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节能发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760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包括保温棚体,所述保温棚体分设为发酵区和底层保温转运区,所述发酵层设于底层保温转运层上部,数量为2层或者3层,所述发酵区与保温转运区之间通过墙体隔开;所述发酵区顶部及底部墙体内均设有集热器;所述发酵区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所述发酵区通过隔板分设为处理区和周转区,所述处理区内设有环形发酵翻抛区,所述环形发酵翻抛区内设有翻抛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节能发酵系统不仅实现了安全的有机废弃物发酵的工艺流程,而且采用了多层发酵的结构,合理利用立体空间,提升了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了效率。

Multi-layer energy saving ferment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layer energy saving ferment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thermal insulation greenhouse body,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fermentation area and a bottom insulation transport area. The fermenting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bottom insulation and transport layer, and the number is 2 or 3 layers. The fermentation area is separated by a wall between the heat transfer area and the heat transfer area; the top of the fermentation area is at the top of the fermentation area. A heat collector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nop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and a draught fan; the fermentation area is divided into a processing area and a turnover area through a partition board, and a ring ferment and throwing area is provided in the processing area, and a turning and throwing machine is arranged in the ring fermenting and throwing area. The energy saving fermentation system in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realizes the safe process of the organic waste fermentation, but also uses the multi-layer fermentation structure, rationally uses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limited spac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节能发酵系统
本技术属于干燥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节能发酵系统。
技术介绍
植物残体、养殖业禽畜粪便、食品业或者农业产出的有机废弃物的价值低廉、体积庞大不便于运输和丢弃,而且极易产生污染,是上述行业从业人员难以避免的一大难题。除了传统的焚烧、填埋等方法,更为优选的处理方法为在一定的湿度、碳氮比和含氧量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垃圾转化为具有实用性的优质生物性有机肥料。发酵的过程是进行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管件工艺过程,如何提升发酵过程的工艺品质、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有机废弃物发酵工艺中的重中之重。早期的发酵技术多采用静态发酵,即将有机废弃物静置进行发酵,静态发酵的工艺过程常常由于供氧不足而转化成厌氧发酵,不仅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臭气增加操作人员中毒和环境爆炸的风险,而且发酵效率非常低,无法大规模化进行推广。现有的发酵技术多采用现代化的器械实现动态发酵,如使用塔式发酵设备的分层立式结构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使有机废弃物迅速脱水且发酵周期短,但是塔式发酵设备效率低、设备投资较大。作为现有技术中发酵方法的改善,许多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厂家采用静置发酵结合翻抛来实现大规模化的有效发酵,具体为:将有机废弃物铺展于发酵场地内静置发酵,静置一定时长后利用人工或者翻抛机对有机废弃物原料进行翻抛,使有机废弃物原料有效与空气相接触,保证发酵过程具有充足的氧气来源,这种发酵工艺目前已日趋成熟,成为大型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的首选工艺。上述静置结合翻抛的工艺尽管已经纯熟,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解决许多问题:1、发酵场地利用率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发酵区、进出料区、转运区往往设于同一场地,需要机械和人力配合完成翻抛、转运、进出料,不仅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生产,而且场地利用率较低,单位场地直接应用与发酵工艺的利用率不足50%。2、发酵过程中需要利用额外的辅助加热工艺来促进发酵过程的顺利发生,这就需要利用较多的化石能源,提升了能耗,对环境也不够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多层节能发酵系统,该节能发酵系统不仅实现了安全的有机废弃物发酵的工艺流程,而且采用了多层发酵的结构,合理利用立体空间,提升了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通过对余热和太阳能的合理利用,节省了辅助加热过程中所需要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既降低了成本又最大程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包括保温棚体,所述保温棚体分设为发酵区和底层保温转运区,所述发酵区设于底层保温转运层上部,数量为2层或者3层,所述发酵区与保温转运区之间通过墙体隔开;所述发酵区顶部及底部墙体内均设有集热器;所述发酵区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所述发酵区通过隔板分设为处理区和周转区,所述处理区内设有环形发酵翻抛区,所述环形发酵翻抛区内设有翻抛机;所述周转区设为进料周转区和出料周转区;所述底层保温转运区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进料周转区相通的进料皮带,另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出料周转区相通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下方设有转运皮带。