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7586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包括滤池主体、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反洗风机、反洗水泵和自动控制柜,所述滤池主体下部设有配水配气室,所述配水配气室上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上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方池体一侧设有V型出水槽,在出水槽底部设置出水闸板,所述出水闸板外侧设有清水渠,所述清水渠池体对侧滤料层上方设有翻板阀,所述翻板阀外侧设有反洗排水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节约药耗,不需要单独设置驱氮装置,相比于传统的重力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水质更好、滤速更高、纳污能力更强,还能够高效的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An upflow denitrification deep bed filt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pflow denitrification deep bed filter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filter main body, an adaptive control drug delivery device, a backwash fan, a backwash pump and an automatic control cabin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l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stribution chamber, and a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is provided above the wat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chamber, and the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is on the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One side of the bear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layer above the bearing layer, and one side of the pool body above the filt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V type water outlet, and a water sluice board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let trough, a water channel is provid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water sluice board, and a turning plate valve is provided above the side filter layer of the water channel pool body, and a backwash drainage channel is provid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plate valve. .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drug consumption and does not need to set up a nitrogen displacement device separate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avity flow denitrification deep bed filter, the water quality is better, the filter speed is higher, the capacity of the sewage is stronger, and the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can be realize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
技术介绍
2007年,江苏太湖爆发的蓝藻事件震惊全国,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运动。时至今日,“提标改造”还处于进行时状态。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管理不当,进水水质、水量冲击或气候变化导致微生物活性变差等导致污水厂总氮难以持续达标,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开始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后,其出水总氮、总磷和SS等污染物更难达标排放。因此,许多污水厂出水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目前,污水深度处理一般解决方案有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翻板滤池;高效沉淀池+纤维滤料滤池(D型滤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但上述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均需要新建一个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近年来,国内污水厂开始从国外引进一种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其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占地面积小。该工艺比较经典的有美国STS公司1969年自主研发的DeepBedTMFilter(反硝化深床滤池),是一种集生物脱氮及过滤功能合二为一的处理单元。在反硝化深床滤池前设置一个混合装置,快速混合后出水在滤床中进行微絮凝生物过滤,经过絮凝沉淀、截留、生物作用,可将总磷、总氮、SS同步去除,确保出水水质达标(一级A)排放。因此,反硝化深床滤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例如,沈晓铃在《中国给水排水》发表的论文《深床反硝化滤池在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指出在外加碳源的情况下,运行效果稳定,其出水各项指标均低于一级A标准,尤其是TN,可稳定低于5mg/L。钱静在《净水技术》上发表论文《城市污水Leopold反硝化滤池的深度处理中试试验》,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滤池出水总氮去除率为88.7%,总磷去除率为79.2%。随着技术不断的创新与优化,为实现系统的自动监控以及更好发挥反硝化深床滤池的优势,专利CN106477719A公开了一种同步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水头损失小、操作方便等特点,且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但该项专利技术滤池总深度较高,实际工程应用较难,同时投加的药耗偏高,产生的污泥量较多。