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31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环状结构的承载板,承载板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护栏,承载板的内侧边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悬挂杆,悬挂杆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在铰座上,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悬挂杆和铰座上以能够为悬挂杆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提供弹簧力,铰座上还凸起形成有能够对悬挂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限位块对悬挂杆阻挡进行限位的时候,悬挂杆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悬挂杆远离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能够钩挂的钢模柱上端的钩挂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钩挂进行固定,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steel die colum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steel die column, including a horizontal and annular bearing plate. The outer edge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mounted with a guardrail. The inner edge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hinge seat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earing plate, a suspension bar is arranged on the hinge seat, and one end of the hanging rod is articulated hinged through a reaming shaft. On the hinge seat, a torsion spring is set on the hinge shaft. The two ends of the torsion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attached to the suspension bar and the hinge seat to provide the spring force for the suspension rod to turn toward the inside direction of the bearing plate. The hinge seat is also raised to form a limit block that can limit the suspension bar. When the limit block is limited to the suspension bar block, the suspension bar is used. The angle between the axis direction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more than equal to 0 degrees and less than 90 degrees, and the hanging rod is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hinge seat to form the hook hanging part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el mould column with the hook.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fixed by hook and hook, shorteni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mprov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目前建筑施工领域常用的柱模板为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模板重量轻,搬运方便,切割灵活,但占地面积大,强度低,损耗大,不宜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小,组合刚度相对较小,外围支撑体系十分复杂。钢模板部件强度高,组合刚度大,拼缝严密不易变形,因此越来越多的项目工程采用了钢模板进行拼接组合,以构成混凝土待浇筑空腔。由于一些柱体结构高度较高,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空洞等质量缺陷,通常会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而整个柱模采用了分段振捣的方式以提高混凝土质量,每段柱模在振捣的时候,都会在柱模口的位置搭设施工平台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每增加一段柱模就要相应的拆卸到原有施工平台搭设新的施工平台,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延长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钢模柱用施工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环状结构的承载板,承载板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护栏,承载板的内侧边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悬挂杆,悬挂杆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在铰座上以能够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悬挂杆和铰座上以能够为悬挂杆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提供弹簧力,铰座上还凸起形成有能够对悬挂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限位块对悬挂杆阻挡进行限位的时候,悬挂杆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悬挂杆远离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能够钩挂的钢模柱上端的钩挂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需要向钢模柱内浇灌混凝土时,先进行施工平台的搭设,通过塔吊等工具将本施工平台吊运至钢模柱的上方,然后下降承载板,使钢模柱从承载板内侧穿过。在钢模柱穿过的过程中,转动至承载板内侧的悬挂杆杆身就会抵接在钢模柱上端,随着承载板的不断下降,钢模柱的上端在悬挂杆的杆身上滑动,最终悬挂杆上的钩挂部就钩挂在钢模柱的上端,对整个承载板进行支撑。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为优化,所述承载板的底面且以所述承载板中心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套,导向套的中心线方向朝向所述承载板内侧延伸,导向套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配合有顶杆,顶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导向套,顶杆上且朝向所述承载板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在导向套上以对顶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顶杆上且位于导向套与限位块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套和限位块上,弹簧能够为顶杆朝向所述承载板内侧方向移动提供弹簧力,顶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端面为斜向下设置的抵接面,当所述承载板位于钢模柱上方且所述承载板的中心线与钢模柱的中心线同轴时,抵接面能够与钢模柱的上端相对应。承载板在通过悬挂杆钩挂在钢模柱上端后,由于承载板内圈直径大于钢模柱的外径,因此承载板与钢模柱之间就会出现空隙,施工人员站在上面操作的时候容易发生晃动,不仅影响施工,另外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本专利技术中,承载板从钢模柱上方下降时,钢模柱的上端就会抵接到顶杆上的抵接面,根据作用力的分解,钢模柱上端抵接在抵接面上的作用力转变为沿顶杆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使顶杆朝向承载板外侧方向移动,同时钢模柱的上端在抵接面上滑动,最终钢模柱的上端穿过承载板内圈,而顶杆则是抵接在钢模柱的柱身上。