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732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2:37
一种即使对透镜驱动装置主体施加了强烈冲击的情况下,线圈的线材也不易断线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透镜保持部件、驱动机构及壳体,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壳体侧相对的上板、与基座相对的下板、以及被夹持在上板与下板之间的筒状的主体部,下板上设有绕线柱,线圈是由导电性的线材卷绕于主体部外侧而形成,且线材的引出线分别被固定于绕线柱上,透镜保持部件的主体部还具有:多个第一支撑部,设置在主体部的外侧;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第一支撑部之间,线圈主体的靠近下板的一部分卷绕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靠近下板的一部分以外仅卷绕在第一支撑部上。

Lens drive device

A lens driving device that does not easily break the wire of the coil even if a strong impact is applied to the main body of the lens driving device. The holder has a base, a lens holding unit,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hell. The lens retaining unit has a upper plate relative to the shell side, a lower plate opposite the base, and a cylindrical body part sandwich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nd a winding column on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coil is formed by winding the conductive wire on the outer part of the main part. The drawing line of the wire is fixed on the winding column, and the main body part of the lens holding par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support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main body part,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support parts,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first support parts, and a part of the coil body near the lower plate is rolled around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first part. Two on the support part, only one part near the lower plate is wound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特别涉及在透镜保持部件的外围卷绕有线圈的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具备摄像功能。在这些设备中,通过使用了VCM(VoiceCoilMotor:音圈电动机)的透镜驱动装置对镜头进行驱动。以下,使用图1~图3对以往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900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900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透镜驱动装置900至少具备:基座901;设置于基座901的透镜保持部件902;设置在透镜保持部件902外围的、具有磁铁903和线圈904的驱动机构905;以及罩设于透镜保持部件902和驱动机构905上的壳体906。图2是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900中的透镜保持部件902的立体图。图3是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900中的装配有线圈904的透镜保持部件902的其他角度(从斜下方观察的角度)的立体图。如图2及图3所示,透镜保持部件902具有与壳体906一侧相对的上板907、与基座901相对的下板908、以及被夹持在上板907与下板908之间的筒状的主体部909,下板908上设有向基座901一侧突起的绕线柱910。此外,如图3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900中,线圈904是由导电性的线材卷绕于主体部909外侧而形成,能够随着透镜保持部件902一起沿着透镜体的光轴方向移动,而且从线圈904的线圈主体904a引出的线材的首尾两端即引出线904b分别被固定于绕线柱910上。通常状态下线圈904与主体部909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但是,在电子设备因跌落等而收到了强烈冲击的情况下,根据冲击的方向的不同,在线圈904与主体部909之间可能会发生沿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和\或透镜体的径向的相对移动,由此容易发生因拉伸应力或剪切应力而引起的断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往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即使在透镜驱动装置受到了强烈冲击的情况下,线圈的线材也不易断线的透镜驱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侧的透镜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外围的、具有磁铁和线圈的驱动机构;以及罩设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壳体,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壳体侧相对的上板、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下板、以及被夹持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筒状的主体部,所述下板上设有向所述基座侧突起的绕线柱,所述线圈是由导电性的线材卷绕于所述主体部外侧而形成,且从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引出的所述线材的首尾两端即引出线分别被固定于所述绕线柱上,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主体部还具有:多个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线圈主体的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以外仅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线圈主体的靠近下板的一部分不仅卷绕在第一支撑部上,还卷绕在位于多个第一支撑部之间的第二支撑部上。换言之,第二支撑部能够在多个第一支撑部之间的位置支撑线圈主体的靠近下板的一部分,与以往的不设置第二支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线圈的线材在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和\或透镜体的径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在透镜驱动装置受到了强烈冲击的情况下,线圈的线材也不易断线。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中,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与所述线圈主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线圈主体的长度,且大于等于所述线材的线径。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线圈主体中所包含的各圈线材之间通过融化接合的方式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几乎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在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大于等于线材的线径的情况下,只要第二支撑部与线圈主体中的至少一圈线材紧密接触,就能够对线圈主体的整体的移动进行限制。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内磁轭部,所述内磁轭部伸入由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线圈围成的空间,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所述内磁轭部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在所述主体部的径向上,所述内磁轭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线圈之间。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支撑部进一步限制了线圈的移动,另一方面还能够在相邻的第一支撑部之间保留用于收纳内磁轭部的空间。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中,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内磁轭部和所述下板之间,且所述内磁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线圈在通电状态下能够沿着上述轴向上下移动,即使在上述线圈移动到最上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内磁轭部也不会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接触。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内磁轭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间隙被设置的足够大,即使线圈处于通电状态且基于用户的操作而透镜保持部件被驱动到最上方位置,透镜保持部件也不会与内磁轭部接触。由此,确保了第二支撑部的设置不会对内磁轭部的设置造成影响。在俯视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连续的外周面,所述线圈的内周面与所述外周面紧密接触。此外,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中,在俯视状态下,所述线圈的内周面成为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周面相同的形状。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外周面能够连续地或间断地与线圈的整个内周面紧密接触,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线圈在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和\或透镜体的径向上的移动。在上述透镜驱动装置中,在俯视状态下,所述线圈是被倒角了的多边形的形状,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能够对所述多边形的角部进行支撑的角支撑部。而且,在俯视状态下,所述线圈优选是轴对称的被倒角了的八边形的形状。这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第二支撑部的角支撑部对多边形的各个角部进行了支撑,由此第二支撑部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线圈的移动自由度。此外,在线圈的形状是轴对称的八边形的情况下,这里的轴对称优选是相对于横轴、纵轴、斜轴方向都对称的形状,这样的形状对称性高,线圈的整个内周面都能够被均匀地支撑。技术效果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第二支撑部能够在多个第一支撑部之间的位置支撑线圈主体的靠近下板的一部分,与不设置第二支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线圈的线材在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和\或透镜体的径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在透镜驱动装置受到了强烈冲击的情况下,线圈的线材也不易断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以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装配有线圈的透镜保持部件的其他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构成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装配有线圈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装配有线圈的透镜保持部件的其他角度的立体图。图9是装配有线圈的透镜保持部件的假设除去上板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是透镜驱动装置的沿着对角线方向的剖视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透镜驱动装置,10基座,20透镜保持部件,21上板,22下板,23主体部,24第一绕线柱,25第二绕线柱,26第一支撑部,26a第一外周面,27第二支撑部,27a第二外周面,27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侧的透镜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外围的、具有磁铁和线圈的驱动机构;以及罩设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壳体,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壳体侧相对的上板、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下板、以及被夹持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筒状的主体部,所述下板上设有向所述基座侧突起的绕线柱,所述线圈是由导电性的线材卷绕于所述主体部外侧而形成,且从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引出的所述线材的首尾两端即引出线分别被固定于所述绕线柱上,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主体部还具有:多个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线圈主体的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以外仅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侧的透镜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外围的、具有磁铁和线圈的驱动机构;以及罩设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壳体,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壳体侧相对的上板、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下板、以及被夹持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的筒状的主体部,所述下板上设有向所述基座侧突起的绕线柱,所述线圈是由导电性的线材卷绕于所述主体部外侧而形成,且从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引出的所述线材的首尾两端即引出线分别被固定于所述绕线柱上,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主体部还具有:多个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线圈主体的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靠近所述下板的一部分以外仅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与所述线圈主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线圈主体的长度,且大于等于所述线材的线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内磁轭部,所述内磁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锋姚实践朱欣欣董晓玮贡珏君范旭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