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灼专利>正文

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07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底座一侧设有通槽,通槽右侧相对的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凸出部远离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打磨效率以及质量,打磨安全性高。

A machining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rectangular steel ba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chining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a rectangular steel bar, including a grinding frame composed of a base and a supporting frame. A grinding body is provided i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left side end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rough on the side of the base, and a convex part is fixed on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grinding cavit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hrough slot, and the left top side side of the protruding part is provided. An opening groove is provided at the edge of the open slo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opening groove is fixed with a conical tooth strip extending along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groove.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convex part is far from the opening groove, and a first thread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upward extension. The first threaded rod thr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fac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grinding cavity. The first baffl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ifting bracket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lifting bracket are symmetrical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The two groups of guide rods are slid and connected to a grinding actuator that extends to the left side.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the grin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re improved. It is very safe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条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排污、农业灌溉、煤矿通风、化工、通信电缆护套等领域,但由于钢条在长期仓储过程中表面生锈,生锈的钢带不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所以需要对钢带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去除表面锈迹。对钢条表面进行处理的设备有很多,目前,常见的打磨装置结构一般为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方式,即在一台机架上设置摩擦轮,钢带经过摩擦轮进行摩擦作业。这种装置通常不能很好地进行打磨作业,无法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为了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一般都要将钢带进行多次反复打磨,上述方式费时耗力,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吸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所述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右侧相对的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所述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所述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所述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所述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所述传动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所述副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底座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所述滑动台顶部固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夹装机构,所述夹装机构内设置有锁定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内顶壁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垫。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所述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锥形齿形条配合连接的锥形齿形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所述通槽后伸入所述打磨腔体内,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台右侧端面设有用以与所述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有用以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通槽大小相等,所述凸出块与所述凹槽大小相等,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前后内壁均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吸尘装置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弹簧和锁定头,所述夹装机构左右两端顶部内部设置有锁定腔,所述锁定弹簧一侧与所述锁定腔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头与所述锁定弹簧相连接,所述锁定头与所述锁定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传动腔,传动腔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打磨头,传动腔内的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主齿形轮,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传动齿形轮,传动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副齿形轮,副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底座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滑动台,从而实现由锥形齿形轮正反转动带动打磨执行机构沿导向杆前后方向移动,同时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头与钢条顶部端面的前后驱进打磨工作,从而提高打磨效果。2.通过通槽内顶壁左侧设凹槽,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第一密封垫,从而提高打磨腔体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打磨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打磨执行机构的自动升降操作,防止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的打磨头长期外露导致损坏,同时提高安全性。3.通过滑动台右侧端面设用以与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用以与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凸出块右侧端面设第二密封垫,第二挡板与通槽大小相等,凸出块与凹槽大小相等,滑动台顶部固设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夹装机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第二沉孔,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从而实现自动升降控制打磨厚度。4.通过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通槽后伸入打磨腔体内,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方便装料和卸料,通提高了打磨安装效率。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安装以及打磨工作,能实现自动多次反复打磨,提高打磨效率以及质量,能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厚度,同时防止打磨头外露,提高了打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底座一侧设有通槽,通槽右侧相对的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凸出部远离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传动腔内的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传动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副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底座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滑动台顶部固设有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有夹装机构,夹装机构内设置有锁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底座一侧设有通槽,通槽右侧相对的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凸出部远离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传动腔内的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传动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副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底座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滑动台顶部固设有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有夹装机构,夹装机构内设置有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内顶壁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所述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灼
申请(专利权)人:方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