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839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用于与待测的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配合连接,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顶壁上具有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遮蔽罩的耐压试验成本高和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试验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带电作业工具通常需进行定期的电气试验,以检验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电气性能指标。工具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细微的缺陷或者损耗,通过试验可以暴露出来。因此带电作业工具的试验是检验工具合格与否的可靠手段。横担遮蔽罩是我们常用的绝缘遮蔽工具。通常来讲,工频耐压试验对其是常用而有效的电气试验手段。根据《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对遮蔽罩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加压保持一定时间,以无电晕发生、无闪络、无击穿、无明显发热为合格。在对横担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时,需要使用电极以施加电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遮蔽罩的结构示意图,横担遮蔽罩的形状较为不规则,一般的电极很难与其充分接触,无法达到较好的试验效果。目前来讲,我们做橡胶横担遮蔽罩的耐压试验使用的是锡箔纸。具体的试验方法根据横担遮蔽罩的形状将锡箔纸捏好并贴附在横担遮蔽罩的表面,然后用绝缘夹固定,再用金属夹夹住并通电即可完成试验。使用此种试验方法每次都要重新捏好锡箔纸的形状,并找好绝缘夹和金属夹的位置,费时费力,在做大量横担遮蔽罩耐压试验的时候,就要使用大量的锡箔纸,因此导致试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而且,锡箔纸也很难与遮蔽罩完全贴合,这样不能让横担遮蔽罩均匀受压,影响试验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遮蔽罩的耐压试验成本高和精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用于与待测的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配合连接,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顶壁上具有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进一步地,避让槽的数量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避让槽为多个,多个避让槽平行设置。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为两个,避让槽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极还包括:第二顶壁,第二顶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连接,第二顶壁与两个第一侧壁为一体折弯结构,第一顶壁位于第二顶壁以及两个第一侧壁之间。进一步地,第一电极还包括:第一接线部,与第一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接线部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一移动件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一步地,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极,用于与横担遮蔽罩的内表面配合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三顶壁和第二侧壁,第三顶壁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三顶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第二侧壁为两个,两个第二侧壁与第三顶壁为一体折弯结构。进一步地,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二接线部,与第二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接线部包括:第二连接件,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二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第二移动件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设置为包括第一电极,并且第一电极的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顶壁上具有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这样将第一电极罩设在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上后,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能够与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均匀接触,这样在试验时能够使横担遮蔽罩受压均匀,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而且,第一电极的形状可直接与横担遮蔽罩配合,无需现场制作,第一电极还可以重复利用,因此能够降低试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遮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电极;11、第一顶壁;11a、避让槽;12、第一侧壁;13、第二顶壁;14、第一连接件;15、第一移动件;20、第二电极;21、第三顶壁;22、第二侧壁;23、第二连接件;24、第二移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0,第一电极10用于与待测的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配合连接,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顶壁11和第一侧壁12,第一顶壁11与第一侧壁12连接,第一顶壁11与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顶壁11上具有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11a。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设置为包括第一电极10,并且第一电极10的第一顶壁11和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顶壁11上具有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11a,这样将第一电极10罩设在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上后,第一顶壁11和第一侧壁12能够与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均匀接触,这样在试验时能够使横担遮蔽罩受压均匀,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而且,第一电极10的形状可直接与横担遮蔽罩配合,无需现场制作,第一电极10还可以重复利用,因此能够降低试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遮蔽罩的耐压试验成本高和精度低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的避让槽11a的数量与横担遮蔽罩的凸起的数量相同。如此设置可以使第一电极10与担遮蔽罩的外表面更加匹配,从而在施加电压时使横担遮蔽罩受压均匀,进而提高试验精度。例如,图1中的横担遮蔽罩具有4个凸起,可以在第一顶壁11上设置4个相应的避让槽11a,从而保证两者的匹配。为了保证第一顶壁11与横担遮蔽罩的上表面的贴合,可以将避让槽11a设置为与凸起相匹配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避让槽11a为多个,多个避让槽11a用于与横担遮蔽罩的多个凸起匹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避让槽11a相互平行地设置,由于横担遮蔽罩的多个凸起也相互平行地设置,这样能够将第一电极10更紧密和均匀地与横担遮蔽罩接触,从而能够提高耐压试验的精度。如图2所示,第一侧壁12为两个,避让槽11a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12连接。将第一侧壁12设置为两个,能够使第一电极10与横担遮蔽罩的顶面和两个外侧面均接触,这样可以使横担遮蔽罩的受压更加均匀,从而可以提高试验精度。如图1所示,横担遮蔽罩的两个外侧面相互平行,因此可以将两个第一侧壁12设置为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还包括第二顶壁13,第二顶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12连接,第二顶壁13与两个第一侧壁12为一体折弯结构,第一顶壁11位于第二顶壁13以及两个第一侧壁12之间。通过设置第二顶壁13能够提高第一电极10的结构强度,并且,将第二顶壁13与两个第一侧壁12设置为一体折弯结构,既能够提高第一电极10的结构强度,又能够便于第一电极10的加工。第一顶壁11可以由一块平板折弯出避让槽11a后再与两个第一侧壁12焊接。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10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10),用于与待测的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顶壁(11)和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顶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连接,所述第一顶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顶壁(11)上具有与所述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11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10),用于与待测的横担遮蔽罩的外表面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顶壁(11)和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顶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连接,所述第一顶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顶壁(11)上具有与所述横担遮蔽罩的凸起适配的避让槽(1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11a)的数量与所述横担遮蔽罩的凸起的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11a)为多个,多个所述避让槽(11a)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为两个,所述避让槽(11a)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还包括:第二顶壁(13),所述第二顶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连接,所述第二顶壁(13)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为一体折弯结构,所述第一顶壁(11)位于所述第二顶壁(13)以及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王宇峰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