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77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包括基板、上料装置以及取件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嵌入注塑模具板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嵌入注塑模具板的螺母夹紧治具,所述取件装置包括取件安装板、至少一个用于置放待取件物料的耳壳仿形治具以及布置在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的夹持组件,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和所述取件安装板分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均布置在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的外侧端面,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均布置在所述取件安装板的外侧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上料装置和取件装置通过基板连接一起,实现治具一体化,使生产过程中切换治具的时间更短,生产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与治具领域。

Integrated control tool for feeding and tak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fee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feeding device and a piece tak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n embedded injection mold plate and at least one nut clamping fixture arranged in the injection mold plate. The piece taking device includes a piece pick-up plate and at least one for placing the part to be taken. A clamping device of the material's ear shell and a clamping component arranged in the shape of the ear shell is arranged on two opposite ends of the base plate,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 nuts clamping fixtur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end face of the embedded injection mold plate, and each of the ear shells is profiling. The fixtur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end face of the pick up moun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he feeding device and the piece picking device through the substrate, and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xture. The time of the switching fixtur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hort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more compac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fixture and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
本技术涉及治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耳机的耳壳注塑过程中,常需要将铜柱螺母嵌入注塑,首先需要将铜柱螺母抓取后嵌入到注塑模板治具中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需要将耳壳从注塑治具取出,诚然需要两套治具去完成铜柱螺母上料和耳壳取件的动作,一来需要六轴机器人的手爪不停地在两套治具中更换,十分繁琐低效,亟须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兼具铜柱螺母上料和耳壳取件的一体化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能够同时兼具铜柱螺母上料和耳壳取件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包括基板、上料装置以及取件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嵌入注塑模具板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嵌入注塑模具板的螺母夹紧治具,所述取件装置包括取件安装板、至少一个用于置放待取件物料的耳壳仿形治具以及布置在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的夹持组件,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和所述取件安装板分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均布置在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的外侧端面,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均布置在所述取件安装板的外侧端面。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技术方案,将铜柱螺母嵌入到注塑治具中的上料装置和将注塑治具中完成注塑的耳壳取出的取件装置通过基板连接一起,分布在基板的两个相对端面,完成治具一体化,使生产过程中切换治具的时间更短,生产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对应每个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开有治具通孔,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固定嵌入到该治具通孔中。将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嵌入到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中,能够在嵌入注塑模具板对准注塑治具后,将铜柱螺母精准定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包括固定嵌入在所述治具通孔中的夹紧定位板、布置在该夹紧定位板内侧端面的顶针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布置在所述夹紧定位板外侧端面的夹具组件,每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紧移动块和固定在所述夹紧定位板的夹紧固定块,所述夹紧移动块和所述夹紧固定块配合后成形有螺母容纳孔,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可在各所述螺母容纳孔内上下移动的顶针,各所述夹紧移动块背离对应所述夹紧固定块的一端安装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施加所述夹紧移动块向所述夹紧固定块移动的弹性力。采用该结构的技术方案,在装入铜柱螺母时,撑开所述夹紧移动块,而所述弹性组件施加在所述夹紧移动块的弹性力可以使得每组所述夹具组件夹紧螺母,然后本申请的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将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对准注塑治具后,通过所述顶针组件将铜柱螺母从螺母容纳孔顶出,完成上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取件安装板和所述基板之间还布置有螺母夹紧组建安装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缸和顶针固定板,该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螺母夹紧组建安装板靠近所述基板的端面,该顶针固定板通过气缸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各所述顶针均布置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所述顶针的数量与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相当。