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871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基站,包括:主体、上盖及数控中心;主体包括箱体、第一驱动机构及停机坪,箱体设有箱口,停机坪的上端面朝向箱口,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停机坪上升或下降;上盖包括盖体及第二驱动机构,盖体活动连接箱体,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体打开或关闭;数控中心安装于箱体内,数控中心包括第一电源及芯片,芯片包括控制模块、第一处理器及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数控中心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控制停机坪的上升和下降,及控制上盖的打开和关闭。全程可自动投放无人机,满足不同环境和气候投放无人机的需求,一经确定投放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无人机基站可固定放置于同一地点,循环使用。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base station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upper cover and numerical control center. The main body includes a box, a first drive mechanism and a apron. The box has a box mouth,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apron faces the box mouth,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drive the apron to rise or drop; the upper cover includes the cap and the two drive mechanism, the cover body. The second drive mechanism is used to open or close the drive cap. The CNC center is installed in the box. The CNC center includes the first power supply and the chip. The chip includes the control module, the first processor and the receiving module. The control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two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CNC center is used for control.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two driving mechanism act to contro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arking apron and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upper cover. The UAV can be automatically put into the UAV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AV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climate. Once the launch point is determined, the inventiv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base station can be fixed in the same place and circu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人机大量运用于农业监控,城市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等方面,由于人工投放无人机耗时较长,且难以做到定点投放,因此无人机基站应运而生。目前无人机基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上的无人机基站需要人力辅助,在森林荒野等无人区,天气、环境、气候等难以预测,人员不便操作,难以适应不同环境和气候投放无人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基站,其无需人力辅助,可自动投放无人机,可满足不同环境和气候投放无人机的需求。一种无人机基站,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箱体及安装于箱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停机坪,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停机坪,箱体设有箱口,停机坪的上端面朝向箱口,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停机坪上升或下降;上盖,包括盖体及安装于盖体的第二驱动机构,盖体活动连接箱体,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体打开或关闭;及数控中心,数控中心安装于箱体内,数控中心包括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源的芯片,芯片包括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处理器及电连接第一处理器的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数控中心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控制停机坪的上升和下降,及控制上盖的打开和关闭。上述无人机基站,用于停放无人机,无人机内设有与数控中心的接收模块相匹配的发送模块,假设无人机停放于箱体内为基础状态,若无人机需要飞出,无人机向数控中心发出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人机发出的信号,然后传输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将所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通过控制模块分别发送至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动作,打开上盖,同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上升停机坪,至靠近箱口的位置停止,无人机飞离停机坪时,再次向数控中心发出信号,数控中心收到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下降停机坪和第二驱动机构关闭上盖;当无人机飞回,需要停放于停机坪时,无人机在靠近无人机基站的附近向数控中心发出信号,数控中心接收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打开上盖和第一驱动机构上升停机坪;全程无需人力辅助,可自动投放无人机,满足不同环境和气候投放无人机的需求,一经确定投放点,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基站可固定放置于投放点,循环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的第一主动轮、连接第一主动轮的第一传送带、连接第一传送带的中间传输轮、连接中间传输轮的第一从动轮、连接从动轮的第一丝杆及套设于第一丝杆的第一螺母,第一电机安装于箱体,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模块,第一传送带连接第一主动轮、中间传输轮及第一从动轮后呈预设角度,第一丝杆固定连接第一框架,第一螺母连接停机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的第二主动轮、连接第二主动轮的第二传送带、连接第二传送带的旋转套、连接旋转套的中部的第二螺母及穿过第二螺母的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及旋转套安装于盖体,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盖体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箱体包括第一框架及安装于第一框架的箱罩,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一框架,停机坪连接第一框架,第一框架设有升降柱,停机坪的侧边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套设于升降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包括第二框架及安装于第二框架上的盖壳,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的两侧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外侧设有滑槽,第二框架的两侧设有轴支架,轴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框架,轴支架的另一端卡入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箱罩的靠近箱口的一侧设有防水凸台,防水凸台突出于箱口;导向块位于防水凸台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框架的顶部设有滑块,滑块的中部设有运动槽,第二框架的两侧对应滑块的位置设有导轨,导轨通过运动槽活动连接滑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箱罩包括底板,底板设有排水孔,底板的上表面呈拱形,排水孔位于拱形的侧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的上表面呈拱形,排水孔位于拱形的侧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的上表面的中部为平面,其两端具有向下的倾斜面,或者盖壳的上表面呈拱形,或者盖体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基站与无人机;无人机基站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箱体及安装于箱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停机坪,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停机坪,箱体设有箱口,停机坪的上端面朝向箱口,所述停机坪设有无线充电线圈,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停机坪上升或下降;上盖,包括盖体及安装于盖体的第二驱动机构,盖体活动连接箱体,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盖体打开或关闭;及数控中心,数控中心安装于箱体内,数控中心包括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源的芯片,芯片包括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的传输模块与第一处理器及电连接第一处理器的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数控中心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控制停机坪的上升和下降,及控制上盖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无人机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相匹配的无线接收线圈、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第二电源及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发射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收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收集模块的第二处理器及电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人机飞离所述无人机基站,通过所述收集模块采集数据;所述无人机飞回至所述所述无人机基站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感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所述第二电源充电,并且所述收集模块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传输至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所述发送模块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再由接收模块传输至第一处理器进行数字转化后传输至控制模块,然后将数据信息储存于芯片中和/或由传输模块发送至电子终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基站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无人机基站的省略箱罩和盖壳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无人机基站中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1无人机基站中的底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1无人机基站中的上盖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上盖中的盖壳的示意图;图7为图5上盖中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2滑块与轨道及轴支架与滑槽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图1数据中心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无人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10为图1无人机基站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无人机基站100,用于停靠和投放无人机900。所述无人机基站100包括主体10、上盖20和数控中心30,通过数控中心30控制上盖20的打开与关闭,实现智能投放无人机900,无需人工辅助。请参阅图1至图4,主体10包括箱体及安装于箱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14及停机坪13,箱体设有箱口,停机坪13的上端面朝向箱口。箱体包括第一框架12、安装于第一框架12的箱罩11,停机坪13及第一驱动机构14安装于第一框架1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箱体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停机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停机坪,所述箱体设有箱口,所述停机坪的上端面朝向所述箱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停机坪上升或下降;上盖,包括盖体及安装于所述盖体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盖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体打开或关闭;及数控中心,所述数控中心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数控中心包括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处理器及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数控中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控制所述停机坪的上升和下降,及控制所述上盖的打开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箱体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停机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停机坪,所述箱体设有箱口,所述停机坪的上端面朝向所述箱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停机坪上升或下降;上盖,包括盖体及安装于所述盖体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盖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体打开或关闭;及数控中心,所述数控中心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数控中心包括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处理器及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数控中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控制所述停机坪的上升和下降,及控制所述上盖的打开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的第一传送带、连接第一传送带的中间传输轮、连接所述中间传输轮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的第一丝杆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中间传输轮及第一从动轮后呈预设角度,所述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螺母连接所述停机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的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旋转套、连接所述旋转套的中部的第二螺母及穿过所述第二螺母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及旋转套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盖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框架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箱罩,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停机坪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有升降柱,所述停机坪的侧边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升降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第二框架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盖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外侧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框架的两侧设有轴支架,所述轴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所述轴支架的另一端卡入所述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罩的靠近所述箱口的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顺熊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卓翼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