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石维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44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部和充电桩端头,充电部内底部设有充电盒,充电盒顶部相通设置有充电槽,充电槽顶部固定设置有充电接连头,充电部两侧块中左右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上下方向延续设置的下层腔和左右方向延续设置的上层腔,下层腔和上层腔相通,下层腔底部设置有横凹孔,横凹孔朝向充电盒且横凹孔与充电盒相通,横凹孔外侧内向块上固定设置有顶压固位弹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部全采用零件传动,成本低廉,同时有效的消除了公共充电桩漏电触电现象,保障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充电桩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如今我国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汽车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如此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能源紧缺,也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因此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驱动,比如电动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电动车的广泛使用势必也产生了对充电桩的需求,在很多时候充电仓充电安全防护装置无法有效防护,充电桩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一些触电事故的发生,例如,一些儿童或者智力残缺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触充电仓,或者在驾驶员在并不能熟练的自助充电的时候极易发生触电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既可以弥补以前在进行自助充电操作不熟悉易发生意外的缺点,也有效的保障了在不知情状况下误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部和充电桩端头,所述充电部内底部设置有充电盒,所述充电盒顶部相通的设置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顶部固定设置有充电接连头,所述充电部左右两侧块中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上下方向延续设置的下层腔和左右方向延续设置的上层腔,所述下层腔和所述上层腔相通,所述下层腔底部设置有横凹孔,所述横凹孔朝向所述充电盒且所述横凹孔与所述充电盒相通,所述横凹孔外侧内向块上固定设置有顶压固位弹圈,所述顶压固位弹圈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压顶块,所述压顶块顶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上层腔外侧部设置有绳轮,所述绳轮由绳轮芯固定于前后内块,所述绳轮芯与所述充电部前后内块可实现绕动,所述绳轮上卷绕有引绳,所述上层腔内侧端固定设置有引绳轮,所述引绳轮后端与所述充电部后侧内块可实现绕动,所述下层腔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连槽,所述横连槽内部段放置在所述充电部内块中,所述横连槽外侧端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充电部内块固定连接,所述横连槽内设置有横连腔,所述横连腔内侧块上固定设置有拉伸固定弹圈,所述拉伸固定弹圈外端固定连接有引电方块,所述引电方块与所述横连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横连槽上下两侧块内均设置有左右方向延续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横连腔相通,所述引电方块上下两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引绳,所述引绳与所述通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引电方块下侧连接的所述引绳连接到所述凸台顶端,所述充电部内块中对应所述横连槽位置处设置有引电接块,所述引电接块内侧端设置有引电接连头,所述充电桩端头上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获电接连头,所述端头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应比所设压力杆略长,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圆状部,所设圆状部为同心圆环状可悬挂部,所使用材料为绝缘塑料,所设同心圆环状可悬挂部依据不同型号充电装喷涂不同颜色的油漆,在充电桩处于不充电的状态时,可将充电端头根据不同颜色的环状可悬挂部的不同颜色分别挂于不同的固定的端头放置架上,所述所述充电部内设置有断路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桩端头中部设置有左右通贯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各安装一根压力杆,所述压力杆与所述通孔可产生左右滑动,所述压力杆向下通贯所述充电桩端头并延续到所述充电桩端头外部,两根所述压力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压弹圈,所述压力杆离隔所述受压弹圈一侧固定设置有可缩伸杆,所述可缩伸杆离隔所述压力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可缩伸锁定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顶压固位弹圈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压顶块内侧端面与所述横凹孔内侧表面齐整。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引电接块与用电连接,所述引电接连头与所述引电接块连接,所述引电方块与所述引电接连头连接,所述引电方块与所述充电接连头连接,所述充电接连头与所述获电接连头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受压弹圈对所述可缩伸锁定块提供的力大于所述顶压固位弹圈的力。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盒下部口处设置有方便充电桩端头插入的斜坡口。