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5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7:51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体(1),具有前开口(1a);第一门(21)和第二门(22),对开地设置在前开口(1a),第一门(21)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A);梁(3),通过旋转轴(4)枢轴连接于自由端(A),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定位部(51),与梁(3)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51)具有至少沿旋转轴(4)周向环绕旋转轴(4)的一部分且面向旋转轴(4)的径向内端(51a),径向内端(51a)沿旋转轴(4)径向限定旋转轴(4)于梁(3)。沿周向,径向内端(51a)与旋转轴(4)形成较大重叠区域,从而在多个方向上阻挡旋转轴(4)在梁(3)旋转时发生径向窜动,从而有效避免梁(3)晃动,用户开门体验得到提升。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 refrige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body (1), a front opening (1a), a first gate (21) and a second door (22), which is set at a front opening (1a), the first gate (21) having a free end (A) far away from its axis; the beam (3) is connected to the free end (A) by the axis of rotation (4), so that it can rotate between the back position and the unfolding position; first, the first gate (3) can rotate between the back position and the unfolding position. The positioning unit (51) is fixed to the beam (3); the first positioning unit (51) has a radial inner end (51a) at least part of the revolving axis (4) along the rotation axis (4) and the rotation axis (4), and the radial inner end (51a) is radial to the rotating shaft (4) in the beam (3).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radial inner end (51a) and the rotating shaft (4) form a larger overlap area, thus blocking the rotation axis (4) in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4) in the beam (3) rotation, thu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beam (3) sloshing and the user's opening experienc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冰箱包括:本体;对开设置地的第一门和第二门,第一门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通过旋转轴枢轴连接于自由端,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门关闭状态,梁处于展开位置以起到第一门和第二门之间的密封作用;在第一门打开时,梁相对第一门逐渐旋转至退回位置,从而使第一门正常打开。其中,采用卡扣压接旋转轴于梁而对旋转轴形成径向阻挡,从而避免旋转轴从梁上脱落。但是,所述卡扣与旋转轴外周面为线接触,交线沿旋转轴轴向延伸。这使得卡扣对旋转轴的固定效果不佳,旋转轴在梁旋转时容易出现径向窜动,造成梁晃动,导致用户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户开门体验良好的制冷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本体,具有前开口;第一门和第二门,对开地设置在所述前开口,所述第一门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梁,通过旋转轴枢轴连接于所述自由端,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沿旋转轴周向环绕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且面向旋转轴的径向内端,所述径向内端沿所述旋转轴径向限定所述旋转轴于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定位部通过其径向内端至少环绕旋转轴的一部分,包括径向内端可以环绕旋转轴的一部分或者环绕旋转轴转轴一周。因此,沿旋转轴的周向,所述径向内端与旋转轴能够形成较大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在多个方向上阻挡旋转轴在梁旋转过程中发生径向窜动,从而有效避免梁晃动,用户开门体验得到提升。而且,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与旋转轴之间形成较大重叠区域,第一定位部具有充分的强度来应对旋转轴的挤压,从而不易发生断裂,长时间有效保持对旋转轴的定位。可选地,所述径向内端具有沿径向最靠近所述旋转轴且沿所述周向延伸的弧线。弧线可以实现在多个径向上对旋转轴进行定位,旋转轴的稳定性更好。可选地,所述径向内端具有沿径向面向所述旋转轴的弧面。沿旋转轴的径向,弧面与旋转轴的外周面可以形成较大重叠面积,可以对旋转轴形成更稳定定位。而且,在旋转轴旋转过程中,弧面可以避免第一定位部对外周面造成划伤。再者,弧面的设置可以在弧面与旋转轴的外周面之间涂油脂,以形成润滑油膜,降低旋转轴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不仅可以避免对旋转轴造成磨损,还可以使用户开门省力。可选地,所述径向内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为线接触或面接触。其中,线接触或者面接触可以消除第一定位部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旋转轴与第一定位部之间的结构紧凑,第一定位部对旋转轴的定位效果更好。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到第二端,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呈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与所述梁通过卡钩结构连接。卡钩结构安装方便。可选地,所述卡钩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梁且背对所述至少一端的止挡面,以及连接于所述至少一端且钩在所述止挡面的卡钩。这提供了一种卡钩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梁包括容纳所述旋转轴和第一定位部的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的侧壁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卡设于卡槽内,所述止挡面形成于所述卡槽的侧壁。可选地,所述梁包括容纳所述旋转轴和第一定位部的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的侧壁形成有凸起,所述止挡面形成于所述凸起。