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57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曲轴连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两偏心夹具均具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下支撑板和上盖板,下支撑板上具有用来使车床的顶针插入定位的定位孔,两偏心夹具通过下支撑板下端的平面设置在一等高水平面上;将曲轴连杆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分别放入下半圆槽后,连杆轴自然下沉,此时连杆轴的中心轴线与两定位孔的连线重合;第一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两防转块,曲轴连杆被定位机构定位后,两防转块分别位于第一衔接块的两侧,螺栓穿过防转块后顶紧在第一衔接块上,将曲轴连杆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装结构简单,且大大简化了曲轴连杆加工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A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machining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processing tooling, including the first eccentric fixture and second eccentric clamp, and the two eccentric clamp has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board is provided for inserting and positioning the top needle of the lathe. The two eccentric clamp is set on a high level plane through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spindle of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are put into the lower semicircle slot, the connecting rod axis will sink naturally,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coincides with the connecting line of the two positioning hol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of the first eccentric fixture is also set on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Two anti rotating blocks are placed and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is positioned by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the two anti rotation blocks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block respectively. The bolts are pressed through the anti turn block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block, and the crankshaft and connecting rod is clamped. The tool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greatly simplifies the working procedure of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
本技术属于曲轴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压力机的曲轴连杆在压力机中的核心零件,如图1所示,以具有三个轴挡的曲轴连杆为例,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和设置在两主轴之间的连杆轴,第一主轴和连杆轴之间第一衔接块、第二主轴和连杆轴之间具有第二衔接块。利用车床加工时,需要对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和连杆轴分别加工,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一次装夹到车床上后即可完成两个主轴的加工,而连杆轴因中心轴线不与两主轴重合而给加工带来了难度,现在主要的加工方法可参见图2,在两主轴的两端面上分别焊接搭子,在搭子上打定位孔,使两定位孔的连线与连杆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将车床的两顶针分别顶紧在两定位孔中即可对连杆轴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使用铣床或卧式加工中心平去两端搭子,该方法加工需涉及到焊接、车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等,需要很多设备,设备成本高;另一方面曲轴重量较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在调运工程中难免会被碰上,此种加工方法工序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曲轴连杆加工工序复杂、容易产生损伤且需要的设备成本高的缺陷,而研究设计一种简化加工工序、结构简单且设备成本低的曲轴连杆加工工装。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所述曲轴连杆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连杆轴、第一衔接块和第二衔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分别用来安装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所述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均具有将主轴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部为平面的下支撑板和对接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方的上盖板,所下支撑板的上端中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半圆槽,所述上盖板的下端中心设置有向下开口的上半圆槽,所述下支撑板上具有用来使车床的顶针插入定位的定位孔,两偏心夹具通过下支撑板下端的平面设置在一等高水平面上;将曲轴连杆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分别放入下半圆槽后,连杆轴自然下沉,此时连杆轴的中心轴线与两定位孔的连线重合;所述上盖板通过螺栓盖合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上方,且通过上半圆槽和下半圆槽将主轴夹紧固定,所述第一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向第一主轴方向延伸的两防转块,所述曲轴连杆被所述定位机构定位后,两防转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