对输出罗拉。在运行中,输出罗拉以恒定的速度连续旋转。如前所述,由于分离罗拉是向前和向后旋转的,因此,棉网在棉网导向板上形成波浪状。现有的精梳机很容易在分离罗拉后面的棉网导向板上出现变动的和不规则的皱疵,其程度视纤维材料的含潮和杂质含量以及其静电荷而定。这样很可能在位于棉网导向板近旁的一对分离罗拉中通常包覆橡胶的上罗拉上导致包绕棉卷的增多以及其它故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上述的棉网引导装置,它能尽可能防止在一对分离罗拉后面的棉网导向板上出现棉网波浪的皱疵。根据本专利技术,此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在紧邻这对分离罗拉的一段或几段棉网导向板中,其上侧相对于这对分离罗拉的输出方向是成向上倾斜的,以便使从这对分离罗拉中送出的棉网向上偏转;在靠近这对分离罗拉的这段导向板的上方还设有一偏转板,用来偏转由棉网导向板所偏转的棉网,该偏转板的下侧同所述段的棉网导向板的上侧大致平行;另外至少偏转板的下侧和所述段棉网导向板的上侧是导电的并在电气上同精梳机的机架相连接。下面参阅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表示通过精梳机的精梳头一部分的垂直截面的概略图。根据附图,精梳头包括两对分离罗拉1,2和3,4以及一对输出罗拉5,6。分离罗拉1,2,3,4和输出罗拉5,6安装在仅示意表示的精梳机机架7内,并均能围绕着水平轴旋转。具有一棉网导向板9的棉网引导装置安装在机架7内的分离罗拉对3,4与输出罗拉对5,6之间,用以支承由分离罗拉对3,4送出的精梳棉网V,并把它引向输出罗拉对5,6。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紧邻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或几段9.1中,棉网导向板9或至少它的上侧相对于分离罗拉对3,4的输出方向F向上倾斜一个角度α,以便将分离罗拉对3,4输出的棉网V向上偏转。输出方向F是同包括分离罗拉3,4的两根轴的平面成垂直方向的,角度α一般在30°~60°之间,最好是45°左右。这里所谓“紧邻”的意思是指棉网V同棉网导向板9或棉网导向板的9.1段的上侧的接触点应该与分离罗拉3,4的钳口间隙保持最小的距离。此距离大约同分离罗拉的直径具有同样的数量级,即2~3厘米左右。在这样短的距离内棉网V具有足够的刚性,以防止它粘附在棉网导向板9的接触点上,而在分离罗拉3,4的钳口间隙与接触点之间形成皱疵。根据本专利技术,棉网引导装置还包括一偏转板10,它位于邻近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棉网导向板9.1上方的一个距离处,由9.1段向上偏转的棉网V又被偏转板10偏转而引向输出罗拉对5,6。偏转板10的下侧与9.1段的上侧大致相平行;在任何情况下,偏转板10与9.1段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在其顶部不应明显变狭,以免发生棉网填塞。偏转板10还能用来防止棉网V移动到上分离罗拉4和靠在上分离罗拉2和4上面的一个清洁辊11的区域内。这样便能进一步消除形成包绕的危险。偏转板10可支撑在棉网导向板9的9.1段上,但也能与棉网导向板9无关地安装在机架7内。棉网导向板9和偏转板10一般由金属板制成,所以是导电的,它们同机架7在电气上相连接。但在所有情况下,至少棉网导向板9的9.1段的上侧和偏转板10的下侧必须是导电的,并与机架7相连接。从分离罗拉对3,4送出的精梳棉网始终含有相当的静电荷。此电荷最可能出现在棉网V的上侧,因为它在前面曾同上分离罗拉2和4的橡胶包覆层相接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棉网引导装置中,由分离罗拉对3,4输出的棉网V的下侧首先同导电的棉网导向板9的9.1段的上侧相接触,然后其上侧又同导电的偏转板10的下侧相接触,因此,实际上棉网上所有的静电荷都被转移到机架7上。偏转到偏转板10上的棉网V又回到棉网导向板9上,并在导向板的第二段9.2上被引向输出罗拉对5,6。导向板第二段9.2同邻近分离罗拉对3,4的9.1段相连接。因为棉网的静电荷已被转移,所以,不会出现在棉网导向板的第二段9.2上的静电吸引问题。第二段9.2相对于分离罗拉对3,4的输出方向F的倾斜并不重要,在有利的实施例中,第二段9.2的倾斜角比靠近分离罗拉对3,4的第一段9.1的斜度为小,例如,与输出方向F的倾斜角可在-15°~+15°之间。