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断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部内壁体中的存储腔,所述存储腔中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顶部设置有板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桩端头上设置可缩伸锁定块,使得在充电桩端头插入充电部过程中,可缩伸锁定块能够推动压顶块运动以实现充电部内的上电,以及同时可缩伸锁定块与横凹孔的配合还能够实现可靠的锁定,并且解锁方便,只需通过操作压力杆将可缩伸锁定块从横凹孔中退出,并且同时使充电部内的电源回路自动断开,保证充电桩端头未插入时充电部内的充电接连头不带电从而防止触电事故的关键,同时实现充电桩端头与充电部的锁定,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部全采用零件传动,成本低廉,同时保证了用电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在使用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的充电桩端头拔出充电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横连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端头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部1和充电桩端头2,所述充电部1内底部开设有充电盒11,所述充电盒11顶部相通设置有充电槽111,所述充电槽111顶部固定设置有充电接连头112,所述充电部1左右两侧块中设置有对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上下方向延续设置的下层腔12和左右方向延续设置的上层腔13,所述下层腔12和所述上层腔13相通,所述下层腔12底部设置有横凹孔120,所述横凹孔120口方向朝向所述充电盒11且所述横凹孔120与所述充电盒11相通,所述横凹孔120外侧内向块上固定设置有顶压固位弹圈122,所述顶压固位弹圈122内侧端固定连接了压顶块121,所述压顶块121上平面固定设置有凸台123,所述上层腔13外侧端设置有绳轮131,所述绳轮131中心轴部位前后通贯固定设置有绳轮芯1310,所述绳轮芯1310与所述充电部1前后内块可实现绕动,所述绳轮131上卷绕有引绳132,所述上层腔13内侧部固定设置有引绳轮133,所述引绳轮13后端与所述充电部1后侧内块可实现绕动,所述下层腔12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连槽14,所述横连槽14内部段放置在所述充电部1内块中,所述横连槽14外侧端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充电部1内块固定连接,所述横连槽14内设置有横连腔141,所述横连腔141内侧块上固定设置有拉伸固定弹圈143,所述拉伸固定弹圈143外端固定连接有引电方块142,所述引电方块142与所述横连腔141可实现左右相对滑动,所述横连槽14上下两平面均设置有左右方向延续的通孔140,所述通孔140与所述横连腔141相通,所述引电方块142上下两表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引绳132,所述引绳132与所述通孔140可实现位置的相对滑动,所述引电方块142小表面连接的所述引绳132连接到所述凸台123顶端,所述充电部1内块中对应所述横连槽14位置处设置有引电接块15,所述引电接块15内侧端设置有引电接连头151,所述充电桩端头2上端设置有两个获电接连头21,所述端头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7,所述固定杆27长度应比所设压力杆23略长,所述固定杆27底部固定设置有圆状部,所设圆状部为同心圆环状可悬挂部28,所使用材料为绝缘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部和充电桩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部内底部设有充电盒,充电盒顶部相通的设置有充电槽,充电槽顶部固定设置有充电接连头,充电部左右两侧块中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上下方向延续设置的下层腔和左右方向延续设置的上层腔,下层腔和上层腔相通,下层腔底部设置有横凹孔,横凹孔的口处朝向充电盒且横凹孔与充电盒相通,横凹孔外侧内向块上固定设置有顶压固位弹圈,顶压固位弹圈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压顶块,压顶块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凸台,上层腔外侧部分设置有绳轮,绳轮中心轴位置前后固定设置有绳轮芯,绳轮芯与充电部前后内块可实现绕动,绳轮上卷绕有引绳,上层腔内侧部固定设置有引绳轮,引绳轮后端与充电部后侧内块可实现绕动,下层腔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连槽,横连槽内部段放置在充电部内块中,横连槽外侧端上下两面均与充电部内块固定连接,横连槽内设置有横连腔,横连腔内侧块上固定设置有拉伸固定弹圈,拉伸固定弹圈外端固定连接有引电方块,引电方块可在横连腔中左右滑动,横连槽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左右方向延续的通孔,通孔与横连腔相通,引电方块上下两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引绳,引绳与通孔为滑动配合,引电方块下侧连接的引绳连接到凸台顶端,充电部内块中对应横连槽位置处设置有引电接块,引电接块内侧端设置有引电接连头,所述充电桩端头上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获电接连头,所述端头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应比所设压力杆略长,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圆状部,所设圆状部为同心圆环状可悬挂部,所使用材料为绝缘塑料,所设同心圆环状可悬挂部依据不同型号充电装喷涂不同颜色的油漆,充电部内设置有断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机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部和充电桩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部内底部设有充电盒,充电盒顶部相通的设置有充电槽,充电槽顶部固定设置有充电接连头,充电部左右两侧块中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上下方向延续设置的下层腔和左右方向延续设置的上层腔,下层腔和上层腔相通,下层腔底部设置有横凹孔,横凹孔的口处朝向充电盒且横凹孔与充电盒相通,横凹孔外侧内向块上固定设置有顶压固位弹圈,顶压固位弹圈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压顶块,压顶块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凸台,上层腔外侧部分设置有绳轮,绳轮中心轴位置前后固定设置有绳轮芯,绳轮芯与充电部前后内块可实现绕动,绳轮上卷绕有引绳,上层腔内侧部固定设置有引绳轮,引绳轮后端与充电部后侧内块可实现绕动,下层腔中部固定设置有横连槽,横连槽内部段放置在充电部内块中,横连槽外侧端上下两面均与充电部内块固定连接,横连槽内设置有横连腔,横连腔内侧块上固定设置有拉伸固定弹圈,拉伸固定弹圈外端固定连接有引电方块,引电方块可在横连腔中左右滑动,横连槽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左右方向延续的通孔,通孔与横连腔相通,引电方块上下两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引绳,引绳与通孔为滑动配合,引电方块下侧连接的引绳连接到凸台顶端,充电部内块中对应横连槽位置处设置有引电接块,引电接块内侧端设置有引电接连头,所述充电桩端头上端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获电接连头,所述端头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应比所设压力杆略长,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圆状部,所设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石维
申请(专利权)人:莫石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