由于弹簧为顶杆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移动提供弹簧力,因此顶杆始终会抵接在钢模柱上,再结合其它几个方向上的作用力,就能够对承载板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了晃动,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施工操作,消除了安全隐患。作为优化,位于所述抵接面上方且靠近于所述顶杆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滚轴,所述抵接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滚轴的外径相切,所述顶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滚轴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架。顶杆抵接在钢模柱柱身上时,随着承载板的下降,顶杆会与钢模柱表面发生摩擦,不仅会阻碍承载板的下降,另外也容易对钢模柱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中,钢模柱上端从顶杆抵接面上滑出后,顶杆上的滚轴就会抵接在钢模柱上并随着承载板的下降进行滚动,使承载板的安装更灵活,同时也降低对钢模柱的伤害。作为优化,所述滚轴表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周向环设有一圈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滚轴的长度。当钢模柱截面为矩形结构时,滚轴表面就能够抵接在其上滚动,当钢模柱截面为圆形结构时,滚轴上的弧形凹槽就能够贴合在钢模柱上滚动,适用性更广。作为优化,所述滚轴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摩擦胶皮。由于钢模柱表面比较光滑,滚轴在其上容易出现打滑现象,摩擦胶皮能够增加与其之间的摩擦力,使滚轴更好的滚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钩挂进行固定,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晃限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环状结构的承载板1,承载板1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护栏,承载板1的内侧边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悬挂杆2,悬挂杆2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在铰座上以能够朝向承载板1内侧方向转动,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悬挂杆2和铰座上以能够为悬挂杆2朝向承载板1内侧方向转动提供弹簧力,铰座上还凸起形成有能够对悬挂杆2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限位块对悬挂杆2阻挡进行限位的时候,悬挂杆2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悬挂杆2远离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能够钩挂的钢模柱上端的钩挂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且以所述承载板1中心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套3,导向套3的中心线方向朝向所述承载板1内侧延伸,导向套3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配合有顶杆4,顶杆4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导向套3,顶杆4上且朝向所述承载板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在导向套3上以对顶杆4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5,顶杆4上且位于导向套3与限位块5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套3和限位块5上,弹簧6能够为顶杆4朝向所述承载板1内侧方向移动提供弹簧力,顶杆4远离限位块5的一端端面为斜向下设置的抵接面,当所述承载板1位于钢模柱上方且所述承载板1的中心线与钢模柱的中心线同轴时,抵接面能够与钢模柱的上端相对应。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抵接面上方且靠近于所述顶杆4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滚轴7,所述抵接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滚轴7的外径相切,所述顶杆4上固定连接有与滚轴7两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架8。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轴7表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周向环设有一圈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滚轴7的长度。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轴7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摩擦胶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顶杆4朝向所述承载板1外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与所述顶杆4同轴设置的连接螺杆,所述限位块5上开设有穿孔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环状结构的承载板,承载板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护栏,承载板的内侧边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悬挂杆,悬挂杆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在铰座上以能够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悬挂杆和铰座上以能够为悬挂杆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提供弹簧力,铰座上还凸起形成有能够对悬挂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限位块对悬挂杆阻挡进行限位的时候,悬挂杆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悬挂杆远离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能够钩挂的钢模柱上端的钩挂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且呈环状结构的承载板,承载板的外侧边沿安装有护栏,承载板的内侧边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悬挂杆,悬挂杆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在铰座上以能够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悬挂杆和铰座上以能够为悬挂杆朝向承载板内侧方向转动提供弹簧力,铰座上还凸起形成有能够对悬挂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当限位块对悬挂杆阻挡进行限位的时候,悬挂杆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悬挂杆远离铰座的一端凸起形成有能够钩挂的钢模柱上端的钩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柱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面且以所述承载板中心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导向套,导向套的中心线方向朝向所述承载板内侧延伸,导向套内沿其轴线方向滑动配合有顶杆,顶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导向套,顶杆上且朝向所述承载板外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均居耀成纪桂强伍永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