采用这种结构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卸出螺母时,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气缸连接块,进而带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的顶针向上运动,所述顶针穿过螺母容纳孔,顶住螺母下端面,将其卸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定位板对应每组所述夹具组件均依次布置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夹紧固定块固定嵌入在该第一槽内,所述夹紧移动块嵌入到该第二槽内并可在第二槽内滑动,所述夹紧定位板还在每个所述第二槽旁设有第三槽,所述弹性组件布置在第三槽内,每个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嵌入在第三槽的弹簧限位块,该弹簧限位块以及所述夹紧移动块相向面均设有盲孔,两个所述盲孔间布置有弹簧。采用这种结构的技术方案,可以使螺母夹紧冶具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成形有待取件物料的容纳腔,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另一端面布置有滑动槽,该滑动槽自所述耳壳仿形治具侧面延伸至所述容纳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取件安装板的第二气缸和与该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耳壳固定块,该耳壳固定块嵌入在所述滑动槽并可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采用该结构的技术方案,耳壳仿形治具包裹完成注塑的耳壳,然后通过耳壳固定块卡住耳壳,完成取件的步骤,其结构简单有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侧面连接有换手盘,所述基板上端面还设有加强肘板与该换手盘连接,所述基板下端面还设有紧固筋板与换手盘连接。六轴机器人的手爪能够配合换手盘实现连接,六轴机器人将本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翻转或移动,自由切换上料功能和取件功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通过若干根第一导向轴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取件安装板通过若干根第二导向轴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螺母夹紧组建安装板通过若干根第三导向轴与所述基板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母夹紧治具的数量所述耳壳仿形治具的数量相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铜柱螺母嵌入到注塑治具中的上料装置和将注塑治具中完成注塑的耳壳取出的取件装置通过基板连接一起,分布在基板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完成治具一体化,使生产过程中切换治具的时间更短,生产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而本技术的螺母夹紧治具通过设置夹紧固定块和夹紧移动块,并在其配合端设置螺母容纳孔,当装入螺母时,撑开夹紧移动块,而弹性组件施加在夹紧移动块的弹性力可以使得每组夹具组件夹紧螺母,当需要卸出螺母时,通过顶针组件将螺母从螺母容纳孔顶出,另外,本技术的取料装置的耳壳仿形治具包裹完成注塑的耳壳,然后通过耳壳固定块卡住耳壳,完成取件的步骤,其结构简单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透视图1;图2是本技术的透视图2;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螺母夹紧治具的透视图1;图5是本技术中螺母夹紧治具的透视图2;图6是本技术中耳壳仿形治具和夹持组件装配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至图6,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包括基板1、上料装置以及取件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嵌入注塑模具板2以及四个布置在该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螺母夹紧治具3,取件装置包括取件安装板4、四个用于置放待取件物料的耳壳仿形治具5以及布置在各耳壳仿形治具5的夹持组件6,嵌入注塑模具板2和取件安装板4分别布置在基板1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各螺母夹紧治具3均布置在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外侧端面,各耳壳仿形治具5均布置在取件安装板4的外侧端面。将铜柱螺母嵌入到注塑治具中的上料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上料装置以及取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嵌入注塑模具板(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螺母夹紧治具(3),所述取件装置包括取件安装板(4)、至少一个用于置放待取件物料的耳壳仿形治具(5)以及布置在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5)的夹持组件(6),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2)和所述取件安装板(4)分别布置在所述基板(1)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3)均布置在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外侧端面,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5)均布置在所述取件安装板(4)的外侧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上料装置以及取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嵌入注塑模具板(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该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螺母夹紧治具(3),所述取件装置包括取件安装板(4)、至少一个用于置放待取件物料的耳壳仿形治具(5)以及布置在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5)的夹持组件(6),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2)和所述取件安装板(4)分别布置在所述基板(1)的两个相对端面上,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3)均布置在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2)的外侧端面,各所述耳壳仿形治具(5)均布置在所述取件安装板(4)的外侧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注塑模具板(2)对应每个所述螺母夹紧治具(3)开有治具通孔,所述螺母夹紧治具(3)固定嵌入到该治具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螺母夹紧治具包括固定嵌入在所述治具通孔中的夹紧定位板(34)、布置在该夹紧定位板(34)内侧端面的顶针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布置在所述夹紧定位板(34)外侧端面的夹具组件,每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紧移动块(36)和固定在所述夹紧定位板(34)的夹紧固定块(38),所述夹紧移动块(36)和所述夹紧固定块(38)配合后成形有螺母容纳孔,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可在各所述螺母容纳孔内上下移动的顶针(37),各所述夹紧移动块(36)背离对应所述夹紧固定块(38)的一端安装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施加所述夹紧移动块(36)向所述夹紧固定块(38)移动的弹性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件安装板(4)和所述基板(1)之间还布置有螺母夹紧组建安装板(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取件一体化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缸(31)和顶针固定板(33),该第一气缸(31)固定在所述螺母夹紧组建安装板(7)靠近所述基板(1)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法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