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650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属于光伏玻璃制造技术领域。闸板更换装置包括基体、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第一支撑体和锁紧装置。第一夹持体竖向设置于基体上。第二夹持体与基体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用于使第二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以使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间形成用于容纳闸板的容纳间隙。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上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闸板。这种闸板更换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的对闸板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A replacement device for slu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ate replacement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otovoltaic glass manufacturing. The gate replacement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body, a first clamping body, a second clamping body, a first supporting body and a locking device. The first grippe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The second gripper is connected to the matrix. The first supporting body is used to maintain the second clamping body in a vertical position so as to form a holding gap for holding the gate between the first clamping body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body. A lock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lamping body and / or the second clamping body, and the locking device is used for locking the gate plate. The gate replacement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conveniently replace the gate plate, saving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板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玻璃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闸板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伏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玻璃板面的厚薄稳定,时刻都会对流量准备进行升降调整,从而给闸板带来局部温差,还因为玻璃液的冲刷、高温的侵蚀等因素,导致流量闸板的更换频率较多。闸板通过夹具固定,夹具中设有燕尾槽,闸板的顶部为燕尾形,闸板的顶部卡在夹具的燕尾槽内。在对闸板进行更换时,需要吊装设备将闸板和夹具整体吊起,更换过程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板更换装置,以改善更换过程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包括:基体;第一夹持体,第一夹持体竖向设置于基体上;第二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与基体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用于使第二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以使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间形成用于容纳闸板的容纳间隙;锁紧装置,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上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闸板。进一步地,基体具有第一接触平面,第二夹持体具有第二接触平面,当第二接触平面与第一接触平面接触时,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当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时,第二夹持体能够相对基体向远离第一夹持体的方向转动。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体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与基体铰接,第二接触平面设于第一水平部上。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体与第二夹持体铰接,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第一卡槽;基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体,当第一限位体卡于第一卡槽内时,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体上设有锁紧装置,第一夹持体上设置的锁紧装置为第一锁紧装置;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活动体和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体向靠近第二夹持体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活动体上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导向杆插设于第一导向孔内;第一驱动件螺接于第一夹持体,第一驱动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活动体接触。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用于与闸板接触的多个第一凸出部。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体上设有第二锁紧装置,第二夹持体上设置的锁紧装置为第二锁紧装置;第二锁紧装置包括第二活动体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活动体向靠近第一夹持体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基体的底部设有滚轮。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包括:基体;第一夹持体,第一夹持体竖向设置于基体上;第二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与基体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用于使第二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用于使第一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均位于竖向位置时,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间形成用于容纳闸板的容纳间隙;锁紧装置,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上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闸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当需要更换闸板时,将第二夹持体向外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使第二夹持体处于敞开状态;随后,将新的闸板放置在基体上;再将第二夹持体向内转动并处于竖向位置,并通过第一支撑体将第二夹持体维持在该位置;再通过锁紧装置将闸板锁紧固定。此时,推动整个装置使新闸板将旧闸板从夹具中顶出,新闸板将将被夹持在夹具上,从而完成更换动作。这种闸板更换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的对闸板进行更换,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闸板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闸板更换装置更换闸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闸板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二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闸板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一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闸板更换装置;10-基体;11-第一接触平面;12-第一限位体;121-第一竖杆;122-第一横杆;13-滚轮;14-第二限位体;141-第二竖杆;142-第二横杆;20-第一夹持体;21-第一导向孔;22-第一螺纹孔;23-第二水平部;24-第二竖直部;30-第二夹持体;31-第一水平部;32-第一竖直部;33-第二接触平面;34-第二导向孔;35-第二螺纹孔;40-第一支撑体;41-第一卡槽;50-第一锁紧装置;51-第一活动体;511-第一凸出部;512-第一导向杆;52-第一驱动件;60-容纳间隙;70-第二锁紧装置;71-第二活动体;711-第二凸出部;712-第二导向杆;72-第二驱动件;80-第二支撑体;81-第二卡槽;200-夹具;300-闸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闸板更换装置100,包括基体10、第一夹持体20、第二夹持体30、第一支撑体40和第一锁紧装置50。第二夹持体30与基体10转动连接,第一夹持体20竖向固定在基体10上,第一支撑体40用于将第二夹持体30维持在竖向位置,第一锁紧装置50用于将闸板300锁紧。其中,基体10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第一接触平面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闸板更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竖向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与所述基体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间形成用于容纳闸板的容纳间隙;锁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体上设有所述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锁紧所述闸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竖向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与所述基体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体维持在竖向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间形成用于容纳闸板的容纳间隙;锁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体上设有所述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锁紧所述闸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二夹持体具有第二接触平面,当所述第二接触平面与所述第一接触平面接触时,所述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当所述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相对基体向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的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体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铰接,所述第二接触平面设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铰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体,当所述第一限位体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第二夹持体位于竖向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板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体上设有所述锁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体上设置的锁紧装置为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林王卓卿郑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