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富盛专利>正文

切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03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5:10
一种装设于加工机机座上的切削加工装置,机座设置有受控制而转动的刀把,用于与刀具结合;第一感应模块结合于刀把上,且包含有第一磁芯以及第一线圈组,该第一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且通过黏着剂被定型为中间具有一第一中空部的环形体,以可拆离地结合于该第一磁芯上;压电驱动器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模块,受控制而驱使该刀具振动;第二感应模块包含有第二磁芯以及第二线圈组,该第二线圈组模块化成型,并被定型为中间具有一第二中空部的弧状环形体,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第二磁芯上;前述切削加工装置的结构设计,可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Cutting machine

A cutting device mounted on a machine seat, equipped with a controlled and rotating blade to combine with a tool; a first induction module is combined with a knife and contains a first magnetic core and a first coil group. The first coil unit is modularized and passes through a adhesive to be in the middle. A hollow section of an annular body that combines detachable ground with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the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nduction module, which is controlled to drive the tool to vibrate; the second induction module includes a second core and a second coil group, and the second coil unit is modularized and is finalized to have a second middle center in the middle. The arc shaped annular body of the air is combined with the second magnetic core in a detachable way,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cutting machine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削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振动切削功能的切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具有微振动功能的加工装置,是通过将压电驱动器安装于高速旋转的主轴上,压电驱动器所产生的振动可传递至结合于主轴末端的刀具上,让刀具在高速旋转切削的同时兼具有微振动功能,而由连续接触式加工转变为往复式的间断接触加工,使得加工件在经由振动加工后获得高精密度的光滑面。前述的振动加工方式特别适合用于高硬度、黏性或是脆性材料,可有效改善加工件的表面质量,且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其中,非接触式的能量传输方式又是现今振动加工装置的趋势之一。然而,已知的非接触式的振动加工装置存有诸多缺陷,例如,振动加工装置中用于作为传导能量的传导结构体积庞大,易导致能量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损耗;此外,非接触式的电能传输装置通常使用陶瓷材料,并通过粉末压铸成形技术来制成磁芯以作为电磁感应的媒介。当铁芯外型设计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例如图1所示的已知磁芯1的两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凸垣1a,且磁芯1的身部凹设有一环槽1b的结构,在设计时,并无法单纯通过粉末压铸技术而完成最终的几何形状,必须在材料压铸成半成品后另外通过研磨、切削的外力方式加工,才得以形成凸垣1a与环槽1b结构。然而,由于陶瓷材料具备硬脆特性,一旦承受过大的外力作用,便容易造成陶瓷材料破裂,致使合格率降低且制造成本提高。再者,磁芯1组装时被装设在高速旋转的主轴(图中未示出)上,受主轴带动而一同转动。然而,已知的磁芯1体积大且旋转惯量大,容易造成主轴在负荷提高且受旋转运动惯性大的影响下产生摆动,造成主轴与刀具的转动稳定性低,并影响加工精度。再者,上述已知的磁芯1必须同时配合线圈2才能进行电磁感应,然而组装时,因受到磁芯1两端的凸垣1a限制(需结合图1),必须另外以缠绕方式将电线2一圈圈地缠绕在磁芯1上形成线圈结构才能实现感应技术,造成组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具有易于安装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特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切削加工装置,装设于一机座,该机座设置有主轴以及安装于主轴上的刀把,该刀把受控制转动,且用于与刀具结合;该切削加工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感应模块、一压电驱动器以及至少一第二感应模块。其中,该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磁芯以及一第一线圈组;该第一磁芯结合于该刀把上,该第一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第一磁芯,且该第一线圈组具有一第一中空部用于供该第一磁芯部分穿设;该压电驱动器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模块且结合于刀把上,受控制而驱使该刀具振动;以及该第二感应模块邻近于该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二磁芯以及一第二线圈组;该第二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该第二磁芯,且该第二线圈组具有一第二中空部用于供该第二磁芯部分穿设。