衔接块的两侧,防转螺栓穿过所述防转块后顶紧在所述第一衔接块上,将曲轴连杆夹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上具有定位孔的侧面上还具有两传动挡块,车床的顶针顶紧在所述定位孔中后,车床的传动销轴伸入到两传动挡块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工装还包括等高工作台,先将所述两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通过下端的平面放置在等高工作台上后再将曲轴连杆安装在偏心夹具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显而易见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迅速的对曲轴连杆定位,且方便拆卸,不会对曲轴连杆损害,适用大批量生产,有效解决了曲轴连杆的连杆轴加工时加工工序复杂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曲轴连杆结构;图2是曲轴连杆加工时焊接有搭子后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曲轴连杆加工工装立体机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曲轴连杆加工工装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曲轴连杆加工工装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曲轴连杆安装示意图。图中:1、曲轴连杆,11、第一主轴,12、连杆轴,13、第二主轴,14、第一衔接块,15、第二衔接块,2、搭子,3、角尺,4、定位机构,41、下支撑板,411、定位孔,42、上盖板,5、防转块,6、传动挡块,7、等高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径向”、“轴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3-图6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的具体实施例,曲轴连杆1包括第一主轴11、第二主轴13、连杆轴12、第一衔接块14和第二衔接块15,工装包括:分别用来安装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均具有将主轴定位的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包括:底部为平面的下支撑板41和对接在下支撑板41上方的上盖板42,下支撑板4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半圆槽,上盖板42的下端中心设置有向下开口的上半圆槽,下支撑板41上具有用来使车床的顶针插入定位的定位孔411,两偏心夹具通过下支撑板41下端的平面设置在一等高水平面上;将曲轴连杆1的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分别放入下半圆槽后,连杆轴12自然下沉,此时连杆轴12的中心轴线与两定位孔411的连线重合;上盖板42通过螺栓盖合固定在下支撑板41的上方,且通过上半圆槽和下半圆槽将主轴夹紧固定,第一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41上还设置有向第一主轴11方向延伸的两防转块5,曲轴连杆1被定位机构4定位后,两防转块5分别位于第一衔接块14的两侧,螺栓穿过防转块5后顶紧在第一衔接块14上,将曲轴连杆1夹紧。第一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41上具有定位孔411的侧面上还具有两传动挡块6,车床的顶针顶紧在定位孔411中后,车床的传动销轴伸入到两传动挡块6之间。工装还包括等高工作台7,先将两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41通过下端的平面放置在等高工作台7上后再将曲轴连杆1安装在偏心夹具上。利用本技术的工装对曲轴连杆1进行加工的具体方法为:结合图6,先将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粗加工至要求尺寸后,将两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41均通过其下端的平面放置在等高工作台7上,两偏心夹具应相互平行放置,再将曲轴连杆1安装在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内,即将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分别放置在两偏心夹具的下支撑板41的下半圆槽中,连杆轴12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垂,用直角角尺3校正,使第二衔接块15竖直方向的平面与等高工作台7垂直,此时两偏心夹具的定位孔411的连线正好与连杆轴12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通过调整防转块5上的螺栓将第一主轴11压紧,同时需保证垂直度;盖上上盖板42,通过螺栓与下支撑板41固定紧,曲轴连杆1与工装安装完成后,吊装至车床上两顶针装夹后,车床法兰盘上的传动销轴正好抵在两传动挡块6之间,对连杆轴12进行粗加工,粗加工完成后进行热处理调质加工后,转至精加工车间精车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然后换相似工装(下半圆槽和上半圆槽形成的主轴装夹孔比粗加工时内径小,根据精加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所述曲轴连杆(1)包括:第一主轴(11)、第二主轴(13)、连杆轴(12)、第一衔接块(14)和第二衔接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分别用来安装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所述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均具有将主轴定位的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底部为平面的下支撑板(41)和对接在所述下支撑板(41)上方的上盖板(42),下支撑板(4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半圆槽,所述上盖板(42)的下端中心设置有向下开口的上半圆槽,所述下支撑板(41)上具有用来使车床的顶针插入定位的定位孔(411),两偏心夹具通过下支撑板(41)下端的平面设置在一等高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连杆加工工装,所述曲轴连杆(1)包括:第一主轴(11)、第二主轴(13)、连杆轴(12)、第一衔接块(14)和第二衔接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分别用来安装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3)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所述第一偏心夹具和第二偏心夹具均具有将主轴定位的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底部为平面的下支撑板(41)和对接在所述下支撑板(41)上方的上盖板(42),下支撑板(41)的上端中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半圆槽,所述上盖板(42)的下端中心设置有向下开口的上半圆槽,所述下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军郑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