此外,传统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重力流式进水方式,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驱氮装置,防止因氮气不能外排而使滤池短流的现象;事实上,重力流式反硝化滤池微絮凝过滤易造成滤料表面堵塞,不能充分的利用滤床底部空间,从而导致其纳污量较低,滤速较慢,影响整体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采用自适应投药系统实时调整加药量,节约药耗,同时省去了驱氮装置,能充分利用滤池底部空间进行微絮凝反应,相比于传统的重力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水质更好、滤速更高、纳污能力更强,还能够高效的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包括滤池主体、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反洗风机、反洗水泵和自动控制柜,所述滤池主体下部设有配水配气室,所述配水配气室上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上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方池体一侧设有V型出水槽,在出水槽底部设置出水闸板,所述出水闸板外侧设有清水渠,所述清水渠池体对侧滤料层上方设有翻板阀,所述翻板阀外侧设有反洗排水渠。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为上向流滤管或上向流滤头。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层厚度150~300mm,所述滤料层采用包括且不限于火山岩、石英砂和陶粒,其厚度不少于1.8m。进一步地,所述V型出水槽底部侧壁开有若干扫洗水孔,与翻板阀底边在同一高度上,过孔流速为1~3m/s,能有效的实现表面扫洗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是引用申请人现有专利《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及其方法》(ZL02115323.X),由控制单元及计量投加单元组成,所述控制单元由控制器、人机界面、语音提示系统、运行方式选择面板组成;所述计量投加单元由碳源投加系统和絮凝剂投加系统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碳源投加系统、絮凝剂投加系统分别包括投药泵、控制阀门和流量计;所述碳源投加系统加药点设置在滤池主体前端处理单元出水槽处;所述絮凝剂投加系统加药点设置在滤池主体前端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采用上向流滤管进行布水布气,与传统的滤板滤头比较,安装便捷,施工难度较低,不易被水中杂质堵塞。第二,本技术采用上向流进水方式,过滤的水流方向与氮气扩散方向一致,过滤时水流会带着氮气往上走,无需除氮装置,不会形成气堵,从而降低了水头损失,延长了过滤周期。同时,待滤水由滤池底部进入,同空气完全隔绝,更加有利于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大大提高脱氮效率。第三,本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反冲洗方式进行滤池的反洗过程,即动力式逆向排放+单独气洗+气水联洗+单独水洗+单水漂/扫。相比于传统的三步法反洗方式,该套方法新增了动力式逆向排放和单水漂扫洗过程。其中动力式逆向排放模拟了沉淀池重力虹吸排泥技术,即将滤池底部拦截的较大污泥杂质先通过排污管排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传统气水反洗时将底部杂质冲洗到上层细滤料,造成部分污泥杂质难以清洗干净;单水漂扫洗,主要是本技术采用V型出水槽底部扫洗水孔进行表面扫洗,在滤池反冲洗过程进行到单水冲洗时,滤池进入表面扫洗状态,由于扫洗出水流速较大,可有效的将滤料表面以上残留反洗废水推流至翻板阀排出,解决初滤水水质较差的问题。因此,这种反洗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滤料层堵塞、板结等状况,还能解决初滤水水质差的问题。第四,本技术采用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实现体系最佳脱氮除磷效果的单位投药量,该套设备具有自动学习的功能,根据本地的水质、温度、季节自动将最佳投药量记录在数据库中,在自适应控制状态下,选取合适投药量,从而实现系统最佳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的实施案例结构图。附图中各部分为:1-滤池主体;2-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201-控制单元;202-碳源储罐;203-碳源投加泵;204-加碳控制阀门;205-加碳流量计;206-絮凝剂储罐;207-药剂投加泵;208-加药控制阀门;209-加药流量计;3-反洗风机;4-反洗水泵;5-自动控制柜;6-配水配气室;7-上向流滤管;8-承托层;9-滤料层;10-V型出水槽;101-扫洗水孔;11-出水闸板;12-清水渠;13-翻板阀;14-反洗排水渠;15-溢流孔;16-管道混合器;17-进水管;18-进水阀门;19-底部排污管;20-排污管阀门;21-风机阀门;22-气体流量计;23-反洗进气管;24-进气管阀门;25-水泵阀门;26-液体流量计;27-反洗进水管;28-反洗进水管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优实施案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包括滤池主体1、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2、反洗风机3、反洗水泵4和自动控制柜5,所述滤池主体1下部设有配水配气室6,所述配水配气室6上方设有上向流滤管7,所述布水布气系统7上方设有承托层8,所述承托层8上方设有滤料层9,所述滤料层9上方池体一侧设有V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包括滤池主体、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反洗风机、反洗水泵和自动控制柜,所述滤池主体下部设有配水配气室,所述配水配气室上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上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方池体一侧设有V型出水槽,在出水槽底部设置出水闸板,所述出水闸板外侧设有清水渠,所述清水渠池体对侧滤料层上方设有翻板阀,所述翻板阀外侧设有反洗排水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包括滤池主体、自适应控制投药设备、反洗风机、反洗水泵和自动控制柜,所述滤池主体下部设有配水配气室,所述配水配气室上方设有布水布气系统,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上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方池体一侧设有V型出水槽,在出水槽底部设置出水闸板,所述出水闸板外侧设有清水渠,所述清水渠池体对侧滤料层上方设有翻板阀,所述翻板阀外侧设有反洗排水渠。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布气系统为上向流滤管或上向流滤头。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厚度150~300mm,所述滤料层采用包括且不限于火山岩、石英砂和陶粒,其厚度不少于1.8m。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明伍波郑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