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通过结构改良,而达到生产成本低以及便利安装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已知结构的示意图,揭示电线缠绕在磁芯上;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切削加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图3沿4-4线的剖视图,揭示切削加工装置的各个构件的相对关系;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感应模块与第二感应模块的立体图;图6是图5沿6-6线的剖视图,揭示第一感应模块与第二感应模块的各个构件的相对关系;图7是一示意图,揭示模块化的第一线圈组以可拆离地方式套设在第一磁芯上。【附图标记说明】100-切削加工装置;10-第一感应模块12-衬套;121框体;122-挡垣;14-第一磁芯;141-环框;142-凸缘;16-第一线圈组;161第一中空部;30-鞍座;32-凹槽;42-第二磁芯;421-身部;422-顶缘;44第二线圈组;441-第二中空部;1-主轴;2-刀把;3-夹具;4-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与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切削加工装置100,用于装设于一机座(图中未示出)上,本实施例的机座以工具机为例,设置有一主轴1、一刀把2以及一夹具3,其中该刀把2安装于主轴1上,受控制而转动;夹具3设置于刀把2底端且用于与刀具4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该切削加工装置100包含有一第一感应模块10、一压电驱动器20、一鞍座30以及一第二感应模块40。如图4至图6所示,该第一感应模块10包含有一衬套12、一第一磁芯14以及一第一线圈组16;该衬套12结合于该刀把3上,而使该第一磁芯14及该第一线圈组16随着刀把3一同转动,该衬套12由低导磁性材质制成,例如:树胶、塑料或铝合金等,该衬套12包括有一框体121以及一挡垣122,该挡垣122自框体121底缘沿着径向向外突出形成。该第一磁芯14由导磁材料制成,具备传导磁场的特性,设置有一环框141以及一凸缘142,该凸缘142自环框141的表面沿径向朝外突出形成,第一磁芯14用于套设在该衬套12上,以使其环框141围绕该衬套12的框体121外部,并让其凸缘142抵靠于该衬套12的挡垣122上。其中,该第一磁芯14的剖面为对称排列的L型,其整体结构简单且体积精巧,制作时是使用陶瓷材料由粉末压铸技术而一次完成,无须再进行后续额外的加工工艺,从而缩短第一磁芯14的制作时间并降低生产成本,且在压铸过程中,第一磁芯14的内部孔隙量下降不易产生破裂。再者,又因该第一磁芯14体积小的原因,使得第一磁芯14的转动惯量小,受到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也相对减小,不易在转动过程导致自身破裂,更可改善已知磁芯转动惯量大而导致主轴1、刀把2与刀具4的摆动现象,使得主轴1、刀把2与刀具4稳定地转动,有效维持加工精度高的特性。该第一线圈组16为模块化成型,由包裹着绝缘层的漆包线一圈圈地环绕形成中间具有一第一中空部161的环形体,然后,再通过涂抹黏着剂黏合定型。被定型后的该第一线圈组16可拆离地套设在该第一磁芯14上,使该第一磁芯14的环框141穿置于第一中空部161中,且第一线圈组16的一端抵接第一磁芯14的凸缘142上。其中,如图7所示,模块化的第一线圈组16的内径L1略大于第一磁芯14的环框141的外径L2,以利于第一线圈组16在组装过程轻易地被套设在第一磁芯14的环框141上。该压电驱动器20结合于刀把2上(如图4所示),并位于该刀具4与该第一感应模块10之间,该压电驱动器20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模块10,受控制而驱使该刀具4振动。该鞍座30呈弧状体且由低导磁性材质制成,其一端固定在该主轴1上,且该鞍座30自一侧面凹设形成一凹槽32,该凹槽32具有相隔一距离的一上拘束面321与一下拘束面322。该第二感应模块40电性连接一电源(图中未示出),且设置于该凹槽32中的上拘束面321与下拘束面322之间,固定在邻近该第一感应模块10的位置上,且该第二感应模块40并未接触该第一感应模块1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感应模块也可与第一感应模块之间在相隔一特定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其他结构而固定于机体的任意位置,或是固定于其他设备上,其结合形式与定位位置并不以上述为限。该第二感应模块40包含有一第二磁芯42以及一第二线圈组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切削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削加工装置,装设于一机座,所述机座设置有主轴以及安装于主轴上的刀把,所述刀把受控制转动,且用于与刀具结合;所述切削加工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磁芯以及一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磁芯结合于所述刀把上;所述第一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磁芯,且所述第一线圈组具有一第一中空部用于供所述第一磁芯部分穿设;一压电致动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且结合于刀把上,受控制而驱使所述刀具振动;以及至少一第二感应模块,邻近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二磁芯以及一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磁芯,且所述第二线圈组具有一第二中空部用于供所述第二磁芯部分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7 TW 1051432661.一种切削加工装置,装设于一机座,所述机座设置有主轴以及安装于主轴上的刀把,所述刀把受控制转动,且用于与刀具结合;所述切削加工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磁芯以及一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磁芯结合于所述刀把上;所述第一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磁芯,且所述第一线圈组具有一第一中空部用于供所述第一磁芯部分穿设;一压电致动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且结合于刀把上,受控制而驱使所述刀具振动;以及至少一第二感应模块,邻近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含有一第二磁芯以及一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模块化成型,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磁芯,且所述第二线圈组具有一第二中空部用于供所述第二磁芯部分穿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芯设有一环框以及一凸缘,所述凸缘自所述环框表面沿径向朝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一线圈组结合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雄王浩唐
申请(专利权)人:薛富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