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棚体最上层发酵区顶部墙体内设有太阳能管式集热器,所述发酵区之间墙体内所设集热器为余热管式集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底层保温转运区底部设有余热管式集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区隔板上分别设有与进料周转区和出料周转区相通的进出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周转区处进出口宽度为出料周转区进出口宽度的2倍。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周转区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下层保温转运区的出料斗相接。进一步地,所述周转区中部设有辅助发酵区,所述进料周转区和出料周转区设于辅助发酵区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发酵区设为由隔板隔开的3个独立发酵空间,每一发酵空间仅有一面为开放侧,其开放侧与发酵区隔板相对。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斗的底部与转运皮带之间的高度为1-1.5m。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发酵翻抛区中部设有加料区,所述加料区内设有所需添加的药剂和干燥用物料。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的节能发酵系统不仅实现了安全的有机废弃物发酵的工艺流程,而且采用了多层发酵的结构,合理利用立体空间,提升了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通过对余热和太阳能的合理利用,节省了辅助加热过程中所需要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既降低了成本又最大程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多层节能发酵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发酵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中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多层节能发酵系统设于保温棚体内部,棚体可由钢板结构内外墙包裹保温材料构成。之所以为“多层”,即将保温棚体由上至下分设为多层发酵区和底层保温转运区。如附图1所示,保温转运区3设为最底部,主要用于分开设立进出料的通道、隔潮以及对棚体整体进行保温。保温转运区上面一次设有发酵区2和发酵区1,发酵区1与发酵区2、发酵区2与保温转运区3之间通过墙体隔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在发酵区1顶部设立单独的发酵区以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的效率,考虑到原材料进料的难度,立体发酵区数量不宜多,如本实施例中2个发酵区或者3个发酵区最为合适。为进一步提升热量利用率、提升能源利用率从而节约能源,发酵区1顶部墙体内设有太阳能管式集热器101,发酵区2顶部墙体内设有余热管式集热器201,发酵区2底部墙体内同样设有余热管式集热器301,进一步地,保温转运区底部同样设有余热管式集热器305。现有的发酵系统中,除了发酵塔具有多层结构以外多采用一层的结构,立体空间的利用率非常低,而且由于发酵场地铺设过大,给原料转运和发酵产物的转运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往往原料区和产物转运区需要占用非常大的空间,同时为了使两者区分开,还需要在两者中间设立一片空白的隔离区,进一步降低了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将主发酵区设在上层,其下部设为保温转运区,不仅有效利用了立体空间,而且利用重力作用使出料过程能耗降低80%以上,更无须人工进行出料,而通过进料皮带的设置使进料过程完全自动化,进一步节省了人工。将发酵区设于上层还对发酵过程的通风带来了便利条件,使发酵区的通风效果更加良好。同时,在许多养殖企业或者农业相关企业,往往设有锅炉等大型加热设备,这些设备的余热利用可有效与本技术中的节能发酵系统相适配进行使用。每一发酵区棚体需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以保证翻抛过程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充足,如附图1所示,发酵区1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102,发酵区1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103,发酵区2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202,发酵区2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203,进风口必须设于棚体下部,出风口及抽风机必须设于棚体上部,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使空气流有效经过发酵区内的待发酵有机废弃物,实现氧气的输送。底层保温转运区一侧设有与发酵区1和发酵区2中进料周转区相通的进料皮带302,另一侧设有与发酵区中出料周转区相通的出料斗303,出料斗303下方设有与之相对设立的转运皮带304,皮带随着发酵完成的物料落下以匀速向保温棚体外部出料。本实施例中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层节能发酵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棚体,所述保温棚体分设为发酵区和底层保温转运区,所述发酵区设于底层保温转运层上部,数量为2层或者3层,所述发酵区与保温转运区之间通过墙体隔开;所述发酵区顶部及底部墙体内均设有集热器;所述发酵区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所述发酵区通过隔板分设为处理区和周转区,所述处理区内设有环形发酵翻抛区,所述环形发酵翻抛区内设有翻抛机;所述周转区设为进料周转区和出料周转区;所述底层保温转运区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进料周转区相通的进料皮带,另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出料周转区相通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下方设有转运皮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棚体,所述保温棚体分设为发酵区和底层保温转运区,所述发酵区设于底层保温转运层上部,数量为2层或者3层,所述发酵区与保温转运区之间通过墙体隔开;所述发酵区顶部及底部墙体内均设有集热器;所述发酵区棚体下部设有进风口,棚体上部设有出风口及抽风机;所述发酵区通过隔板分设为处理区和周转区,所述处理区内设有环形发酵翻抛区,所述环形发酵翻抛区内设有翻抛机;所述周转区设为进料周转区和出料周转区;所述底层保温转运区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进料周转区相通的进料皮带,另一侧设有与每一层发酵区的出料周转区相通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下方设有转运皮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体最上层发酵区顶部墙体内设有太阳能管式集热器,所述发酵区之间墙体内所设集热器为余热管式集热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节能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保温转运区底部设有余热管式集热器。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康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