9.2段的长度至少应等于较陡一段9.1的长度。权利要求1.设置在精梳机中一对分离罗拉(3,4)与一对输出罗拉(5,6)之间的棉网引导装置具有一棉网导向板(9),用以支承由该分离罗拉对所送出的棉网(V),并把它引向该输出罗拉对,其特征在于,在紧邻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或几段(9.1)中,棉网导向板(9)的上侧相对于该分离罗拉对的输出方向(F)是向上倾斜的,以便把来自该分离罗拉对的棉网(V)向上偏转;在靠近分离罗拉对的段(9.1)上设有一偏转板(10),用来偏转由棉网导向板(9)所偏转的棉网(V),偏转板(10)的下侧与所述棉网导向板的(9.1)段的上侧大致平行;至少偏转板(10)的下侧和棉网导向板的所述段(9.1)的上侧是导电的,并与精梳机的机架(7)在电气上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棉网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棉网导向板(9)的靠近分离罗拉对(3,4)的段(9.1)的上侧相对于该分离罗拉对的输出方向(F)向上倾斜30°~60°角度,最好是45°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棉网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棉网导向板(9)具有第二段(9.2),其倾斜角度较小,并同与分离罗拉对(3,4)相邻的段(9.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的棉网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棉网导向板的第二段(9.2)相对于分离罗拉对(3,4)的输出方向(F)所成的角度不超过±15°。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棉网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棉网导向板的第二段(9.2)的长度至少等于与分离罗拉(3,4)相邻的段(9.1)的长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包括一棉网导向板(9),其中紧邻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9.1)相对于分离罗拉对(3,4)的输出方向(F)是向上倾斜的。在这一段(9.1)的上方设有一大致平行的偏转板(10),用来偏转棉网(V)。棉网导向板(9)和偏转板(10)是导电的,并同精梳机的机架(7)在电气上相连接。分离罗拉(3,4)的钳口间隙至棉网(V)同段(9.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非常短,因而由于棉网的刚性不致产生棉网(V)的皱疵。棉网(V)上的静电荷通过它同棉网导向板(9)和偏转板(10)的接触而被转移。文档编号D01G19/14GK1130218SQ9411917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H·-U·艾兴堡格, F·卡瓦迪尼, P·耶格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设置在精梳机中一对分离罗拉(3,4)与一对输出罗拉(5,6)之间的棉网引导装置具有一棉网导向板(9),用以支承由该分离罗拉对所送出的棉网(V),并把它引向该输出罗拉对,其特征在于,在紧邻分离罗拉对(3,4)的一段或几段(9.1)中,棉网导向板(9)的上侧相对于该分离罗拉对的输出方向(F)是向上倾斜的,以便把来自该分离罗拉对的棉网(V)向上偏转;在靠近分离罗拉对的段(9.1)上设有一偏转板(10),用来偏转由棉网导向板(9)所偏转的棉网(V),偏转板(10)的下侧与所述棉网导向板的(9.1)段的上侧大致平行;至少偏转板(10)的下侧和棉网导向板的所述段(9.1)的上侧是导电的,并与精梳机的机架(7)在电气上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U艾兴堡格F卡瓦迪尼P耶格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