可选地,所述卡钩包括:延伸部,面向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所述至少一端的端面且远离所述端面延伸至第三端;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三端且位于所述延伸部背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这提出了卡钩的一种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容纳部的侧壁形成有引导面,沿环绕所述旋转轴的周向,所述引导面从靠近所述至少一端的一侧延伸至与所述止挡面相交,所述卡钩可变形地滑过所述引导面至钩在所述止挡面。可选地,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且抗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梁。抗相对转动连接可以避免第二定位部随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以沿旋转轴的周向形成首尾相对,此时,在第一定位部与旋转轴之间可以形成润滑油时,第二定位部可以容留住一部分润滑油。因此,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旋转轴与第一定位部之间、旋转轴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的更有效润滑,有利于减小旋转轴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第二端的端面抵挡。这样,沿旋转轴的周向,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以首尾抵靠,从而可以消除两者之间的周向间隙,将润滑油局限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与旋转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内,实现长期润滑。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梁面对面的两个面中,其中之一具有凹槽且另一个具有容纳在所述凹槽内的凸部。凹槽容纳在凸部内,这可以在第二定位部与梁之间形成抗相对连接。可选地,制冷设备还包括: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梁,且所述旋转轴作为所述铰链组件的铰链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在第二门打开时,从前开口看过去得到的平面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中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在关闭时,从门内侧看过去得到的平面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中的第一定位部与梁分离时的立体图;图4(a)为图1所示制冷设备中的第一门关闭时的俯视图,图4(b)为图1所示制冷设备中的第一门打开过程中的俯视图,图4(c)为图1所示制冷设备中的第一门打开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中的梁在安装状态沿旋转轴轴向看过去得到的平面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中的梁及铰链组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3,制冷设备包括:本体1,具有前开口1a;第一门21和第二门22,对开地设置在前开口1a,第一门21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A;梁3,通过旋转轴4枢轴连接于自由端A,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参照图4所示,图4(a)为第一门21关闭时的俯视图,梁3处于展开位置以起到密封第一门21和第二门22;图4(b)为第一门21打开过程中的俯视图,梁3相对第一门21旋转;图4(c)为第一门21打开时的俯视图,梁3旋转至退回位置。参照图3和图5,制冷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定位部51,与梁3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定位部51可以具有至少沿旋转轴4周向环绕旋转轴4的一部分且面向旋转轴4的径向内端51a。这包括:第一定位部51具有环绕旋转轴4的一部分的径向内端51a;以及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定位部具有环绕旋转轴一周的径向内端。其中径向内端51a可以沿旋转轴4径向限定旋转轴4于梁3。第一定位部51通过其径向内端51a环绕旋转轴4,沿旋转轴4的周向,所述径向内端51a与旋转轴4能够形成较大重叠区域,从而可以在多个方向上阻挡旋转轴4在梁3旋转过程中发生径向窜动,从而有效避免梁3晃动,用户开门体验得到提升。而且,现有技术中卡扣强度不够,在旋转轴旋转过程中,卡扣受到旋转轴挤压,容易发生断裂。相比之下,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51与旋转轴4之间形成较大重叠区域,第一定位部51具有充分的强度来应对旋转轴4的挤压,从而不易发生断裂,长时间有效保持对旋转轴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体(1),具有前开口(1a);第一门(21)和第二门(22),对开地设置在所述前开口(1a),所述第一门(21)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A);梁(3),通过旋转轴(4)枢轴连接于所述自由端(A),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定位部(51),与所述梁(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具有至少沿旋转轴(4)周向环绕所述旋转轴(4)的一部分且面向旋转轴(4)的径向内端(51a),所述径向内端(51a)沿所述旋转轴(4)径向限定所述旋转轴(4)于梁(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体(1),具有前开口(1a);第一门(21)和第二门(22),对开地设置在所述前开口(1a),所述第一门(21)具有远离其转轴的自由端(A);梁(3),通过旋转轴(4)枢轴连接于所述自由端(A),从而可在退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定位部(51),与所述梁(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具有至少沿旋转轴(4)周向环绕所述旋转轴(4)的一部分且面向旋转轴(4)的径向内端(51a),所述径向内端(51a)沿所述旋转轴(4)径向限定所述旋转轴(4)于梁(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内端(51a)具有沿径向最靠近所述旋转轴(4)且沿所述周向延伸的弧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内端(51a)具有沿径向面向所述旋转轴(4)的弧面(5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内端(51a)与所述旋转轴(4)的外周面(40)为线接触或面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梁(3)的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从所述第一端(5a)到第二端(5b),所述第一定位部(51)沿所述旋转轴(4)的周向呈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中至少一端(5a,5b)与所述梁(3)通过卡钩结构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梁(3)且背对所述至少一端(5a,5b)的止挡面(30),以及连接于所述至少一端(5a,5b)且钩在所述止挡面(30)的卡钩(5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梁(3)包括容纳所述旋转轴(4)和第一定位部(51)的容纳部(3a),在所述容纳部(3a)的侧壁(31)形成有卡槽(3b),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斯婷章传郭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